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0说上博简中的从“屯”之字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28980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280说上博简中的从“屯”之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0280说上博简中的从“屯”之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0280说上博简中的从“屯”之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0280说上博简中的从“屯”之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0280说上博简中的从“屯”之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280说上博简中的从“屯”之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80说上博简中的从“屯”之字(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說上博簡中的從“屯”之字(首發)劉雲北京大學中文系http:/ 7號簡和乙本 6號簡中有一個大家公認的“肩”字,分別作: 、 (下文用 A來指代此字) ,其所處的文句是(釋文用通行字寫出):者(諸)侯食同狀,視百正,寡(顧)還 A,與卿大夫同恥厇(度) 。 1A从肩从所謂的“乇” (下文用 B來指代此字) ,字雖怪異,但在此處讀為“肩”絕無可疑,這就提示我們,A 可能是個從肩 B聲的字,B的讀音應該與“肩”相同或相近。上博七武王踐阼2 號簡中也有一個從 B之字 (下文用C來指代此字) ,其所處的文句是(釋文用通行字寫出):武王 (齋) 2三日,耑(端)備(服)C, (逾) ,堂(當)微(楣)南

2、面而立。其中的 C,原整理者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下文簡稱“讀書會” )都將其隸作“ ”。原整理者在釋文中對 C未作任何說明,直接將其釋為或讀為“冕” 。讀書會在“ ”后的小括號中寫了“帽”和“冕”兩個字,并且在這兩個字后都打了個問號,這說明讀書會并不確定 C到底是“帽”還是“冕” 。 3 根據傳世文獻中的語言習慣,將 C釋為或讀為“冕”無疑是很好的意見,循此思路,則 C當是從帽 B聲之字,且 B的讀音應該與“冕”相同或相近。說到這里,我們可以發現,B 既與“肩”聲音相同或相近,又與“冕”聲音相同或相近,那么 B是什么字呢?釋 B為“乇”看起來是個很正確的意見,因為

3、B與楚簡中的“乇”字幾乎一模一樣,甚至 B旁與“乇”旁在同一支簡中同時出現形體都沒有什么差別。 4但是釋 B為“乇”卻很難解釋為什么“乇”會出現在讀為“肩”和“冕”的字中。“乇”的古音是端母鐸部,“肩”是見母元部,“冕”是明母文部或元部, 5“乇”與“肩”、“冕”在聲音上絕談不上相近,也就無法做它們的聲旁;而“乇”與“肩”、“帽”、“冕”在意義上更是不著邊際。可見釋 B為“乇”并不可靠。戰國文字形體變化詭異多端,往往匪夷所思,B 與“乇”形體雖然相同,但完全有可能是兩個來源不同的字。我們認為 B極有可能是“屯”字的訛體。戰國文字中“屯”字主要有如下幾種形體:(令瓜君壺) 、 (三晉 94) 、

4、 (隨縣 14) 、 (郭店老子甲 9) 、 (信陽 2.23)令瓜君壺中的“屯”字應該是比較原始的寫法,其所從的 ,在有的字中變為一橫,其所從的一點,在有的字中也變為一橫,有的字還在中間豎筆的下端再加一橫。戰國文字中“屯”作為偏旁還有將中豎上端的一點省掉的寫法:(包山 240) 、 (廿五年戈) 、 (春平侯劍) 、(湖南 24) 、 (郭店 語叢 1.40) 、 (郭店語叢3.20)根據上揭獨立成字的“屯”及作為偏旁的“屯”的演變情況,我們不難想象出 B是如何演變而來的:將令瓜君壺中“屯”字中間的彎筆拉直,再將中豎上的一點省掉,B 就形成了。這樣看來,釋B為“屯”在字形上是可以成立的。那么

5、釋 B為“屯”可以滿足既與“肩”聲音相同或相近,又與“冕”聲音相同或相近的要求嗎?答案是肯定的。“屯”古音是定母文部,“肩”是見母元部,定母與見母關系緊密,如“唐”是定母字,而它的聲旁“庚”是見母字;“穨”、“隤”是定母字,而它們的聲旁“貴”是見母字。文部與元部關系更是緊密,如文部的“蘊”與元部的“怨”可以相通, 6文部的“昆”與元部的“犬”、“畎”、“串”可以相通。 7“屯”與“肩”可通在文獻中也是有跡可尋的:“屯”與“全”可通, 8從“全”聲的“輇”與從“巠”聲的“輕”可通, 9從“巠”聲的“牼”與從“肩”聲的“顅”可通。 10“冕”是明母文部或元部,定母與明母也有相轉的例子,如定母的“蹈

