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京剧中的常识和人物介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357521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京剧中的常识和人物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关京剧中的常识和人物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关京剧中的常识和人物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关京剧中的常识和人物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关京剧中的常识和人物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京剧中的常识和人物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京剧中的常识和人物介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京剧中的常识和人物介绍一、京剧基本常识京剧集中国戏曲之大成,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出。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三大艺术特征,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每一曲戏都有一则故事,看后让人明善恶、冶情操、振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有益身心健康。2006 年 5 月 20 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京剧四大行当:京剧四大行当是生,旦,净,丑。生有小生,老生,红生、娃娃生.旦有青衣、花旦、武旦.净俗称花脸,又分大花脸、二花脸和武花脸,也叫铜锤花脸、武花脸、架子花脸.丑有文丑和武丑。(二)京剧的四功五法:京剧的四功是指唱、念、

2、做、打。京剧五法是指手、眼、身、法、步。 (三)京剧的特点 :1 、京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京

3、剧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京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二、梨 园 名 伶(一) 、京剧四大名旦四大名旦是指梅兰

4、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1、梅兰芳(18941961) ,其表演以庄重深邃,简洁凝练而艺压群芳;不以奇特取巧,而在平淡中见神采;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成为京剧旦角的楷模,被誉为一代宗师。代表作有宇宙锋 、 贵妃醉酒 、 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 “九一八”事变后,他以无比激愤的心情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激励人民大众奋起反对侵略。抗日战争时期,他在上海蓄须明志,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梅派传人有言慧珠、李维康、杜近芳、梅葆玖等。梅兰芳第九子梅葆玖,是梅派目前的领军人物。2、尚小云(19001976)

5、,幼入科班学艺,14 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 。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 。代表作有二进宫 、 祭塔 、 昭君出塞 、 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文革,受到迫害冲击,一夜之间变成了“资产阶级反动艺术权威”而被关押批斗。1976 年春,因心脏病再次发作,在西安逝世,享年 76 岁。尚小云较著名的亲传弟子有张蝶芬、张君秋(后自创张派)、尚长麟(其次子)、尚慧敏(长孙女)等。3、程砚秋(19041958) ,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

6、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擅长演悲剧,代表作有荒山泪 、 英台抗婚 、 窦娥冤 、 锁麟囊等。1958 年因心脏病突发,仅几分钟便离世,年仅 54 岁。程砚秋鞠躬尽瘁殉艺术,将自己一生全部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其卓越成就,是京剧艺术近百年来所达到的高峰之一,他不仅对京剧旦角同时也对整个京剧、戏曲的发展都产生着深远、重大的影响。学习程派并较有成就的演员有陈丽芳、新艳秋、王吟秋、李世济、李蔷华、张火丁、迟小秋.等。4、荀慧生(19001968) ,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 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

7、派” 。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 、 金玉奴 、红楼二尤 、 钗头凤等剧著名。1966 年夏天,荀慧生被扣上了“反动艺术权威”的帽子,接着又被勒令去劳动改造,有一次终于累倒在了大路旁。此后,他原有的旧病更加严重了。由于家人都受牵连失去了自由,夜晚,他一个人蜷缩在小黑屋里。1968 年冬,荀慧生孤苦零丁病故于北京,享年 68 岁。荀派传人学荀者极众,主要传人有毛世来、吴素秋、童芷苓、孙毓敏、刘长瑜、宋长荣等。在京剧艺术表演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旬慧生四位京剧表演艺术家以风格独特的演技(梅派扮相的“样” ,唱腔尾音自然下垂;程派的别具一格“唱” ,尾音上提;荀派俏丽扮相

8、的“浪” ,唱腔尾音腔化和尚派表演的“棒” ,唱腔尾音干掷)在京剧舞台上尽领风骚数十年,为京剧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二) 、京剧四大须生四大须生是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大约在 20 世纪 20 年代,京剧史上产生了以“余、言、高、马”为代表的四大流派,即: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后来,高庆奎因嗓疾而渐退舞台,余、言于 40 年代先后去世,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四大须生的称谓在民间广泛地流行起来。1、马连良(19011966)在表演艺术上,宗法余叔岩,博采众长,最后自成一家。早期以做功及念白出名,中年后兼重唱功,发展为唱、念、做并重。唱腔善用鼻腔共鸣,委婉甜净

9、醇美、俏丽新颖,晚年苍劲醇厚。念白清楚爽朗,声调铿锵,做工潇洒飘逸,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人称“马派” ,是继余叔岩之后京剧老生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排演了许多独具风格的剧目,如甘露寺 、 串龙珠 、 春秋笔 、 将相和 、 赤壁之战 、 赵氏孤儿等。 借东风中诸葛亮的唱腔,经他加工,风靡一时。马派名家有言少朋、迟金声、张学津、冯志孝、马长礼等。2、谭富英(19061977) ,出生于京剧世家,从小受到祖、父两辈的艺术熏陶。幼年拜京剧名家萧长华等为师,扮演老生。出科班后,又拜京剧名家余叔岩为师。在演唱和武功方面均有坚实基础,尤其擅长靠把戏。唱腔继承了“谭(鑫培)派”和“余(叔岩)派”的风格,并发

10、挥自己的特长,嗓音清亮甜脆,吐字行腔不过分雕琢,不追求花哨,用气充实,行腔一气呵成,听来酣畅淋漓,朴实大方,称为“新谭派” 。代表剧目有失空斩 、 洪羊洞 、 搜孤救孤 、 四郎探母 、 桑园会 、 定军山 、 将相和等, 群英会中演鲁肃,更使观众倾倒。谭派传人名家有谭元寿、李崇善等。3、杨宝森(19091958)出生于京剧世家,祖父、伯父均为著名京剧花旦,父演武生。幼年便练就毯子功,后习武生。10 岁登台演戏,16 岁倒嗓后,专心研习余叔岩的表演艺术。他的嗓音宽厚有余而高昂不足,根据这一特点加以变化,以自己的擞音和颤音,利用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鸣而使发声深沉浑厚,行腔与吐字力求稳重苍劲,不浮

