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2010年初中升学考试说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314637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州市2010年初中升学考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荆州市2010年初中升学考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荆州市2010年初中升学考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荆州市2010年初中升学考试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荆州市2010年初中升学考试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荆州市2010年初中升学考试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州市2010年初中升学考试说明(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州市 2010 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科说明一、考试性质初中升学考试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水平考试,其目的是全面、科学地考查初中毕业生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指导思想初中升学考试应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三、考试对象2010 年初中毕业生。四、命题原则语文命题要体现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2、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命题主要体现语文学习的三条主线。一是促进学生学习规范的语文,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二是促进学生学习生活的语文,强调关注时代主题,关注身边事件,关注地域文化;三是促进学生学习生命的语文,提倡发乎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表达和智慧表达。2010 年的中考命题,将本着“ 保持荆州特色,适度有所创新” 的原则进行,内容上注重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五、考试内容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人教社课标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学科实验教科书为基础,语文科考试的主要内容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1.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含汉字书写、汉语拼音、标点运用、词语书写与运用、句子理解及句式写作、作家作品知识、文体知识、文言诗文背诵默写、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运用等。其中汉字书写、汉语拼音、标点运用、词语书写与运用、句子理解及句式写作、微型语段阅读、作家作品知识、文体知识等考查内容,基本出自教材教读篇目,以上知识内容不考名词术语,标点中不考破折号的理解与运用,作家作品集中在重要作家典型作品的考查;文言文背诵默写集中在八(下)及九年级教读篇目,古诗词背诵默写集中在七、八、九年级课内古诗词,以及八(下)及九年级“课外古诗词背诵” 中的部分篇目,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商山早

4、行、卜算子咏梅、晏殊破阵子、苏轼浣溪沙、李清照醉花阴、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月下独酌、望月有感、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计十四篇。语文综合性学习分值增加到 8 分,将进一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围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确定研究专题,能将研究结果形成简单的研究报告提纲;能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能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能组织讨论,清晰地表达观点,并撰写新闻稿或演讲词。2.古诗文阅读。了解古诗文名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常识;能理解古诗文中常用词语的含义,积累一定量的常用实词,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对古诗文中关键词

5、句、写作特色及写作意图能够作必要的理解和赏析。古诗词阅读选材集中在初中全六册课内,文言文阅读选材集中在八(下)及九年级教读和自读篇目。不考查文言语法的内容,淡化细微差别的文言虚词比较。3.现代文阅读。能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理清作者行文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五种表达方式及其表达作用。阅读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通过考查学生对语言、手法、形象、情感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具体来说,欣赏文学作品,能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够辨别和赏析作品的写作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前后照应、伏笔

6、铺垫、设置悬念、承上启下、倒叙插叙、卒章显志、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借景抒情、动静结合、叙议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等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适当的评价。阅读说明文,能够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的顺序,明确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品析说明文的语言,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阅读议论文,能够辨析、提取或归纳议论文的论点;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能够辨识和理解论证方法(如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7、);能够初步理解品析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分寸感。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荆州市现行初中教材以外。4.作文。只考一篇大作文。作文倾向于全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不设审题障碍。除书信外,不考课本中的应用文类。六、考试形式及卷面结构1.考试采用闭卷答题的方式。全卷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试卷分值分配。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4 分,古诗文阅读 12 分,现代文阅读 34 分,作文 50 分。3.试卷结构大致保持荆州的传统风格,为便于阅卷,本年度语文科考试将采用试题卷与答题卷分卷的方式。4.试卷难度。基础题 60%;中档题 30%;难题 10%。难度值为 0.65 左

