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最新高二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28609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最新高二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8最新高二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8最新高二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8最新高二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8最新高二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最新高二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最新高二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 最新高二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A舌苔/ 苔藓 奢靡/ 萎靡不振 殷红/ 殷殷其雷B绮丽 / 崎岖 汀洲 / 酩酊大醉 史乘/ 千乘之国C逶迤 / 迤逦 盘飧 / 以飨读者 蛮横/ 飞来横祸D朔北 / 回溯 露馅 / 泄露天机 门槛 / 直栏横槛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熟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何迎接奥运会开幕?李刚设计了好几份活动方案,可是王厅长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退回。 (挑肥拣瘦)B2008 年 5 月,重庆地产窝案暴露,它又一次表明,某些贪官和奸商常常是一个鼻孔出气,

2、狼狈为奸。 (沆瀣一气)C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余震又接踵而来,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 (祸不单行)D这次抢救地震中被埋的学生,倘若没有部队官兵相助,李老师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一个巴掌拍不响。 (孤掌难鸣)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去年广东土地市场急剧升温,特别是广州、深圳等地更是“地王”频出,但是随着今年开发商资金普遍吃紧,导致高价抢地的现象有所缓和。B将于 5 月 1 日正式通车的全长 36 公里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由我国自行投资、自行建造、自行设计的特大型交通设施。C近来在法国发生了一系列对中国人民不友好的事情,尤其是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活动 4 月 7 日在巴黎遭到

3、干扰和冲击,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D长江三角洲经济及物流市场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北方,建成后的京沪高铁将利用交通的时速拉近京津冀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差距。4根据提供的一句话,续写第二句话并仿写第三句话(5 分)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心情愉快,坏天气不也就和好天气一样吗?不能预知明天, 。 , ? , 。 , ?5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40 字。(5 分)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追求华丽辞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

4、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和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诗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

5、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嘻,刑戮也。 或曰:身既

6、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或曰:死而归之官也。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耶?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我岂异于人哉!”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有删节 )【注】圬(w ):抹墙工艺。6下列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色:神色。B皆待人力而后完也 待:依靠。C皆待人

7、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赖:信赖。D. 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耶 怠:懈怠。7下列句子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圬之为技 弃之来归B丧其土田 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C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D我岂异于人哉 其贤 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作者“凭付出劳动而生存”的观点的一组是听其言,约而尽。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庸以偿之。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A B C D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建筑工人的王承福曾有官勋,但他

8、凭辛勤劳作而生存,而且很自得。B王承福认为吃饭活着就要尽能力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所以他一天也不敢停止劳作。C王承福曾入富贵之家作工,后看到它们变成了废墟,认为这全都是因不辛勤劳作造成的。D作者为王承福作传是为了警醒自己,同时也起到了警示世人的作用。(二)古代诗歌阅读(8 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8 分)武昌阻风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三)名句名篇默写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 分,每句 1 分),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骐

9、骥一跃,不能十步;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 (温庭筠商山早行 )三、现代文阅读(分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甲 必考题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5 题。 (20 分)秋天的马拉松李晓君我居住的这个城市,是个没有秋天的城市,夏日炙热而持久,但转眼之间便进入沉沉的冬日。秋天,就像粘合在河水与斜坡之间窄小的堤岸,总是为两种事物所掩盖:青草、雪。通常,我喜欢沿着峭拔的枝干,把目光放牧到高远而湛蓝的晴空这在我居住的城市是很难遇见的一一年当中它总是遮蔽着灰色的粉尘。当母亲抖落着窗外晾晒的衣物上的颗粒,就像我读过的

10、某位抒情诗人写的“霜在落” 。这也孕育了本城居民分裂的、焦躁的情绪特征。如果秋天不至于这么短暂,生活的节奏也相对地慢一些他们脸上苹果般的光泽也会呈现得更久一些;空气也不尽是油污和飘浮物,而是树叶干燥而温暖的气息,和水果甜腻的、芬芳的气味。秋天短暂,因而尤为叫人留恋。而我在秋天的生活又是怎样的状态呢?我像只鼹鼠,既不完全呆在一处,但又绝不走远。我将所见、所思记录下来,但对于别人,又有什么用?我在白天的房间踱步,像个偷窥者注视着对面陌生人家的阳台哦,当我说出“阳台”这个词,就像说出时间和爱情。多年来,我的半孤居的生活状态,使我总是渴想着对面陌生人家阳台后面的内容。仿佛那是一个情欲的漏斗,在半空中、

11、承载着一个窥视者的目光中的沙粒。我在屋内,一句在楼下突然尖叫的女声,可能引起我的兴奋并举头眺望;对面的住宿楼里,两个老太太隔着阳台拉着家常,使我经常陷入她们的谈话之中。但这些,对我的生活来说,完全可能是无关痛痒的,但我就被这些“非我”的生话的碎片编织的衣裳包裹着,在其中想象和呼吸。我那样急迫地期待着对面楼栋里陌生人的歌声的响起,他是个喜欢唱俄罗斯民歌的人,每天晚上,都要在我对面的房间唱上一段,现在,那个房间一连几天漆黑一片,他去了哪里?我却无心去打理自己生活的危机,对种种为明天预设的病诟视而不见。在列维坦笔下,秋天获得了一种恒久的魅力。如果我能像列维坦一样,焕发出秋天所有的活力和高贵的热情,我

12、还指望生活中的其他什么呢?但这个风景的缔造者虽然以印刷物的形式,为我复制出十九世纪俄罗斯壮阔的秋天。但依然不能满足我这个幻想者,对这个城市的奢望它照例干瘪、贫寒和苍白。秋天瘦弱不堪一握。有一次,我们来到景德镇附近的村庄瑶里,那仿佛是大地上的最后一个村庄,存在于几百年前的建筑那样和谐地与自然融为一体,秋天红黄的树叶摇曳于黑瓦曲墙之间;肥硕的红鲤鱼像沉静的书生游戏着造物惠赠的清澈的溪流和时间。我们站在山顶,听见内心的呼喊。我们呼喊的不是秋天或者呼喊本身,而是另外一个人的名字。我们大声地呼唤它,直到几乎热泪盈眶。 (写作2007 年第 4 期)12作者说“我居住的这个城市,是个没有秋天的城市” ,根

13、据是什么?请分条回答。答:13 “秋天短暂,因而尤为叫人留恋。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答:14作者说他生活状态是“半孤居”的,对这样的生活,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请作简要分析。答:15作者为什么要提到列维坦笔下的秋天和瑶里的秋天?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答:乙 选考题部分请从以下(一) 、 (二)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考生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中国文化的内涵季羡林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

14、、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有特征的东西。 ”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 、 “闲寂” 。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

15、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