“智慧平凉”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26467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平凉”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智慧平凉”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智慧平凉”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智慧平凉”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智慧平凉”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平凉”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平凉”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平凉”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 年)随着全球、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推进“智慧平凉”科学有序开展,根据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甘肃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等有关精神,结合平凉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基本现状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有关精神,坚持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先导,以信息技术全面普及和深化应用为重点,全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信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建成了以光缆

2、为主体、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干线传输网络,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 60G,宽带互联网络用户 10 万户,3G 网络覆盖率达 85%,用户达 20 万户;全市城乡电话用户 167.2 万户,电话普及率 80%;全面建成以光纤骨干网为主的数字化有线电视网络平台。-基础测绘数据不断完善。建成了“2003 平凉市城区坐标系”,完成了中心城区 50平方公里 1:500、1:1000 地形图,加密布设了覆盖建成崆峒区 23.63 平方公里的首级 GPS控制点和中心城区城镇地籍图等基础数据;6 县建成了独立坐标系统,形成了覆盖县城的1:1000 地形图数据。-电子政务稳步推进。以“中国平凉”门

3、户网站为龙头的全市政务网站集群已经建成;全市政务专网应用成效显著,部门间无纸化传输目标已经实现;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等一批基础资源数据库基本建成,数据日益充实完善;金审、金财、金税、金保等金字号工程及教育、农村、企业等行业信息化稳步推进。-信息化应用广泛深入。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人畜饮水安全保障、城市智能防控报警、房屋产权产籍、住房公积金、企业及个人征信等信息化系统投入使用。-信息产业较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2 年全市以电信运营商业为主的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7.7 亿元。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缺乏顶层设计和强力统筹,

4、各自为阵、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跨部门跨系统间共享程度低,业务协同困难;缺少项目支撑,资金投入不足、管理分散,一些基础性、公用性系统未能立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信息产业薄弱;信息化整体推进速度迟缓,信息资源开发滞后,与发达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县(区)、行业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应用广度和深度有限;信息化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安全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智慧平凉”建设为统揽,紧紧围绕建设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目标,以深化应用为重点,努力将先进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通过建设覆

5、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应用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高效透明,经济发展的高速绿色,公众生活的舒适便捷,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支撑。(二)建设原则1.政府引导、合力推进。强化政府在规划引导、统筹协调、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营造公平有序的智慧城市建设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公平竞争,形成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2.科学规划、重点突破。坚持顶层规划、统筹协调、分步推进,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重点突破,细化阶段目标和建设进度,加快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各领域的深入应用。3.基础先行

6、、集约整合。适度超前建设全国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网络及各类资源,实现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着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集约化建设,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4.创新引领、示范带动。推进技术与应用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激活智能应用在全市各领域的全面拓展;发挥重点应用项目的示范效应,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扶持,以示范和试点带动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工作持续推进。(三)主要目标以“智慧引领发展”为主线,积极创建智慧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和应用体系,使电子政务成为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主流模式,网络化工作生活方式广泛普及,城市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

7、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力争通过 5-8 年的努力,在基础设施、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实现突破,基本建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行政、商企、民生各领域比较广泛的智慧应用,打造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和一定规模的智慧产业基地,基本建成智慧城市,全市信息化水平进入全国同类城市先进行列。至 2020 年的具体目标:-建成先进的智慧城市信息网络设施。建成“百兆进户、千兆到楼、高速出口”的高性能有线网络和“无所不在、无缝融合、百兆极速”的无线宽带网络;实现互联网、通信网和广电网的“三网融合”,提升网络宽带化、泛在化、融合化、智能化水平和支撑信息化的能力。-建成以“整合、共享、规范”

8、为标志的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信息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全市信息共享系统等公共基础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形成以“智能、高效、协同”为标志,具有平凉特色的智慧应用体系。建成与电子政务、民生服务、公共管理等紧密融合的智慧应用系统,实现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充分融合。-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企业和居民享受到电子政务带来的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服务,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升。-形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及相应的配套机制,市场化机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四)阶段目标第一阶段(2013-2015 年):夯实基础、打

9、造平台。建设适度超前的信息基础设施;打造信息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地理信息框架系统等公共基础平台,在电子政务、民生服务、城市管理、资源开发、整合共享等方面取得突破,综合效能初步显现,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阶段(2016-2017 年):创新应用、形成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基于公共基础平台,建成一系列应用服务体系;信息技术创新、资源利用、安全保障和社会信息化普及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形成智慧城市基本框架。第三阶段(2018-2020 年):深化应用、巩固提升。继续深化电子政务、民生服务、城市管理、资源共享、产业升级等领域应用,大幅度提升城市

