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置管护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42422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内静脉置管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颈内静脉置管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颈内静脉置管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内静脉置管护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置管后的观察与护理1 预防感染 因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尤其是置管患者,管腔直接与外界相通,如操作不当,细菌直接进入血液,极易引起菌血症、败血症。因此,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每次透析前后动、静脉端用 1%碘伏做中心螺旋形消毒后盖上肝素帽,用无菌方纱布包扎固定。皮肤消毒以双腔管壁为中心,用 1%碘伏进行消毒,直径5cm,盖上无菌纱布固定以防感染。另外,拧下的肝素帽浸入盛有 75%酒精的无菌容器内备用。若局部发红,或有少许渗液,敷料下方敷一块碘伏纱布,碘伏可逐步释碘持续灭菌,防止细菌从皮下隧道入血3 ;若局部分泌物多,换用“百多邦”涂于导管口周围,每天换药 1 次,若病人出现不明原

2、因的发烧,必须立即做血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封管,同时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若上述保守治疗无效,尽早拔管。2 防止脱管 导管要妥善固定,防止折叠、脱落,告之病人及家属避免弯折和牵拉导管,尽量减少颈部活动范围;定期检查导管与皮肤缝线是否断开,若病员留置时间长,固定的缝线全部脱落,应消毒后重新缝合固定。一旦发生脱管,立即通知医生,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我科采用无菌纱布包裹肝素帽、其外用绷带系一活结,绷带游离两端绕头 1 周固定于前额,此法可避免管路打折,同时可减少胶布对皮肤的刺激4 。3 防止堵管 血透结束后,用生理盐水注入双腔导管内,冲净残余血液,然后用 12500U 肝素钠加生

3、理盐水 1.6ml 分别注入双腔导管并夹管,肝素帽拧紧,再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下次透析前必须抽出上次注入双腔导管内的肝素钠,以防止肝素过量,发生出血现象,再用生理盐水回抽管腔,观察有无凝血块。4 防止血栓形成 置管后避免过度活动和局部受压,因其可引起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反流,容易引起出血或血栓的形成;如导管已发生了血栓,采用揉摩回抽法5可恢复导管的功能。5 防止空气栓塞 置管时,穿刺针必须接注射器,以防空气通过穿刺针进入血管;透析前后消毒管道末端时及时夹紧动静脉端上的夹子;肝素帽拧紧,血路管与导管衔接牢固。6. 观察全身情况 置管后要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透析开始后 0.51h 内严密监测体温,有发烧和其他不适感时,及时处理。7. 留置导管的时间 达成治疗的目的后应立即拔除导管,因随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发生皮肤感染及血行感染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文献报道,一旦发现置管入口皮肤化脓即应拔除导管。拔管时严格消毒局部皮肤,用厚纱布按压拔出,并加压包扎,防止插管处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