6、”與明母的“冒”可以相通。 11“冕”的韻部古音學家有的歸入文部,有的歸入元部,但無論是歸入文部還是元部,對我們認為“屯”與“冕”聲音相同或相近的觀點都不會造成影響,因為是文部的話就與“屯”同部,是元部的話我們上文已做了論證,文、元二部關系密切。“屯”與“冕”可通在文獻中也是可以求索的:從“屯”聲的“踳”與從“允”聲的“僢”可通, 12說文解字中“璊”或從“允”, 13從“”聲的“懣”與從“免”聲的“輓”可通,“冕”從“免”聲。通過以上論證,我們可以肯定 B就是“屯”,A、C 都是從“屯”得聲的形聲字。(二)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武王踐阼3 號簡中的 字(下文用 D來指代此字)。此字比較怪異,整理者

7、將其釋為“ ”,讀為“曲”。 14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從之。 15llaogui網友認為“ (曲)字原釋實可疑”。海天網友認為“ (曲)字原釋可疑,匚形中的形體似乎與色所從的旁相近”。 16llaogui、海天二網友對整理者考釋的懷疑是很有道理的,D 右旁與“曲”字實不相近,但海天網友對 D的分析是不正確的。我們認為 D的右旁其實是由兩部分構成的:右上部分是“磬”的象形初文。“磬”的象形初文一般在磬體的頂部有表示懸繩的“中”,而 D的右上部分卻沒有這個“中”,這似乎是認定其為“磬”的象形初文的障礙。不過不從“中”的“磬”的象形初文雖然少見,但也不是沒有的,這種“磬”的象

8、形寫法在甲骨文中可以尋到蹤影。甲骨文中“磬”字一般寫作(甲骨文合集317 ),“磬”的象形初文部分在磬體的頂部有表示懸繩的“中”,但也有不從“中”的,如 (甲骨文合集20588),此字略有殘缺,但字的結構還是依稀可辨的:右從殳,左邊所從就是“磬”的象形初文,此象形初文就不從“中” 。戰國文字中的“聲”字有如下之形:(集粹) 、 (珍秦 117)D中“磬”的象形初文部分與戰國文字中“聲”字所從的“磬”的象形初文(去掉表示懸繩的部分)十分相似,這進一步印證了我們的說法。右下部分就是我們上文討論過的 B,也就是“屯”字,只不過此處的“屯”字比 B又少了一短橫,這大概是因為 B的形體與一般的“屯”字有

9、了一定的距離,表意性大幅度降低,人們誤以為此短橫為羨筆,遂又將此短橫省掉了造成的。這樣 D可分析為從木從声從屯,可以隸定為 。此字很可能就是“磬”字, “木”代表的是懸掛磬的支架,右上部分代表的是懸掛著的磬,右下部分是“屯”聲。不過結合甲骨文中的“磬”字來看,D 左部的“木”旁也有可能是從甲骨文中“磬”字頂部表示懸繩的“中”形演變而來:“中”先演變為“木” ,再由字的頂部移到左部,這樣演變應該是為了字形的美觀,不使字形過于狹長。當然也有可能是“中”形先移到字的左部,然后再演變為“木” ,不過從“中”形在文字中經常位于字的頂部來看,這種可能性不大;結合甲骨文中的“磬”字來看,D 所從的聲旁“屯”

10、也有可能是從甲骨文“磬”字中的“殳”旁演變而來,這應該屬于變形聲化的范疇。下面我們再來說一說為什么“屯”可以作“D”的聲旁。上文我們說過了“屯”與“全”可通,從“全”聲的“輇”與從“巠”聲的“輕”可通,而從“巠”聲的“ ”與從“殸”聲的“罄”可通,從“巠”聲的“硜”與“磬”可通。 17說文解字中“磬”字古文從“巠”。 18D所處的文句是(釋文用通行字寫出):武王西面而行,D 折而南,東面而立。此句大意十分明了,問題只是出在“D 折”上。整理者將 D釋為“ ”,讀為“曲”,認為“ (曲)折”的意思是“彎曲迴轉”。且不說整理者釋字的正確與否,也不說“曲折”作為一個表示“彎曲迴轉”意思的詞在先秦出現

11、與否,單就整理者所理解的“ (曲)折”來說,恐怕也是講不通的,因為武王為什么要“彎曲迴轉”地向南走呢?根據我們上文對 D的釋讀,“D 折”就應是“磬折”了。“磬折”一詞文獻中常見,如:周禮考工記人:“為皋鼓,長尋有四尺,鼓四尺,倨句,磬折。”鄭玄注:“磬折,中曲之,不參正也。”禮記曲禮下:“立則磬折垂佩。”孔穎達正義:“臣則身宜僂折,如磬之背,故云磬折也。”史記滑稽列傳:“西門豹簪筆磬折。”張壽節正義:“磬折,謂曲體揖之,若石磬之形曲折也。”后漢書馬援傳:“述鸞旗旄騎,警蹕就車,磬折而入。”李賢注:“磬折者,屈身如磬之曲折,敬也。”文選潘岳:“訣厲悄切,又何磬折。”李善注:“磬折,言其聲若磬形

