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话作文”的特点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128114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套话作文”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套话作文”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套话作文”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套话作文”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套话作文”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话作文”的特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套话作文”的特点纽约时报曾报导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某日一位领事面试了几十位申请人,几乎都说要去美国当教授,终于有一个年轻人说他留学美国是为了学习造更好的假肢,因为他母亲因残疾而使用假肢。这位领事长吁一口气,愉快地告诉这位年轻人,准签,这是我一上午听到的最好的故事。这消息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第二天来申请签证的人几乎有一半都说要去美国给母亲造更好的假肢。这种刻意模仿,人云亦云,除了显示自己的低能和缺乏诚意,还能有什么好的结果当呢?写作也是如此。近年来,高考作文中出现了一种被称之为“套话作文”的模式文章,这类文章就像一位古人说的“矮子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论短长”,有识之士,颇为忧虑,长此以往,莘莘学

2、子难免会成为学步的邯郸人了。浙江省高考阅卷组的老师决心向这种“套话作文”宣战,下面介绍的不妨可看作是他们的宣言书。 关于“套话作文”的说明 “套话”作文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题材总是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第二,文章结构表现为“穿靴戴帽三段论”,即用三段左右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为作文主体,再加上一个开头和结尾;第三,作文的主题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平面上而不做深入开拓。也就是说,作文的材料熟烂、结构模式化和主题平面化构成了“套话作文”的三要素。根据我们几年来阅卷的不完全统计,出现在这类“套话作文”中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屈原、陶渊明、苏轼为最多,可称为“套话”作文中的“三巨头”。其它常见的还有庄子

3、、项羽、司马迁、嵇康、王维、李白、杜甫、柳宗元、李商隐、陆游、李清照、曹雪芹。(外国名人当是凡高博主注)不管你出的题涉及爱国主义还是环境保护,关怀底层大众还是建设精神文明,他们都可以用上述这些材料敷衍。 当然,我们指出“套话作文”的典型表现,并不意味只要使用了历史文化名人材料就一定是“套话作文”了。阅卷者要根据上述三要素,对作文进行综合判断。 “套话”作文的盛行与话题作文形式有一定关系。因为话题作文对审题的要求比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低,再加上前几年这种类型的满分作文出现的较多,而对写作能力差的学生来讲,掌握几块材料到考场上去拼凑,远比苦学苦练提高写作能力要容易得多。又不需要承担抄袭的责任。 但是

4、,这种“套话作文”的坏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它使高考作文遴选考生的区分度受到影响,写作能力高的考生与写作能力低的学生得分趋近。 第二,更为严重的是,“套话作文”背后的中学作文教学机制影响一代人的写作能力甚至思维能力的提高。 为了体现高考公平公正的原则,准确引导中学作文教学,我们从去年开始对“套话作文”的打分执行从严的政策。一般情况下,这类“套话作文”最高不超过 50 分。如果语言比较流畅,思路清晰,可打在 4344 分的基准分左右。表达特别突出的,也可突破 50 分,但不宜进入一类卷。而表达能力较差的,也可打在 40 分以下。 下面是省高考阅卷组给出的一篇样卷及说明(原文,无任何改动):

5、昨夜西风凋碧树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题记 一、李白 是谁?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 贵,但愿 长醉不复醒”。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 是的,你的执傲使得原来你该有的高官厚禄都消逝了,然而你并没有因为这一消逝而一无所有,相反,当我们回望当朝,站在盛唐中 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 二、苏东坡 是谁?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

6、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 们对你的期望本是 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却偏偏选择竹杖芒鞋,踏遍天涯路, 叹“大江 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感“人生到处 之何似,恰似 飞鸿踏雪泥” ,你不为“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所动容,只愿 “青山绿水泛秋浪” 而超脱。 是的,你的固执使得原本能够才显八方,加官封帽的前景都消逝了,然而在这消逝中,你达到了让世人永远仰望的高度。 三、鲁迅 是谁?是为国民麻木,国家不前的彷徨吗?是为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站起而高呼的呐喊者吗?是为不能为国家多做一件事而悲痛的伤心者吗?在那个医术落后,贫苦的年

7、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留学深造,在医 术上有超高造 诣,而你却偏偏放弃美好的前途,执意回国,并弃医从文,为刘和珍君而呐喊,呼 “忍看朋辈成新鬼”。你的笔尖直刺向敌人的心脏。是的,你义无反顾使你承受敌人泼来的 污水,使你失去了光明前景,然你却在这消逝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国人的景仰,得到了民族的肯定。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烟衰草凝绿。 这些行走在消逝中的伟人,在无尽的消逝中得到永生。 说明: 这份试卷把“套话作文” 的格式做到了极致。而且,里面的大量文字是抄袭的。 这样一篇作文,也有人给了 49 分。 经人检举,我们在网上查对 后,确定它 为大部分抄袭卷,现给分数为 22 分。印发给诸位老师,作评分的样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