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12562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1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第一部分: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分析的能力。2、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明清专制主义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3、清朝时期的闭关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重点: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闭关政策的内容。难点:摊丁入亩对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教学方法: 讲述

2、法、文献法、对比法授课:一、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1、从我国封建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上看,明清时期处于衰落阶段。2、明清封建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使封建经济还在继续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具体表现:、边疆地区获得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适应农业商品化趋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基础、明清闭关锁国,使中国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中,日益落伍。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1.一条鞭法A、实施:1581 年张居正改革,将一条鞭法在全国推行(嘉靖八年即 1529 年在局部地区已开始实行)B、目的: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税制度C、

3、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役,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D、意义: 、将部分力役摊入田赋,把户丁银的一部分摊入田赋征收,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纳银代役的规定,使农民摆脱了一部分封建国家的徭役束缚,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总之,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更名田A、内容:1669 年,康熙帝宣布的 “更名田” , 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B、

4、意义:是清初恢复农业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 “更名田”的实行,对于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及开垦荒地,具有积极作用。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23.摊丁入亩与地丁银A、内容: 1712 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丁税额数作为定额,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元年(1723) 开始,在全国逐渐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征收统一的地丁银。B、意义: 、丁随地起,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使得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摊丁入亩与地丁银的实施,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逐渐减少,有利于人口统计和人口

5、增长。封建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康乾盛世因此出现。例:(2003 年全国文综)清前期实行的“摊丁入亩”赋役制度的改革有利于:A、人口自由流动 B、土地兼并 C、稳固自然经济 D、减轻地租答案:A例:清朝建立之前,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是收税的依据由人丁为主转为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从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转变。第一次转变发生在唐朝,第二次转变发生在什么朝代?简述产生这次转变的原因和影响?明朝(或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消弱影响:促进了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产品的商品化。例:归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及其沿

6、革特点:A、主要赋税制度:初税亩、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其中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转为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为主。B、特点: 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转为以土地财产为主 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发展 征税时间由不定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农民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 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三、农业生产的发展1.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与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不可分。2.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第一,经济作物品种的增加和种植面积的扩大;棉花由江南推向江北。第二,从国外引进

7、了高产作物和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玉米和甘薯。第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还形成了一些农业专业生产区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3.特点:、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促进手工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农业商品化趋势增强。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3例:(2004 年全国文综) 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养活了众多人口 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A、 B、 C、 D、答案:B四、手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1.手工业的进步表现: 、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的质

8、量和生产效率。、生产技术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 、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是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新的生产关系(1)、基本条件:一方面有较大的作坊主或商人,另一方面有人身比较自由的雇佣劳动力。这样才有可能把劳动力作为商品,才会出现与封建生产关系不相同的、带有雇佣性质的生产关系。比较: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市场、原料、 资 金、技 术、劳动力)原有的社会基础( 市场、原料) 洋务运动的诱导(技术 ) 外国资本主

9、义入侵( 劳动力) 利润 的刺激 (资金)比较: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地点14、15 世纪地中海沿岸(2)、时间、行业:明朝中后期的棉纺织业(3)、史实:“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所得报酬是按照 “计日受值”的方式付给的,说明机户与机工之间的雇佣关系,实质是商品货币关系。(4)、发展状况:A、明朝中后期:仅在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清朝前期:在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后,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表现在: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细密;一些大商人向手工业生产投资。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也诞生了早期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10、。(5)、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A、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表现:第一,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小农经济束缚着新的生产力发展。具体表现:其一是农民受到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其二是场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盖房买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第二,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等政策,约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4其一是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其二是封建国家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海外贸易,影响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对重农抑商的认

11、识:(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认为只有搞好农业才能实现国家统一;只有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才能使他们致力于农业生产,易于接受统治。(2)、产生的原因:、小农经济是基础。农业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的反映,地主靠土地剥削农民;防止商业经济威胁地主经济;防止农民劳动力流失。、封建国家政治需要。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特别重要,必须通过这一政策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重农才能发展农业生产,富国强兵,完成统一;封建国家需要稳定的税源、役源、兵源,只有固着于土地的农民才符合这一要求。 (3)、积极作用:、保证了农业的劳

12、动力,稳定了粮食生产,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封建性的小农经济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的税源、役源、兵源;、统治者注意减轻农民负担以稳定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巩固了封建制度、使我国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时期农业发展,国力强盛,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消极作用: 、政治上:a 地主阶级疯狂的兼并土地,导致土地集中,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影响农业生产,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b 由于地主官僚疯狂兼并土地,使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采取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最后都归于失败,地主官僚集团更加腐朽。、思想上:压制商品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发展,不利于民主思

13、想的产生,使封建顽固思想长久得不到冲击,使闭关自守政策顽固的推行下去。、经济上:a 由于地主官僚把主要资金用于购买土地,使工商业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了资本的积累;b 导致农民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下;c 它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了农民的分化和自由劳动力的形成;d 它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加以压制,用极端的办法遏制工商业的发展,打乱了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e 它过多运用政治强制手段干预经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f 它阻碍了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使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上,不发达的商品经济无力冲垮封建土地制度,不利于资本

14、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例:(2003 年江苏) 阅读下列材料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5材料一、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 词描写世态人情:“ 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 。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材料二、明中后期“ 奴富致数百万,初缙绅毕丑之,而今 则乐 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 婚嫁)惟则是计,不问非类。材料三、明中后期上海人陆揖反 对“ 财节则民可与富”的禁奢主张,认为“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使其相率而 为俭, 则逐末者归农 矣。 ”材料四、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 也。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

15、怎样的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指出这种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答案:(1) 拜金、重商、倡奢 (2) 冲击传统等级观念,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助长统治阶级的腐朽倾向(或激化阶级矛盾 )五、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状况1.商业的繁荣表现:1.国内市场扩大了,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3.北京和南京成为全国市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较大的商贸城市几十座。4.商品经济延伸到农村,特别是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2.清朝的闭关政策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1)、闭关政策的内容A、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16、B、原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的限制、害怕引来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为抵御、防范外国侵略者的侵扰,保卫国家主权、统治着妄自尊大的心态(2)、闭关政策的影响A、积极:延缓了西方侵略者侵占、瓜分中国的进程,一定程度上维护国家主权。B、消极:、限制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影响了一些经济部门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学习、掌握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消极防御不能从根本上抵御殖民势力的侵略,相反由于清朝脱离世界潮流,闭关自守、愚昧自大,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与西方的差越来越大,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例:(2004 年四川) 清代广州的“公行”是: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C、政府特许的外贸机构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答案:C例:下列各项是对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评述,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