12、之曲折也。”從上揭文例來看,“磬折”的意思從根本上說就是像磬的形體一樣曲折。武王踐阼3 號簡中的“磬折”可能有兩種意思:一種表示人身體彎曲的狀態。這樣“磬折而南”的表面意思就是彎著身子向南走,深層的意思就是畢恭畢敬地向南走。這樣解釋能和“武王(齋) 三日,耑(端)備(服)C(冕)”相呼應,都是說的武王虔敬之情的外在表現;一種表示拐了個像磬的形體一樣的彎。這樣“磬折而南”的意思就是拐了個像磬的形體一樣的彎向南走。這樣理解能和大戴禮記武王踐阼中對應的語句“折而南”有個統一的解釋。 19我們認為第一種解釋是不可取的,因為若說武王虔敬,不應該只在武王行走了一半的時候,即向南走的時候說“磬折”,應該在“

13、西面而行”、“東面而立”的前面也說“磬折”。或者只在武王開始行走的“西面而行”之前說“磬折”,后面的承前省略。第二種解釋顯然避免了第一種解釋的問題,而且還和傳世文獻中的意思對應上了,這種解釋無疑是正確的。傳世文獻中的“折而南”可能是“磬折而南”的簡省的說法,或者說“磬折而南”是“折而南”形象化的說法,我們更傾向于后一種說法,因為文獻中表示拐彎這個意思的詞大都是用“折”字來表示的,如:淮南子覽冥:“河九折注于海。”高誘注:“折,曲也。”大戴禮記勸學:“折必以東西,似意。”王聘珍解詁:“折,謂曲折。”荀子宥坐:“其萬折也必東。”楊倞注:“折,縈曲也。”傳世文獻大戴禮記武王踐阼中對應于簡本“武王西面

14、而行,磬折而南,東面而立”的文句,異文特多, 20但都沒有作“磬折”的,這是我們傾向于“磬折而南”是“折而南”形象化的說法的又一個原因。簡本中之所以會出現“磬折”這個詞,大概與當時這個詞的普遍使用有著密切關系,但又由于拐彎這個意思很少用“磬折”這個詞來表示,所以后世又將這個詞換為“折”。(三)下面我們再來看看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甲本 7號簡中的 和乙本 7號簡中的 , 21這兩個形體無疑是一個字(下文用 E指代此字) 。學者們對此字多有討論:董珊先生認為 E“从誰 ,隹旁上有一筆不識為何偏旁。此字待考。但疑从隹聲讀為悴 、 瘁 ,訓為憂 ”。 22季旭昇先生認為 E“左從言 ,右下從隹 ,右上

15、一筆疑為省筆,復原後似可視為從雈 ,全字疑為讙字。縱然不是讙 ,應該也是類似這個意義的一個字” 。 23蘇建洲先生認為“乙”與 E“右上筆劃完全相同,釋為從(引者按:指 E,下同)應無問題。而古文字隹鳥二旁義近通用,則右旁為鳦字。似可讀為佚 ”。 24孟蓬生先生認為 E“从誰声,可讀為祟 ”。 25盡管有眾多學者對 E及其所在的文句進行討論,但并沒有一個很好的解釋,都十分牽強,難以將前后文意貫通起來。雖然我們對 E所處的文句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也就是說我們將要釋讀的 E將無法得到文意上的驗證,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但我們還是想把自己的想法說一下,希望能夠對進一步的文意串讀起到一點作用。經過上文我們對楚簡中“屯”字的考察,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乙本 E的右上角部分和 D所從的“屯”基本同形,可能也是“屯”字。甲本 E的“屯”旁略有變形,但有乙本的參照,還是能夠辨認出來的。上文所舉從“屯”之字, “屯”都是聲旁,E 極有可能也是這樣的,這樣 E就可以分析為從言從隹,屯聲,可以隸定為 。E的結構弄清楚了,那么它到底是個什么字呢?上揭季先生疑 E為“讙”字的看法也許是正確的,但季先生對 E結構的分析與我們不同。E 左從言,右下從隹,左上從屯聲, “讙”左從言,右從雚聲,“雚”又下從雈,上從吅聲,兩字的構架十分相似,構件也多有重合,而且 E所從的“屯”聲恰好可以作“讙”的聲旁。文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