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镇(含坂雪岗片区)综合交通整治规划中期整治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344147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吉镇(含坂雪岗片区)综合交通整治规划中期整治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布吉镇(含坂雪岗片区)综合交通整治规划中期整治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布吉镇(含坂雪岗片区)综合交通整治规划中期整治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布吉镇(含坂雪岗片区)综合交通整治规划中期整治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布吉镇(含坂雪岗片区)综合交通整治规划中期整治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吉镇(含坂雪岗片区)综合交通整治规划中期整治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吉镇(含坂雪岗片区)综合交通整治规划中期整治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布吉镇(含坂雪岗片区)综合交通整治规划中期整治报告前言一、目标与方法1、目标:通过中期综合交通整治,使布吉镇旧城区交通问题基本解决。2、方法:运用交通工程基本原理,通过旧城改造,理顺交通与路网口关系,提出改造意见。二、规划范围年限与深度要求1、规划范围:布吉镇老城区,包括2、年限:以 2005 年为目标实施完成年限;3、深度要求:通过交通调研与分析,提出旧城区交通整治与路网调整方案,提出分期实施建议并进行改造资金估算。三、道路交通现状调查与分析1、交通调查(旧城内部、对外交通) ;2、现状路网及道路交通设施存在问题;3、已进行的各项规划(包括镇域规划调整、市政工程控规、区公交规划等)成果在中期

2、综合整治规划中的运用及反馈;4、主要结论性意见。3、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3.1 道路交通现状调查与分析3.1.1 布吉镇位于深圳经济特区的北缘,距深圳市中心仅 6 公里,距香港新界仅 8 公里,是龙岗区距市中心和香港最近的一个镇。布吉口岸是深圳特区最主要的二线口岸,无论是旅客数还是车辆数,布吉(加沙湾)所占比重均为全市二线口岸中最高的,大量的过境旅客与车辆为布吉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布吉镇道路交通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深惠公路和布龙公路是布吉镇旧城区(以及百鸽笼片区)范围内主要的过境性道路,而该区现状对外交通也主要围绕着这两条过境公路展开。现场观测的对外交通流量如下:(1)旧城区与深圳特区布

3、吉旧城区吉华路和粤宝路通过穿隆桥上深惠公路,去深圳方向高峰小时交通量为 1177 辆标准小汽车,特区入布吉方向高峰小时交通量为 907 辆标准小汽车。布吉旧城区西环路和粤宝路通过小关口(樟公 耕作口)进特区内红岗路方向高峰小时交通量为 370 辆标准小汽车,出小关口进布吉高峰小时交通量为288 辆标准小汽车。布吉百鸽笼片区罗岗路与深惠公路相交(深惠公路为跨线桥) ,由深惠公路入百鸽笼片区高峰小时交通量为 195 辆标准小汽车,由罗岗村口出入深圳特区方向车辆与深惠路上公交车混在一起高峰小时交通量为 246 辆标准小汽车。(2)布吉旧城区向龙岗、平湖方向布吉旧城区吉华路和粤宝路通过穿隆桥进入罗岗路

4、与深惠公路跨线桥下平交口,高峰小时交通量为 438 辆标准小汽车,由罗岗村口出来车辆与龙岗入布吉旧城中心方向高峰小时交通量总和为 993 辆标准小汽车(现场观测中分不开两股车流) 。(3)布吉旧城区向宝安、龙华方向布吉旧城中心吉华路向北入布龙公路、在西环路口北侧观测到双向高峰小时交通量为 2149 辆标准小汽车。3.1.2 至于布吉旧城区(深惠路以西片区)与百鸽笼片区间的交通联系,现时深惠公路跨线桥下隧道的车流量较大(靠龙岗方向两侧单向交通量分别在到1286 辆和 1026 辆标准小汽车/高峰小时) ,罗岗村口是百鸽笼片区进入深圳、龙岗和布吉旧城的交通要道,双向高峰小时交通量已达 1535 辆

5、标准小汽车,由于罗岗路和深惠公路只能构成平交型立体交叉,因而有冲突点和交织路段。桥下两侧均设有公交站,大量的行人,摩托车和机动车混杂在一起,交通条件恶劣,行车速度较低,有待开辟两个片区直接联系的交通要道和与深惠公路新的衔接点来加以解决。3.1.3 在近期整治报告中已对布吉旧城区做过一些调查,并认为交通需求过分集中、道路面积率不够和出入口少是目前旧城区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根据最新编制的布吉镇镇域规划 , “规划布吉旧城区应结合旧城改造,使布吉旧城沿吉华路粤宝路和嘉兴路形成较为集中的商业中心区” ,在可预见的将来(2005 年左右,即中期目标实施完成年限) ,吉华路上的交通服务需求和商业服务需求矛