10、区域竞争力,将平凉建成信息城市、宜居城市、幸福城市、产业城市、平安城市,打造成为甘肃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智慧城市。三、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一)建设智慧基础设施按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调动信息通信服务商的积极性,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加快“光进铜退”进程,实现“百兆进户、千兆到楼”,建成 10 万用户家庭光纤网络,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 400G。-加快推进无线数字城市建设。大力推进 WLAN 建设,实现交通枢纽、公共服务区等重点区域的深度覆盖;3G 网络实现城市高质量无缝覆盖,所有乡镇及 95%以上的行政村全覆盖;做好 4G 网络启动建设,率先

11、建设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商用示范区,形成“无所不在、无缝融合”的无线网络。-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积极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促进业务运营相互准入、对等开放、合理竞争。-提升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加大信息技术在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显著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人性化和智能化水平。(二)构建智慧应用体系坚持重点突破,着力推进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管理等重点领域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以重点工程示范应用突破带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推进。1.打造高效便民的智慧政务体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应用、统一管理”的原则,推进各类政务系统建设、联接、融合与协同,建立上

12、下联动、层级清晰的智慧政务体系。(1)建设网上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和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市、县(区)、乡三级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及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推进公共权力运行、公共资金使用和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的综合监控应用,促进行政行为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廉洁。2013 年建成启用。(2)推进无纸化办公进程。升级办公自动化软、硬件系统,开通移动办公,市、县(区)两级全部实现非涉密公文的电子交换,90%以上部门实现内部网上办公,逐步推行单位日常事务电子化处理;建设专网网站,推进全市党政系统政务资源的共享与协同。2013 年建成,2014 年全面实现。(3)加强政务网站体系建设。围绕政务公开、公共服务、互动交

13、流三大职能,整合形成一体化的政务网站群, 构建“一站式”网上服务大厅,在各类政务、商务、事务办理方面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4)建设全市统一信息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市信息化办机房,扩大面积,增加设备,建设全市统一信息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公用的专网、外网及互联网平台,为智慧城市和全市各部门的其他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机房、网络资源、存储灾备、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强化整合共享,今后各部门新建系统一律不再建设机房和租用网络,所有设备和网络由市级综合服务中心统一提供、统一托管、统一维护,已建的部门机房原则上逐步关闭,整合进市综合服务中心。在完善综合服务中心基础上,逐步论证引入云技术

14、,通过整合、扩展、完善,建设云计算与灾备一体化市级服务平台,着力减少重复投资,降低城市信息化运营成本和能耗。2015 年建成市级云平台。(5)建设全市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市综合数据中心)。依托市信息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以支持各领域、各行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和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目标,建设全市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数据共享规范与接口标准,对市内所有智能化应用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为城市各管理部门提供数据交换。完善全市人口数据库,采取安全技术手段,实现公安、民政、计生、社保、医疗、税务、工商、公积金管理等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交换比对。扩大法人基础数据库共享范围,将工商、财政、银行等相关业务信息纳

15、入共享范围,为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2014 年立项,2015 年建成启用。2.打造便捷和谐的智慧民生服务体系以为民、便民、利民、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大力推进面向公众的信息化智慧服务。(1)建立综合性便民服务热线平台。建设涵盖咨询、投诉、办事等服务事项的统一市民服务热线和业务处理平台,实现电话、短信、网络“三位一体”的接入方式,形成业务受理、跟踪督办、处理反馈、市民回访、监督考核的全过程电子化。2013 年建成启用。(2)完善社会保障信息体系。整合已建应用系统,推进“五险合一”社保平台建设,实现社保就业信息整合共享,通过安全技术手段,实现与市综

16、合数据中心对接共享及比对应用。加快带有金融功能全国通用社保卡发放,逐步覆盖全市所有城乡居民,在满足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的同时,逐步拓展应用,涵盖医疗卫生、计生低保等业务范围,实现市民卡(一卡通)的全部功能。2014 年建成。(3)建成全市卫生信息体系。建设涵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综合管理、远程医疗等一体的全市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形成全市统一的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医卫信息共享。2014 年建成启用。(4)建设三维数字社区。依托全市地理信息框架系统,建设统一的三维数字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提供科技、气象、教育、医疗、商务、旅游、家政、娱乐等信息服务。2015年建成启用。3.推进整合高效的智慧公共管理应用体系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区域运行系统各项关键信息,提升我市应急响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1)建设平凉地理空间框架系统。根据国家、省测绘局的整体部署,充分运用遥感、定位、GIS 等技术,整合市、县(区)已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