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基本思路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127594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基本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十三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基本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十三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基本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三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基本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基本思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三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基本思路 一、 “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背景一是世界经济金融格局步入“调整期” 。世界经济发展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经济发展重心继续东移,亚太地区经济整体性崛起的态势不断凸显,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提高。美国推动的 TTIP、TPP 等谈判,正在力图重构全球新的经贸投资规则和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二是新科技、新业态步入“变革期”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渗透,将带来新的技术和产业变革,对金融业也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三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转型期” 。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两位数高速增长期,面临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

2、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 ,呈现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出现新变化,对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步入“深水期”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金融改革开放做出了新部署,国务院陆续出台了资本市场发展“新国九条”和保险业发展“新国十条” ,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推进。 “十三五”时期,我国金融领域的一些深层次改革有望取得重要突破。五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步入“加速期” 。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作为计价、投资和储备货币的职能不断显现。综上判断, “十三五”时期仍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

3、挑战和机遇并存。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处的阶段看,目前,上海已基本确立了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但是国际化程度还不高、辐射能力有限、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处在由内向外的开放创新期,由扩大规模到注重质量的结构转型期,以及由集聚资源到提升功能的发展升级期。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发展阶段,市金融办认为, “十三五”基本思路要做到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在发展思路上的转变与创新。从上世纪 90 年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4、建设将以“十三五”为节点进入历史性的重大转折发展阶段,需要在战略思路上有突破性的转变与创新。更加注重对重大机遇、重大变革的把握与应对。如全球经济金融重心东移,人民币国际化加速,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落沪,上海自贸试验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金融业态带来的机遇,等等。更加注重做好与中国各项改革的衔接与呼应。如资本市场发展“新国九条” 、保险业发展“新国十条”的内容,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内容,在基本思路中都要做好衔接,更好地服务改革开放,服务国家战略。二、 “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指标(一) 、主要目标“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目

5、标是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体为五个“基本建成”:一是基本建成以人民币产品为主的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金融市场定价权,使上海成为全球资产定价中心和财富管理的重要场所。二是基本建成服务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使上海成为我国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影响全球经济金融事务的重要平台。三是基本建成以信息化和高科技为重要特征的国际金融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使上海成为引领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潮流和创新趋势的前沿阵地。四是基本建成拥有优良法治环境和一流生活环境的国际金融中心,使上海成为全球各类金

6、融机构、金融人才共同发展的重要集聚地。五是基本建成占据亚太时区、连接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国际金融中心,使上海成为全球金融一体化网络中的重要空间节点。(二) 、主要指标一是金融总量规模类指标。主要有: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业总资产、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主要金融市场规模等。二是金融国际化程度类指标。主要有:人民币跨境业务量、境外投资者规模、外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国际债券规模、离岸金融业务、上海金融市场国际影响力等。三是金融服务功能类指标。主要有: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比重、金融产品丰富程度、管理资产规模、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等。四是金融发展环境类指标。主要有:法治、税收、信用环境、金融监管透明度、金融消费

7、者保护、金融业从业人员规模、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等。三、 “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一) 、发展思路初步考虑, “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建设的发展思路是:以人民币在岸市场建设为核心,以亚太地区为立足点,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以“提升功能,打造品牌”为着力点,以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法治化为导向,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一是坚持以人民币在岸市场建设为核心。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以贯之的核心任务,也是上海的突出优势。二是坚持以亚太地区为立足点。立足亚太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切实路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根据国家对外开放总体布局,首先在亚

8、太地区达到一流水平,向纽约、伦敦一样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迈进。三是坚持以“提升功能,打造品牌”为政策着力点。提升功能,就是在现有能级和规模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重点提升金融中心服务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和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功能。打造品牌,就是以“上海金融”为核心,打造若干个品牌,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四是坚持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法治化为导向。市场化是核心任务,国际化是“十三五”取得突破的关键,信息化是未来发展大势所趋,法治化是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保障。以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法治化为导向,最终目标就是使上海建成为与伦敦、纽约一样,拥有符合国际惯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环境。(二) 、战略重点主要有七大重点:一是加强金融中心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步伐。二是提升金融市场辐射力和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健全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三是提升金融机构创新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培育和吸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四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五是提升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上海金融”国际影响力。六是强化人才保障,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人才高地。七是强化环境保障,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金融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