6、盾仍十分尖锐,这也是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建议在城市设计中不仅需要拓宽吉华路,而且更需打通或完善部分次要道路。百鸽笼片区是被深惠公路、二线和山体包围起来的三角形谷地,道路基本情况是由东南向西北接入深惠公路,等级低且多为断头路,因而加强内部骨架道路建设,处理其与布吉旧城,布吉新中心区以及深惠公路的主要节点衔接是整治好此片区交通的关健。3.1.4 根据市公路部门提供的资料,现有过境通道的交通量如下:(1)深惠公路:国道,连接深圳特区、布吉镇、横岗镇、龙岗镇、坪地镇至惠州市,双向 6 车道,昼夜交通量为 46601 辆/日;(2)布龙公路:省道,连接龙华、坂田、布吉至沙湾,双向

7、4 道,昼夜交通量为 17506 辆/日。 (详见现状交通流量分布图)3.2 原有道路规划3.2.1 布吉旧城区及百鸽笼片区的过境性交通干道,在规划中主要有以下 4条,分别是: 深惠公路,属区域生活性交通干线,连接特区、布吉镇、横岗镇、龙岗镇、中心城和坪地镇至惠州市,是龙岗区最重要的以客运为主的交通主动脉,规划红线 120 米,双向六车道。 布龙公路,属区域生活性交通干线,连接龙华、坂田、布吉、沙湾承担龙岗次区域西部的客运交通,规划红线 100 米,双向六车道。 清平快速路:属交通性快速干道,经清水河连接特区,布吉镇、平湖镇,规划红线 100 米,双向六车道。 南通道(联检连路道):属交通性快

8、速干道,连接清水河联检站、布吉、横岗、大工业片区。规划红线 100 米,双向六车道。3.2.2 规划中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最新编制的布吉镇镇域规划针对于布吉旧城片区和百鸽笼片区的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提出了打通嘉兴路和莲花路,建设居住区级道路,在各片区规划新 内部联系路网,沟通各功能组团联系,这些思路是正确的,但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最新市政详规路网(或镇域规划参照的 99 版路网) ,在本次交通整治中期(20005 年)以前,能不能实现这一目标,有待研究。3.2.3 对规划的几点意见 (1)布吉镇的快速路网密度过大,片区对外交通不顺布吉镇规划的干道网密度为 3.36km/km2,其中快速路 1.012

9、 km/km2,布吉镇本身从东南到西南已经被特区边防二线所环抱,过大的快速路网密度,更加大了对布吉镇的城市分隔(广深铁路,深惠公路及各条快速路将布吉镇分隔成12 块之多,这还未包括坂雪岗片区) 。干道网密度越大,交通联系越便捷,但密度过大又会使用地不经济,增大道路投资,在布吉镇总建设用地范围内,道路广场用地已占到 29.15%。另外,许多快速路修建后将对环境破坏较大,布吉镇地貌以丘陵为主,快速路通过的很多地区需设隧道或高架桥。设跨线桥只能构成平交型立体交叉,因而存在冲突点多、交通条件差、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低的特点(这在罗岗路与深惠路交叉口可以亲身体会到) ,而作为布吉镇旧城区和布吉镇新中心区对

10、外交通的主要道路铁西路和中兴路(车西干道)与布龙公路、布澜路所设 6 个立体交叉均采用这种形式,片区对外交通不顺是明显的。我们认为,确定应承担快速路功能的道路要严格按规划等级修建,其必要的立交应合理建设并使其互通或半互通,来充分发挥其长距离、大运量的快速交通功能,如清平快速路、布龙公路等。达不到快速路等级的宜降低其等级,依靠平面交叉口来合理组织交通,比如布澜路。(2)布吉旧城区现状路网面积率为仅为总用地的 8.23%,过大的建筑密度又使目前整个旧城区已无地可用, 布吉镇市政工程详细规划的编制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吉华路从粤宝路至中兴路口段高架。我们认为靠一条吉华路解决不了布吉镇旧城区的交通问题,

