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福建省春季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28222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福建省春季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08年福建省春季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08年福建省春季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08年福建省春季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08年福建省春季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福建省春季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福建省春季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公教育 成就你的未来1导读:2014 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 5 月 8 日后开始查询,福建中公教育提供了成绩查询通道,汇总了福建省各地市考试笔试成绩、资格复审通知、面试名单、面试时间、面试安排公告等信息,更多福建省公务员面试信息、面试答题技巧、面试真题、时事热点、讲座资讯、优惠活动、互动平台请关注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第一部分 常识部分(0.6 分/ 题,共 25 题,15 分 )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A 造纸、 火药、指南针 B 甲骨文、造纸、印刷、火药:C 造纸、印刷、指南针、丝绸 D 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2“清明上河图”描述的城市是当今的哪个城市:

2、北宋开封A 洛阳 B 南京C 开封 D 杭州3 蔡伦造的纸称为“蔡伦纸” ,请问蔡伦生活在以下哪一个历史时期:东汉(桂阳人)A 西周 B 东周C 西汉 D 东汉4 商朝的都城 殷墟 位于今日河南省的:安阳(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 )A 洛阳市 B 南阳市C 安阳市 D5 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的“黄”指的是:黄帝(炎黄子孙就是说炎帝和黄帝的子孙。炎是指炎帝神农氏,黄是指黄帝轩辕氏。)A 黄河 B 黄土C 黄 D 黄帝6 从 2008 年开始我国又新增几个法定节假日,以下哪一个节日未被定为法定节假日:重阳节A 清明节 B 重阳节C

3、 端午节 D 中秋节7 2008 北京奥运会是在哪个城市申办成功的: 莫斯科A 巴黎 B 莫斯科C 悉尼 D 雅典8.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号”首个探月宇宙飞船已成功实现:绕月飞行A 绕月飞行 B 登月C 载人飞行 D 返回地球9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全球环境问题:月亮盈亏A 臭氧层空洞扩大 B 气温转暖C 热带雨林过度砍伐 D 月亮盈亏10 以下哪一项污染是通过空气传播: 声污染A 水污染 B 声污染C 光污染 D 电磁污染11 以下哪一种加热炉是直接对食品进行加热的:微波炉A 电磁炉 B 微波炉C 燃气炉 D 煤炉12 台风登陆福建减弱的原因:离开海洋,没能量 中公教育 成就你的未来2A 离开海

4、洋,没能量 B 受到山峰阻挠 C 下大雨 D 受到房屋阻挠登陆的台风减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陆地由于地形和植被、建筑等原因,其摩擦大于海上水面的摩擦。同时,由于登陆以后其获得的水汽供应量减少,能量来源枯竭,而且由于复杂的地形同时导致其结构的稳定性被破坏,所以常常在登陆后会迅速减弱,最后消失。13 露水的成因是:草地气温低,空气中水汽凝结14 孔明灯能飞上空中是因为:灯内的空气较热15 吹电风扇觉得凉快是什么原因:汗液蒸发,带走身体热量16 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D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放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

5、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八年级物理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从而容易听清楚17.有选举权被选举权要年满几岁:18 周岁18 教授发表了一篇论文被杂志社收编,请问这个著作权归谁所有:教授A 教授 B 杂志社 C 国家版权局 D19. 甲和乙共同出资购买了一间房并出租给丙,租房期间甲欲转让自己的份额,乙和丙均表示愿意购买,应( A )。 A. 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优先购买 B. 在同等条件下由丙优先购买 C. 在同等条件下由甲决定卖给谁 D.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丙共同购买,各享有一份份额,形成共有关系2006 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 由题意可知,乙的优先

