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孩子的第一能力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2088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意力是孩子的第一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注意力是孩子的第一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注意力是孩子的第一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注意力是孩子的第一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注意力是孩子的第一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意力是孩子的第一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意力是孩子的第一能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意力是孩子的第一能力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 “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注意力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孩子在 6 岁前大多是以无意注意为主,主要是以兴趣为主,所以看到很多孩子在 6 岁前,注意力很不集中,喜新厌旧,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但坚持时间很短,而有意注意则是有意识和有目的性,对于没有兴趣的学习,孩子也会刻意去注意,在孩子的成长过

2、程中有意注意是越来越多的。特别在学习上,完全靠兴趣和无意注意,那是最失败的,因为长时间的学习对于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感到单调和枯燥的,需要有目的的注意书本上的知识。注意力的发展是 3 岁左右,注意稳定时间在 3-5 分钟,在 4 岁时,注意稳定时间在 10 分钟。在 5-6 岁时注意力稳定时间在 15 分钟,7-8 岁注意力稳定时间在 20 分钟,9-10 岁注意力稳定时间在25 分钟,11-12 岁注意力稳定时间在 30 分钟,稳定时间的长短每个人不一样,与人的心理因素素质有关,同样与环境因素 教育模式等有关系的。孩子在 12 岁后基本属于正常成人的状态。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有:男生好动,坐不住,

3、静不下心来,女生能静下心来,但就是发呆和幻想,走神去了,通常家长对于男生的好动觉得是注意力不集中,但好静的女生上课发呆就不觉得是注意力不足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后果,在初期,会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招致老师和同学的抱怨,导致学习热忱降低、学业跟不上,慢慢变得拖拉磨蹭,导致了这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注意力不集中是所有学习效率低下和学习困难的共同表现。但不要动不动就把学习不好的孩子称为多动症,或者认为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的天性,是天经地义的,长大了就自然好了。这两种倾向都是不正确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的原因在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中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1.生理原因,感知觉发展不成熟。心理

4、学家研究认为:56 岁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 1015 分钟,710 岁约为 1520 分钟,1012 岁约为 2530 分钟,12 岁以上能持续 30 分钟以上。所以,家长应判断幼儿有无注意力不集中,家长或者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2.教育原因。家长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过度的保护会导致儿童娇生惯养,自制力差。过度保护实际上等于代替儿童的注意,儿童的注意力就可能得不到迅速的发展。过度限制,则缩小了儿童注意的范围,同样抑制幼儿注意的发展;再次是教育内容、方法不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原因,如学习内容过深或过浅时,教育方法过于枯燥或过于单一的话,会使儿童失去兴趣,注

5、意力易涣散。3.环境原因。为儿童提供不适当的环境,如玩具太多容易儿童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分散其注意力。另外,可能还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有些孩子的能力超过其他的儿童,觉得所学的课程都已掌握、太简单,所以不能引起他的兴趣,就无法专心上课;二是有些孩子天生就属于活动量大、注意力易分散的类型(如多血质和胆汁质),做任何事都不能持久;三是刚入学的孩子还没有适应学校的生活方式,对学校的环境感到陌生,不能定下心来等等。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1、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改定时为定量。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表扬、抚摸、亲吻等),并让他休息 5-10 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

6、完成下面的学习。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2、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3、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人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

7、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4、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 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 5、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有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文具要简洁。孩子们都喜欢颜色鲜艳、图案精美、功能多样的铅笔盒,功能则应该越简单越好,铅笔和橡皮也要造型简单,功能单一,避免孩子把它们当作玩具来玩;孩子的书房也要收拾得简洁明快,幼年的玩具要收起来,不要放在显眼的地方;孩子学

8、习的时候,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此外,室内的光线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光线柔和适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为孩子创设安静、整洁的环境。6、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给孩子买过多的玩具和书籍。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家长给孩子买了很多的玩具和书籍,可是孩子往往是这本书翻两页,那本书翻两页,玩具也是,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太多的书籍和玩具只会让孩子注意力涣散。7、跟孩子一起过有规律的生活,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增加注意力的稳定。8、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

9、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所以,哪怕当孩子玩儿玩具的时候,也要关掉电视机;做作业的时候,不要放音乐。 9、跟孩子一起玩儿“自我约束力”的游戏,并把这样的方式贯彻进孩子的生活。你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情境帮助孩子增强多刺激下的自我约束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10、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坚持做练习。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错误,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等等。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可以给予红五星奖励或打分。11、采用盯点法可以随时训练的,在教室和家里,每天盯着某个点和物体

10、看上几分钟就可以的,还可以采用舒尔特训练法。这个方法是世界上最专业、最普及、最简单的训练法。说到底,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病“根”,家长教育的时节和方法导致孩子注意力的发展。但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孩子学习中的一段“插曲”,只要接受一定的专业训练,一般都会有明显的改善。在小学三四年级前干预最好。小学阶段是养成自尊、自信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好,就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信,让他失去学习的兴趣。但要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做适宜的工作。而有些父母心急找到专家来咨询时,一旦问到孩子在学校具体的表现时,总是不得而知。“孩子上课时注意力怎么不集中?能听多长时间?是哪个科目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时孩子在干吗?是多动还是处于游离状态?孩子在班上处于什么水平。”作为家长,一定要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具体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并结合孩子在家的情况,以及家长和孩子努力之后所取得的改变等及时反馈给老师。总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