11、高架后又对城市景观和商贸活动造成较大影响,因而有必要开辟新的对外交通走廊,如提高铁西路等级使其与布龙公路达到半互通。也有必要改善内部道路行车条件,如打通莲花路、减小嘉兴路曲度系数、组织单向通行等。最后将吉华路作为生活性客运交通走廊,这也是与近期所做的吉华路城市设计指导思想相一致的。四、交通政策与策略研究1、交通需求管理(TDM) ;2、各类交通方式综合协调与接驳; 铁路 公路运输 公交(大巴、中小巴) 轻轨可行性研究(初步思路)3、道路收费;4、停车政策。四、交通政策与策略研究1、交通需求管理(TDM)在现代城区,交通需求的增长往往要远远超过交通设施增长的速度,尤其在路网通行能力供应已嫌不足的

12、旧城区,矛盾更为突出,交通需求管理就是旨在解决这类矛盾的一种交通政策与策略手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源头上考虑如何削减交通需求总量;二是从交通出行方式与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通行能力,尽可能满足居民出行合理的需要。(1)削减交通需求总量,可以下述几方面进行 过境客运线路一律迁出旧城区,禁止在旧城区上下客。这类线路主要应经由深惠路、新布龙路、 等,通过与以旧城区起终点的有关线路接驳,以解决过境客运线路上要进入旧城区的客流进出问题。详见图 。 过境货运车辆一律不允许进入旧城区道路穿行。 取消三轮车、人力车非法营运。 限制摩托车出行范围,有些道路应严格禁止通行。具体为

13、路、 路。 白天禁止大货柜车进入旧城区行驶,组织夜间货运。一般以 7:0022:00为禁驶时间。 增加旧城区内公交线网密度(现有 )用优质公交服务压抑其它非公交出行总量,如小汽车出行、自行车出行等。2、主要交通方式之间的合理接驳与协调(1)结合全市、全区开发城郊铁路客运业务服务的趋势,在铁路车站广场设置主要的公交接驳线路,方便旅客换乘;同时整理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与铁路客运有机接驳。(2)调整进出旧城区的公交线路终端站位置,使公交终端站布局合理,用地有充分保证并与城市对外客运站有机结合,如现在布吉街上的“布吉街惠州”线路终点站应迁出,建议安排在 ,以舒缓布吉街交通压力等。(3)大巴线路与中小

14、巴线路的合理接驳与换乘,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公交出行需要。(4)轻轨交通的可行性探讨:未来的龙岗区轻轨交通,将在现状布吉二线口岸广场设入起点站,与特区内地铁线路连为一体,在二线维持的情况下,对该处实行彻底改造,建设综合性交通枢纽;其功能包括进入特区的联检,特区内地铁与特区外轻轨的衔接;与地面公交的垂直换乘;大型地下停车库和商业城等等。未来的龙岗区轻轨交通,也可以在规划的清水河联检站设置综合性交通枢纽;地铁延伸穿过旧城区直至龙岗区二通道后再以轻轨形式直通龙岗中心城至坪地。在旧城区的站点以设在旧城区内综合大厦内为宜,形成垂直换乘系统(图 )(5)停车设施系统停车设施系统的布置,应避免使城市交通量在旧城

15、区过分集中,但又不能因限制停车而影响旧城区的繁荣。这就需要从城市结构的调整到道路网的总体布局来保证这一原则的实现。动静态交通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通过停车设施的调节,还可控制个人交通出行量,使之与公共交通出行量保持合理的动态平衡。停车需求基本上分两种情况,一是短时停车(12 小时) ,如购物、文娱、业务活动等;另一种是长时停车,主要是工作日停车。短时停车主要在商业文化区,可设路边停车,咪表收费;长时间停车往往设立于大型机关、工厂内部或城市主干环路两侧,再利用公交接驳进入市内各办公地点。停车收费是调节车辆停放空间布局与时间长短的重要政策杠杆。路边停车可按分钟收费,路外停车可按小时收费,而全日

16、停车可按次数收费等等。停车设施根据城市用地的紧张程度,可设地下停车场、地上停车场楼或或地下停车场。针对布吉旧城区的实际情况,停车系统在中期道路交通整治过程中,拟作如下安排:1、路边停车: 路2、地面停车场:3、地面停车楼(库):4、地下停车场:五、道路交通需求与分布预测(简易方法)六、旧城路网调整1、分级分类;2、走向及断面;3、道路交通设施(场站及其它) ;4、对调整路网的合理性评价。六、旧城路网整治(一)整治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交通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城市各部门的通力协作,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交通问题才能得到基本解决。交通治理必须运用全局的、整体的、系统的、发展的观点,充分挖掘现有道路交通系统的潜能,切实解决行车难、停车难的难题,进而为人民提供一个“快速、便捷、经济、安全”的交通体系。中期交通治理的基础原则是:(1)中期治理与远期规划相结合(2)治表与治本相结合运力与运量的矛盾,使运输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