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8我国银行体系资金过剩是内生因素造成的1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26964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10-28我国银行体系资金过剩是内生因素造成的1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08-10-28我国银行体系资金过剩是内生因素造成的1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08-10-28我国银行体系资金过剩是内生因素造成的1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08-10-28我国银行体系资金过剩是内生因素造成的1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08-10-28我国银行体系资金过剩是内生因素造成的1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10-28我国银行体系资金过剩是内生因素造成的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10-28我国银行体系资金过剩是内生因素造成的1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国银行体系资金过剩是内生因素造成的王国刚 2008 年 10 月 28 日一论资金流动性过剩10 多年以来,银行体系内的资金相对过剩这一现象非但没有缓解而且有着加重的趋势。2006 年下半年以后,一些人将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上升、股价上涨、房价上行乃至信贷、投资和经济增长偏快等现象主要成因都归咎于流动性过剩。但另一方面,在中国经济运行中何谓流动性过剩、如何度量、主要成因是什么、有何政策效应、可选择的解决方案有哪些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上,却一直未达成共识。资金相对过剩的界定和度量流动性是货币金融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供应量的持续走高,从而,引致银行存贷

2、差的持续扩大,社会可用资金的大量过剩;因此,可用 M2 或 M1 的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的幅差计算出流动性过剩的数量,或者用存贷款金融机构的存差资金数量计算出流动性过剩的数量。这一认识值得商讨。第一,用 M2 或 M1 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的幅差很难直接度量流动性过剩的数量和走势。强调以货币供应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的幅差来计算流动性过剩的内在根据是:假定 GDP 增长率为 8,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也应增长 8;如果M2 增长率为 15,则多出来 7 个百分点增长率的货币缺乏用途,因而处于 “过剩”状态。但是,问题也就由此发生了:在 1988 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过

3、程中,以 M2 为代表的广义货币增长率始终高于 GDP 增长率,同时,在时间序列中 M2 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的幅差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如果认为 M2 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之间的幅差就是过剩的流动性,那么,不仅流动性过剩现象早在 80 年代就已存在,而且如今状况比 2000 年以前已大有改善,那么,缓解流动性过剩的论题,为什么不是在这一现象比较严重的 1995 年之前提出,而在这一现象已明显改善的 2006 年之后才提出?第二,存差不足已成为度量流动性过剩状况的直接指标。存差是指存贷款金融机构中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的现象。这一指标既反映了资金流入银行体系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金流

4、出银行体系的情况,因此,与 M2(或 M1)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的幅差相比,客观程度较高。在 1995 年之前,中国的存贷款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一直处于贷差状态中,此后 13 年来存差数额处于持续扩大的走势状态,到 2007 年底,存差数额已达12.77 万亿元。如果说在 2000 年之前, “存差”尚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银行体系中资金相对过剩状况的话,那么,如今这一指标已不再能够用于这一分析了。主要理由是:首先,2000 年以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中“有价证券及投资”类资产大幅增加;同时,随着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和金融脱媒的展开,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资产结构中的“有价证券及投资”资产

5、比重还将继续提高, “存差”现象更加突出。 “有价证券及投资”类资产的增加,同样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结果,这决定了, “存差”的存在及数额大小并不就能反映银行体系中资金相对过剩的实际情形。其次,在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规定向央行上存资金,由此,使可用资金减少,必然发生存差现象。最后,在存贷款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运作中总需要留有一定数量的备付金,以满足存款人的随时提款,这些备付金也以存款方式进入了存贷款金融机构,但在未支付给存款人之前滞留于存贷款金融机构之中,它们并不属于“过剩资金” 。通过上述各项计算和扣除,可以大致得出银行体系中资

