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25545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摘要一个领导者要实现领导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关键在于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分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凭借个人品德、能力、知识、情感等因素构成。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实现由“权力型”领导向“魅力型”领导转变,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关键词: 领导者 非权力性影响力 因素2AbstractA leader is to achieve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the key lies in the leaders influence

2、. The leaders power influence and non-power influence points two sex influence. Non-power influence is the leader relies on personal moral character, ability, knowledge, emotional factors such as composition. To improve the non-power influence of leaders, led by the model to charismatic leadership t

3、ransi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blem, but also a very important realistic problem. Keywords: leadership non-power influence factors 3目 录摘要1Abstract2目录3前言4一、权力性影响力5(一)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5(二)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5二、非权力性影响力7(一)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7(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7三、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12参考文献134前言近些年来,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

4、了各级领导岗位,经过努力锻炼,大多数人成为受群众拥护、具有较高威信的成功领导者。但是,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威信不高,能力不强,在群众中缺乏影响力,不能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群众完成任务。实践证明,领导者能否胜任职务与其非权力性影响力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探讨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地位和作用、存在问题及提高的途径,对于加强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提高领导素质,实现有效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一、 权力性影响力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所组成的。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由其所在团队的职务与职位所产生的一种影响力

5、。领导者处在一定职位上,行使一定权力,因而必然带有一种权力性影响力,它具有强制性,并且在一定职位上,其权力性影响力是相对稳定的。而领导者自身的人格魅力与行为,包括来自信念、品德、知识、才能、感情等多因素对被领导者形成的影响力属自然性影响力。他们综合构成了非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建立在被领导者对领导者崇敬和信服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其产生的基础、发生的作用要比权力性影响力更为广泛、更为持久。(一)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权力性影响力产生的基础,首先是法定权,即各领导职位拥有的合法、正式的权力。法定权来自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职位权力,不同组织成员因其所处的地位不同,享有的法定权力也

6、不同。这种权力与个人因素无关,倘若任意扩大职权,即为滥用权力,如果随意失职失权则为渎职行为。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职权,容易听到赞美的话,领导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自觉遵守纪律和制度规定,不能向权力、金钱伸手。现实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原四川省简阳市市长王善武交了一位“大款”朋友,在“大款”钞票的引诱下,嘴软手软志软,最终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大款”的“办事员” 。领导者要引以为戒,对自己手中的权力有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掌好权用好权。其次是奖赏权,这是与强制权相对应的概念。下属认识到不服从领导的意愿将带来惩罚,服从领导的意愿会带来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第三是强制权。

7、领导者对其下属所具有的绝对强制其服从的力量。领导者作为权力拥有者,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产生强制力,下属如果违背领导愿望、指令就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出于对这种后果的恐惧,下属就会对强制权作出反应。此时下属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动、服从。(二)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权力性影响力的影响因素,一是传统的观念,指人们在几千年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认为领导者不同于普通人,他们有权、有才能、比普通人强的一种传统思想。这些观念存在于领导行为之前,逐步成为某种形式的社会规范,不管谁是领导者,人们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会产生对领导者的服从感,如果下属没有服从感,领导者的工作就很难顺利展开,但如果下属一味地服6从,可能会发展成为下属

8、对领导者的盲目迷信和个人崇拜。二是职位因素,指个人在组织中具有的职务和地位。具有领导职务的人,社会赋予他一定的权力,凭借该权力,领导者在职权范围内具有强制下级的力量。职位因素造成的影响力是组织赋予的,是以法定为基础的,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条件没有直接联系。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领导者的影响力也越大。三是资历因素,即领导者的资格和经历。领导者的资格和经历也是影响领导者的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资历是一种历史产物,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经验,资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领导的有效性,人们对资历较深的领导者会产生敬重感。例如某高校即将有一位新校长上任,如果他是一位在其它单位工作过且政绩不错的人,