8、右。荆州市 2010 年初中升学考试数学科说明一、考试性质初中升学考试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水平考试。其目的是全面、科学地考查初中毕业生的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指导思想 初中升学考试应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教学的均衡发展。三、命题的原则与策略1. 命题原则(1)基础性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考查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9、的掌握,注重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现实性原则: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对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3)公平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问题,注重对数学活动过程的评价,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发展”。(4)发展性原则: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实现“学生实践与创新的科学精神”。(5)导向性原则:遵循和落实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把握难度,呈现梯度,体现有效性。2. 命题的策略(1)命题从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和学习潜能出发,坚持“用数学”的理念,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10、为基础,朝着更加注重素质和能力考查的方向进行实验与研究,多层次地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理性思维。(2)命题严格遵循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内容,各类试题分布排列力求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次分明。(3)重视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注重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处理数据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及简单的生产与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4)注意试题的时代性、思想性、探究性、应用性和人文性,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与探究实践能力的考查,注意数学问题实际情境的公平性,设计一定的结合现实情境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11、,适当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5)试题“以问题为载体,以知识为基础,以思维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力求体现出“重视基础,关注思想,加强应用,发展能力”的试题特征,与学业考试的目标指向“有利于课改,有利于减负,有利于教育均衡”相一致。(6)坚持“低起点,缓坡度,翘尾巴”的设计思想,坚持考基础(重要基础知识和技能) 、考能力、考应用、考衔接( 高、初中衔接 )的做法,回避陈题、偏题、怪题,注重通性通法的应用,强调化归、归纳、概括及比较、分析、类比等思维方法和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解题方法的考查,试题中特别注重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化归、方程与函数、特

12、殊与一般等数学思想的渗透。(7)通过双基整合、数学建模、实践操作、探究开放创新、综合应用等多途径,让学生经历“做数学”和 “用数学”的过程,发展他们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等,以期合理评价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形成数学能力的状况,评价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和数学价值观。(8)突出对初中数学知识核心内容的重点考查。初中数学知识的核心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命题要在注意内容覆盖的基础上,突出对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基本图形的性质、图形间的基本关系、统计与概率等核心知识内容的考查,适当控制计算量与阅读量,并降低证明与逻辑推理的难度,发挥试题的导向作用,抑制过

13、度的重复训练、题海战术、猜题押题等不良作法,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四、考试对象2010 年初中毕业生。五、考试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数学七、八、九年级全部内容。六、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试题题型试题分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 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四个答案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所选答案不得超过一个;填空题只需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实践操作题或作图题、证明题、应用题等,要求写出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2. 试卷结构全卷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所占分数的百分比与它们在教学中所占课时比应大致相同。数学试卷分为试题题卷和

14、答题卷(卡)两部分,其中试题题卷为 1 至 4 页,答题卷(卡)为 5 至 8页。解题只能在答题卷(卡)的指定地方作答,否则答案无效。全卷共三道大题 ,满分 120 分。第一题为选择题:共 10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第二题为填空题 :共 6 道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24 分;第三题为解答题共 8 道小题,满分 66 分。3. 测试方式测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继续试行题卡分离命题,只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4. 难度控制试题卷面按其难度分为基础题、中等题和难题,难度在 0.7 以上的为基础题,难度在 0.40.7 之间的为中等题,难度为 0.4 以下的

15、为难题。三种试题分值之比约为 6,全卷整体难度约为 0.65左右。荆州市 2010 年初中升学考试英语科说明一、 考试性质初中升学考试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水平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指导思想初中升学考试应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初中学段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三、命题原则1. 命题遵循科学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2

16、. 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中对听、读、写能力的五级教学要求;依据 2007 年市教科院下发的荆州市初中英语教学词汇表、荆州市初中英语教学话题表、荆州市初中英语教学语法项目表以及荆州市初中英语教学内容与进度调整安排意见中对词汇、语法知识、话题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参考人教社新目标英语教材第一册、第二册和第三册前 10 个单元的教学内容。3. 语言知识的考察保证一定的覆盖面,尽可能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语言能力的考查尽可能结合实际的、具体的语言交际行为;语言交际行为除了需要语言能力外,还涉及一些其它的能力。4. 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四、考试对象2010 年初中毕业生。五、考试内容1. 语言知识 能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荆州市初英语教学词汇表中 1430 个左右的单词和教材中基本的习惯用语及固定短语;能正确理解荆州市初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