6、金过剩的具体数额,但经过这些扣除后的余额已不是“存差”概念所能解释的了。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恐怕都不存2在过剩的证券类资产,也不存在过剩的库存现金。过剩流动性是流入银行体系而又没有流出银行体系的资金,由于银行体系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因此,过剩流动性必然与存款有着直接关联。从各项存款指标来看,只有“超额存款准备金”能够贴切地反映过剩资金,因此,是把握和度量过剩资金的主要概念。以超额存款准备金为对象来把握和度量过剩资金的内在机理主要有三:其一,与超额存款准备金对应的概念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对存贷款金融机构来说,向央行缴纳存款准备金并非一种自愿性行为,也非正常的经营活动,因此,央行需要实行强制机制

7、从存贷款金融机构手中获得存款准备金,这是为什么存款准备金之前需要加上“法定”的缘由。在中国条件下,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为 1.89,1 年期存款利率为4.14,1 年期贷款利率为 7.29,这些利率之间的关系直接表明了,商业银行等存贷款金融机构并不愿意将吸收的存款以法定存款准备金方式缴纳给央行。在此条件下,向央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直接意味着利率的损失。但是,如果商业银行等存贷款金融机构不仅向央行缴纳了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且在央行账上还存入了另一笔巨额资金(即超额存款准备金) ,那么,就可大致判定,这笔资金实际上属于无直接用途的资金,属于过剩的资金。从 2006 年至 2007 年底中国商业银行等

8、存贷款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变动状况中可以看出,2006 年以后,虽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先后提高了 12 次,比率从 7.5上升到14.5,但到 2007 年 12 月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数额依然高达 1.44 万亿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达到 3.85。这些资金长期存放在央行账上,并没有真正投入经济运行之中,且属于商业银行等存贷款金融机构非意愿的存款,因此,属于过剩性资金范畴。其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存在形态直接就是资金,这比较容易把握和度量,有利于避免陷入上述以“流动性”为对象的理不清和复杂计算之中。其三,2003 年以后,中国货币政策实践中存在的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等政策的紧缩效应未

9、能充分显示,是与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存在密切相关的。在经济运行中,不论是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还是金融市场都不可能发生流动性过剩,可能发生的只是流动性充裕或流动性紧缺等现象,或者在实物面上发生某种产品、生产能力等的过剩。在中国,始于 1995 年的流动性过剩实际上是银行体系内的资金相对过剩,它的直接度量指标就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因此,从货币政策角度,应以超额存款准备金为基本“抓手”来缓解资金相对过剩,以提高这些过剩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过剩源于储蓄过多消费储蓄消费投资是宏观经济的最基本恒等式,由于等式两边的“消费”是等价概念,所以,最终落实为“储蓄投资” 。在储蓄投资的条件下,如果储蓄投资,可通

10、过净进口予以弥补,即储蓄净进口投资;如果储蓄投资,可通过净出口予以平衡,即储蓄投资净出口。在现实中,净出口表现为贸易顺差,所以,在储蓄投资贸易顺差。但在中国实践中发生的却是:储蓄投资外贸顺差。这种实体经济面发生的储蓄投资外贸顺差状况,反映到金融面上,就表现为资金相对过剩。在中国官方的每年经济统计数据中,不论是以生产法计算的 GDP 还是以支出法计算的 GDP 都是平衡的,因此,似乎并不存在储蓄投资贸易顺差状况。但是,将相关数据联系起来讨究其中的逻辑关系,就不难发现存在着一系列值得进一步深究的问题。首先,从 GDP 中的投资构成来看, “投资”由 “资本形成”和“存货”两部分构成,在储蓄投资中,

11、通常将储蓄资本形成的部分都纳入“存货”范畴;同理,在储蓄资本形成贸易顺差中也将其差额纳入“存货”范畴,由此,从直接计算上看,就实现了储蓄资本形成存货外贸顺差,就此而言, “储蓄投资外贸顺差”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经济统计反映的是现实经济活动中的数量关系,在经济统计失准的条件下,以不同年份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储蓄投资外贸顺差”是可能发生的。3实际上,如果查验各省市的 GDP 增长率与全国 GDP 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前者的数值均高于后者的数值。其次,从居民收入来看,根据三部门架构,企业部门是资金的需求者,居民部门和政府部门是资金的供给者,后者供给前者的资金是他

