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玉小学心理健康课听课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314618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长玉小学心理健康课听课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范长玉小学心理健康课听课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范长玉小学心理健康课听课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长玉小学心理健康课听课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心理健康课听课记范长玉地点:2 年 2授课教师:杨慧玲课 题:我们都是好朋友学 年 段:低段二年级红钢城小学是青山区办的比较好的一所小学之一,去听课的那天正赶上学校开放日,很多家长都挤在教室后面看学生上课,学生们也因为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场的缘故,表现得分外活跃。校园的气氛不错。这堂心理课是在学校后楼的 2 楼上的,也许学生们从来没有来这里上过课,所以感觉很新鲜,小家伙们都好像坐不住一样。学校的领导很重视,来了一批听课的。上课的这位杨老师年龄不大,似乎很紧张,整个课前的准备中脸上没有一点表情。这节课应用了多媒体辅助的手段。在一段欢快的音乐声中,杨老师问道:“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2、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几个小孩子上来,老师交给他们一些可爱的卡通图片,有的是白云,有的是绿草,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走到下面坐着的其他同学面前,寻找他们手上的和自己的图片一样的朋友,然后和他们一起走上来,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在音乐声中,同学们欢快而忙碌的寻找着自己的好朋友,最后,老师宣布今天的活动主题是“我们是好朋友” 。(评:应该来说这是一个暖心游戏,但是游戏的设计似乎有些问题。图片的匹配和朋友的选择是否能够划上等号?如果不能划等号,那么这种匹配能否导入课题。另外,教师对游戏的环节几乎没有任何交代,下面听课的教师一点也不知道游戏是如何进行,孩

3、子们却能够准确完成,可能事先经过了排练。 ) 紧接着,杨老师让同学们在小卡片上写下自己好朋友的名字。但并没有交代这样做的目的。在没有过渡的情况下,杨老师用课件显示了一副副同学们一起劳动、吃饭、游戏的画面,要求孩子们说出这些好朋友在做什么?由于很多孩子看到了自己的照片,他们的积极性很高,踊跃举手,纷纷回答。(评:学生的回答十分踊跃,课堂气氛很好。但是感觉缺乏体验,学生回答的是“我和好朋友在做什么” ,而如果教师能够加以引导“你和好朋友共同做这件事的时候感觉如何” ,让学生谈谈自己当时的情绪体验,就更加符合心理课的要求了)接下来,杨老师要求同学们继续在小卡片上写自己好朋友的名字和特征。同学们写好后

4、,老师让他站起来大声地宣读自己所写的内容,而让其他同学猜他是谁,猜到了以后将自己和好朋友的小卡片一起贴在黑板上。这个活动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议论纷纷,很快就把好朋友找到了,并将象征友谊的小手型卡片一起贴在了黑板上。(评:这里似乎有做课的痕迹,因为孩子们写的特征基本上都是顺口溜,似乎不太像现场写出来的。而且课的流程显然发生了一些问题。这位杨老师太紧张了。 )经过上面的游戏,教室里的气氛已经很热烈了。杨老师趁热打铁,提出了帮好朋友解决遇到的问题的要求。其中第二对上来的同学谈了谈体验,这是很好的。最后,杨老师带着同学们做了“贴鼻子”的游戏。其中,第一名学生由于没有别人帮助,找错了方向。后来,他找了一位朋友帮助自己,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杨老师让两名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被帮助者表达了自己的感谢,而提供帮助的同学也祝贺了对方的成功。 课程在儿歌声和教师的寄语声中结束。本课应该来说不太成功,教师太紧张,课程设计比较混乱,转承几乎没有,游戏目的性不清,得出的结果缺乏情感体验,更谈不上行为改善。因此,这节课和心理课的设计感觉要求相去甚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