9、老师和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敬重感。由于资历主要与一个人过去的经历有关,因此存在于领导者实现领导行动之前,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一位领导者在实现领导活动中的表现才是最重要的。7二、 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即我们常说的“人格魅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也叫自然影响力,它不是外界赋予的,它不是靠行政命令发生作用而产生,而是产生于个人自身的因素,它是建立在被领导者对领导者崇敬和信服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它是由于领导者自身具有良好的表现而受到下级由衷的敬佩,并依靠自己的威信和以身作则来影响别人,主要是指领导者的品格、学识、才能、情感等非权力因素对被领导者造成的影响力,其产生的基础

10、要比权力性影响力广泛得多。这种影响力表面上并没有合法权力那种明显的约束力,但在实际中常常发挥出权力性影响力所不能发挥的约束作用。(一)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有一种力量源泉会自动地吸引别人到领导者的周围,这个力量就是专长权。一个组织中的领导者如果具有某种知识专长,在运用知识推动工作的同时,又能与群众取得共同语言,知识专长就转化为一种影响力,即下级感到领导者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因此愿意跟随。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为了报效祖国,毅然回归祖国,回国不久,他被任命负责导弹的制造,因为他是这方面的权威,而这种技能又是我国当时科研人员所缺乏的,他不负众望,带领技术人员为我国

11、的导弹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相反,如果领导者缺乏业务知识,没有专长权,很可能出现“外行”管“内行”的现象。毫无疑问,如果一个人具有专门知识,这个人被选为领导的机率就大一些,会有更多的机会去领导他人,同时也会更自信。其次是感召权,由于领导者优良的品格修养、知识能力、思想水平等而在组织成员中树立的声誉卓著、德高望重的影响力。下属总是仰慕和尊重那些有生气、精神高昂、热情、自信和乐观的领导者。作家刘墉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老方丈问弟子们:“一滴水怎样才能永不干涸?”弟子们苦苦思索了半天,无人能答。老方丈笑着说:“把这滴水放到大海里,它就永远不会干涸。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集体的力量却是巨大的,正

12、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 。领导者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领导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召力,把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那么这个组织将是一个很棒的组织,表现出来的高效率和创造性将会是惊人的。(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81、理想与信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领导者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保持和增强战胜艰难险阻的发展动力,才能带领其团队确立正确的前进方向,

13、才能强烈地影响和鼓舞下属朝着既定的远大目标前进。这些从领导者身上散发出来的精神力量,对下属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带动力,便是理想信念带来的非权力性影响力。2、品德。领导者具有优良品德,一是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从而为个人和团队在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有利于赢得团队成员的信任,影响和吸引下属的追随而为事业发奋努力;三是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团队氛围,有利于解决团队成员之间的各种矛盾与冲突。以上三个方面集中地反映在领导者言行一致的表现之中,并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作用:认同和模仿。认同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大都有一种强烈的从感情上要将自己认同于另一个体,特别是认同于领导者优良品德的心理趋势;模仿则是指领导

14、者对于被领导者产生影响从而引起被领导者仿效的一种社会心理行为。由于有模仿和认同两种心理趋势,具有优良品德的领导者可以加强团队的整体性、一致性,从而促进团队加快实现既定目标的步伐。领导者具有优良品德,能够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美誉度,并能引起公众和组织的认同感,从而获得相应的领导影响力。另一方面,优良的品德有助于实现有效领导。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者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的品德,是一种巨大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表现为领导者的示范与团结作用。示范作用是指领导者的言行为下属做出的榜样与表率作用。由于下属对领导者的言行看得见、

15、摸得着,因而对下属形成了直接的影响力;团结作用是指领导者一心一意为团队奉献的行为对下属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它能使下属产生由衷的亲切感、信任感和信服感,下属心甘情愿地服从领导,团结在其周围。领导者处处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正确处理团队成员的矛盾与冲突,能与下属同甘共苦,下属自然会尊重他、信服他,真心实意服从他的领导。象孔繁森、任长霞那样,甘当人民的孺子牛,理所当然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产生强大的影响力。这样的领导者就能一呼百应,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其领导工作便容易取得成功。相反,如果领导者道德低下,缺乏诚信,言行不一,表面道貌岸然,背后损公肥私,其行为和形象自然会遭到下属的反对与反感,注定其领导工作最终会失败。因此,领导者要十分重视自己品德的要求和表现,处处以身作则,并不断加强修养,成为下属的楷模。3、知识。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知识因素主要是:一是政治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