12、们在满足消费后剩余的资金,由此,在“消费储蓄消费投资”恒等式中, “储蓄投资”的数量取决于居民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消费剩余数量。2000 年以来,虽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但其财政支出也快速增长,在每年的财政决算中依然有着 3000 亿元左右的赤字。在财政支出中也有一部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但其数额和比重都不高。这意味着,资本形成中的资金供给还主要依靠居民部门。从居民部门的收入来看,19902005 年的 16 年间城乡居民每年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城镇职工的年工资收入总额,通过这些数字对比,可以发现 20022005 的 4 年间,有 3 年新增储蓄存款数额超过了城镇职工的工资收入总额。虽然城镇职工的工资收

13、入总额并不代表全国城乡居民的年收入总额,但它在城乡居民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应当是比较高的;同样,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非仅为城镇居民的储蓄存款,但城镇居民的储蓄存款在其中所占比重也是主要的(曾有人估算大约在 80左右) 。在这种背景下,两个数字有着如此大的差异,假定每年新增的储蓄存款均为城镇居民存入,那么,它意味着城镇居民将当年工资收入全部存入商业银行体系也还不足以完全达到实际的数字。另一种解释是,城镇居民从而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比统计数据反映的收入要高得多,从而,在满足了消费以后,依然有着大量的消费剩余资金存入商业银行体系。城乡居民将大量消费剩余资金存入商业银行体系,在实物面上意味着,他们暂时放弃

14、与新增储蓄存款数额对应的消费品,这些消费品如果不转化为资本形成过程中的投资品,就将形成“存货” 。由此,从表 5 数据中可以估摸,经济统计数据中的遗漏数额不会太小。这些遗漏数额可能构成“储蓄投资外贸顺差”的一部分。再次,假定“储蓄资本形成库存外贸顺差” ,以 2004 年的数据为基础,应当存在着如下关系:储蓄资本形成的产品部分,在结构上应能满足净出口的产品结构需求,同时,由于这种产品结构的平衡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的,所以,在年度的月份间应当有如下现象与其对应,即某种产品可能因出口量较多而引致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从而价格上扬,当这种产品的国内价格上行到与出口价格水平(甚至高于出口价格)时,一些产品

15、转到国内市场销售,由此,多次反复,达到该种产品的国内价格与出口价格的局部均衡。但在 2004 年以后外贸顺差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这种内销产品和出口产品的市场均衡走势并没有明显出现。要令这种现象存在,一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储蓄(资本形成净出口) ”的剩余量明显大于经济统计中的“库存” 。这一大于的数量,既是调节净出口产品结构的蓄水池,也属于实体经济面上实物形态的剩余范畴。正是因为存在着这种剩余,所以,在净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不仅出口品的价格没有大幅上升,而且国内绝大多数工业制成品价格的上升依然受到供过于求市场格局的严重制约。虽然,要准确计量实体经济面中的过剩状况是比较困难的,但曾在 2005 年提

16、出的产能过剩,大致反映了这种过剩状况的存在。金融是实体经济运行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资金过剩实际上是实体经济运行中实物过剩在金融面上的表现,因此,它是中国经济运行中内生的,与此对应,缓解这一现象的对策也应从中国经济内部去寻求。海外资金流入并非资金过剩真实成因究竟是什么机制造成了一部分资金处于过剩状态之中?大多数学者和机构都认为,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是由国际因素所引致的。具体来看,又分为两种:其一,认为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一些国际热钱寻求投资机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由此造成了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其二,认为是由于中国多年来的对外贸易顺差,大量外汇4流入国内。由于这些外汇在国内不可投入使用,需要从央行兑换人民币资金,由此,促使央行在增加外汇储备的同时投放了过多的人民币资金,造成流动性过剩。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点在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过剩是由外生变量引致的。答案是否定的。“全球流动性过剩”本身却是一个缺乏最基本论证的命题。首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