11、不飘,如写字之笔笔送到,唱工清醇雅正,韵味朴实浓厚,做工稳健老练,称为“杨派” 。代表剧目有失空斩 、 伍子胥 、 击鼓骂曹 、 洪羊洞 、 汾河湾 、 四郎探母等。杨派名家有程正泰、汪正华、李鸣盛、于魁智、杨乃彭、张克等。4、奚啸伯(19101977)自幼爱好京剧,青年时常出入北京票房,学谭派,唱老生。曾得到京剧名老生言菊朋的赏识,授以击鼓骂曹等戏。21 岁正式登台演出,后到上海为梅兰芳配戏,回京后与张君秋等同台演出。他虽未受科班的严格训练,但经过刻苦自学,认真实践,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终于成名。奚啸伯吐字是遒而不浊,行腔是新而不俗,戏路是大而不伏,作风是劲而不火,集诸子百家大成而树一帜。代

12、表剧目有白帝城 、 宝莲灯 、 清官册 、 苏武牧羊 、 法门寺等,尤以乌龙院更负盛名。奚派名家有张建国、张军强、赵建忠、李伯培、杨志刚、赵淑华等。(三) 、京剧四大名丑京剧四大名丑是肖长华、马富禄、叶盛章、张春华四位先生。1、肖长华是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早在上世纪年代前,即与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等名角合作搭配,名驰全国。他擅长文丑,尤以方巾丑堪称一绝。他演群英会中的蒋干,审头刺汤中的汤勤,一举手、一投足、一开口,均有浓厚的书卷气,而没有一丝一毫的庸俗气,是后来丑角们学习的典范。成为丑角中的唯一流派肖派。2、马富禄,是富连成第三班富字辈出身,专攻文丑、彩丑。他口齿清楚,念白有力,不论韵白、京白

13、,四声分明,抑扬顿挫富于音乐性,刻划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他在法门寺中扮贾桂,在“念状”一场,将几百字的状文一口气念完,嗓音宏亮,字句清爽,富于节奏感,有朗诵体的特征。观众听后,身心为之一快。又拾玉镯中的刘媒婆(彩旦) ,把老年妇女的人情世故和想做媒人捞点好处的欲望,表演得淋漓尽致,但却没有油滑和低级趣味。马富禄出科后,长期随马连良剧团演出,有时参加梅兰芳剧团赴日本访问,是丑角中难得的人才。3、叶盛章,武丑。他坐科富连成盛字辈(他是班主叶春善的儿子) ,在科班深得名师指导,打下了牢固的武功基础。因此,他武功全面,擅翻各式跟头,以高、飘、特、轻、难取胜,成为首屈一指的武丑当家人。他的代表作为“

14、三盗” (盗九龙杯、盗银壶、盗雁翎甲) 、 “一偷” (时迁偷鸡) ,以上四出戏都是武丑为主角的戏。他从三张半台子上翻跟斗落地时,悄然无声,也不见尘埃飘起,是为绝活;偷鸡中,他演时迁吃火,把一张张白纸点燃,放入嘴中当鸡吃,火光从口中冒出,他却吃得津津有味。惜乎,他在“”中自杀身亡。4、张春华,武丑,是叶盛章的入室弟子,深得叶师真传,武功、轻功俱为一流。年代初,一次与李世芳等外出献艺时,因飞机失事,李世芳等同机艺人皆殒命,独张春华未死(当时小道消息说:当飞机失事后,张跳出飞机,在高空中一路跟斗,翻至地面) ,只伤了腿脚,休养了一段时间,就又上台演戏了。建国后,他和张云溪(武生)两人合作演出三岔口

15、 ,一场摸黑打斗三刻钟,因开打奇特,武功精湛,深得观众尤其是老外的喜爱,因而红遍欧、亚各国。现此戏作为涉外保留剧目。本世纪初,高龄的张春华又上舞台,有关报纸评论他“宝刀不老” 。当代著名丑角有朱世慧、寇春华、朱锦华、钮骠等。(四) 、京剧四小名旦 1936 年,京剧旦角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四人,在四大名旦的影响下,被选举为四小名旦。李世芳死于 1947 年,未能充分施展才华。1、张君秋, 14 岁学戏,演青衣,16 岁登台,不久就誉满艺台。他曾求教于四大名旦。扮相雍容华贵,气度大方,嗓音“娇、媚、脆、水” ,甜润清新。早期代表作有祭江 、 雷峰塔 、 玉堂春 。后来常演的有铡美案 、

16、 赵氏孤儿 、 龙凤呈祥 ,并在新戏望江亭 、 西厢记中创造了具有新意的舞台形象。他善于从剧情出发,重新组合传统唱腔结构,创造优美动听的板式。晚年以华丽柔美、刚健清新的艺术风格自成一派。2、毛世来,9 岁入科班学艺、扮演花旦、武旦。曾拜四大名旦中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为师。他善于继承传统,借鉴前辈艺人的表演艺术,并加以发挥创造。代表作有小上坟 、英杰烈 、 十三妹 、 红娘等。3、宋德珠,12 岁入戏校学艺,曾求教于四大名旦中的程砚秋、荀慧生。戏路宽广,尤以扮演武旦、刀马旦见长。幼年刻苦学艺武功基础扎实,舞蹈身段优美,开打利落干净。代表作有杨排风 、 扈家庄 、 金山寺 、 泗州城等。他的武旦戏,博采前辈名家之长,并能融合体操与舞蹈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