6、购买权是基于共有权,而丙的优先购买权是基于租赁权,共有权优由租赁权20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应急性原则A 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应急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合情性原则C 合情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应急性原则D 合法性原则、合情性原则、应急性原则21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政协主席是:毛泽东A 毛泽东 B 宋庆龄 C 周恩来 D 朱德2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3 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A 经济建设、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B 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C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7、设D 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24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具有: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A 公益性、无偿性、固定性 B 公益性、强制性、固定性C 公益性、无偿性、强制性 D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中公教育 成就你的未来3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实施日期为: 2006 年 1 月 1 日A2006 年 10 月 1 日 B2007 年 3 月 16 日C2006 年 7 月 1 日 D2006 年 1 月 1 日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更多复习资料)(1 分/ 题, 共 30 题,30 分)26 你这着真绝,只能让他看着干着急,又无法着手。

8、D(不知道声调在哪里 ,请告诉下)以下选项中,对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A zhao zhuo zhao zhao B zhao zhuo zhao zhaoC zhuo zhe zhao zhuo D zhao zhe zhao zhuo27 人在失败的时候,很容易自怨自哎、一蹶不振、悲叹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要是长期处在逆境的话,恐怕更容易怨天尤人,或者会认为自己一定是一无是处了句中划线部分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A 自怨自哎(艾) B 一蹶不振C 怨天尤人 D 一无是处28团团、圆圆这一对名字,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意蕴,也着海内外华人的美好祝福和期待。句中划线出应填入:D 信息 凝聚A 内涵积

9、聚 B 信息积聚C 内涵凝聚 D 信息凝聚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 “内涵”与“意蕴” “语意重复” 。29 朱光潜说:“诗人与读诗人常存一种偏见,以为诗的精细奥妙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经科学分析,则如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段。其次,中国人的心理偏向重综合而不喜分析,长于知觉而短于逻辑的思考,严谨的分析与逻辑的归纳恰是治诗学者所需要的方法。 ”(摘自 :诗论 )上文中划线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偏见 B 精细(精微)C 片段 D 严谨30 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BA、卡

10、特里娜 飓风对美国南部地区的戕害(改重创) 和美国这个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猝不及防、救援迟缓,令世人感到震惊和惶恐。B、宜家首创了一体化品牌的模式,实现了创造商品牌和经销商品牌的完美结合。C、我们认为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才会成为一个素质良好的成年人。然而,他们偏偏不听我们的,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改完成) 成长的过程。D、我们的确应当把费孝通先生所强调的文化自觉意识抬升( 改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成为真正的爱国者和合格的世界公民。31.科学,长期以来被认为与艺术这种文化的混沌_。但是,20 世纪大科学的发展,使科学与艺术愈来愈统一起来,正像晶体与混沌在凝聚态物理学基础上统一起来一样。文中的横线

11、上,应填入哪个词语才恰当:B 格格不入A、风马牛不相及 B、格格不入 中公教育 成就你的未来4C、异曲同工 D、如出一辙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如出一辙: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32 这是英国伦敦被称为“保守的思想库”政策研究中心提出的“警世恒言”!它说,如今的语文教师已不太看重语法对不对,不太强调要说标准语了。那份研究报告_说,在许多名牌大学的应考生中只有少数能够拼写正确,标点无误,文句符合语法。这个研究机关把这些现象(在我们这里

12、就是写错别字、乱加标点和语句不通)称之为“语言技能的流失” 。这“将_到一个民族的未来” 。 文中划线处恰当的措辞是:C、甚至 危害A、于是 危害 B、于是 危及 C、甚至 危害 D、甚至 危及这题是 2002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33是有同情心的富人也缺乏相关的信息,他们完全可以帮助的一些人就在离他们100 米之外的需要一件衬衫,但富人们却不得不把自己生产的衬衫以几美元的价格卖给沃尔玛让它赚几千美元而自己却赚取几元人民币。最后让一个美国人穿一次就扔了它,也缺乏信息不能把这件衬衫送给那个真正需要穿几十的他的同胞。 这一段中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D 即使,也许,只能,因为A 虽然,原来,宁愿,由于 B 尽管,或许,只好,因为 C 虽然,也许,只能,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