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257368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 这本书是十多年前(1992 年春1994 年春)我在香港的大学执教期间写的。临近 1997 年,正值英国殖民制度在港岛的“风烛残年” ,岛内外各种牌号的旧势力非常活跃,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不断兴风作浪,中华文化受到政治高气压的加倍挤迫、挑衅甚至凌辱,大学校园和社会上也充斥着对西方文化和政制的近乎狂热的鼓吹和病态的迷恋。学术阵地“扬西抑中”者也大有人在。这一客观情势就成了我写翻译美学导论时定夺写作基本取向的一大考量。我决定逆流而上,在书中大力阐述中华文化(侧重论述中译英)和中国美学思想,论证也重范例,尽力少作我本人直接的理论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当时香港浮华浅薄的文化氛围和

2、晦暗病态的政治气氛需要中国美学的熏陶、净化和涤荡。这就是眼前这本翻译美学导论在成书初期的基调。当然,促使我采取这个写作基本策略的因素还有学术上更深层的考虑。我认为就中国译学而言,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中国人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这就不同于西方。中国的哲人从春秋时代就在谈美言与信言问题(老子八十一章 ) 。中国经典文献中辞章美学是个重要的领域。 “温柔敦厚” (礼记经解 ) 、 “仁义为美”(孟子 )这类审美价值既是人格论命题,又是辞章美学命题。在中国人看来,人的“思” 、 “意”

3、、 “情” 、 “志” 、 “神” 、 “气”等等都与“言”一脉相通,互为内外表里,南宋严羽所谓“理路言筌”(论诗话诗解 )讲的是人的语言文字总会留下他的义理情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汉语的特点来看,中国美学和美学思想也几乎与之切贴照应。先说汉语。第一,汉语比较重主体意识,而不执著于“意”与“形”的丝丝入扣,讲求“尽在不言之中”:言者认为“听者知其然必如言者之意其然,言者意其然必如听者之知其然” 。例如语态。说汉语的人只需说“价格定得太高” ,不必说“价格被定得太高” ;“这一球扣得真漂亮” ,不必说“这一球被扣得真漂亮” ,因为,在以汉语为母语的说话者的主体意识中, “定” 、 “扣”肯定是

4、(某个)人干的,一切不言自明。汉语中不存在英语中所谓的“虚拟语气非真实条件句”也是这个道理。 “天若有情天亦老”在言者的主体意识中肯定是虚拟的,因此“有”与“老”必然“不真实” ,不必加上什么“虚拟2语气”的语法形式标志,同样一切不言自明。说汉语的人的主体意识使汉语语法形式机制大大弱化、简约化、隐含化,从而使语法的整体形态呈隐性,被称为“隐性语法” 。汉语主体意识注重以“以意役形”的意念机制,扬弃“以形役意”的形式机制,从思维和认知方式来说就是主体意识的积极运筹,不必期待“形”来作终端规管和制约。第二,汉语比较重“意” ,所谓“以意为主” (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 ,唐杜枚答庄允书 ) ,就

5、是说形成主轴。这里的“意”有三个所指、三层意思:一是指内容,所谓“意定形随” (内容决定形式)或“形随意定” (形式无法超越内容) ;二是指情意,情寓于意;三是指意念,这时“意”与“言”对立而言,以言表意述志,就是孟子所说的“以意逆(迎) 志 ,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上 ) ,孟子说的是交流中的人要用自己的意念、意识去意会、解读对方之志。汉语重主体意识,主体在交流中将自己的“志”(思想、观念、观点)形成一个有序的意念流,大体上按“主” (施事主语或话题主语) 、 “谓” (动词或作谓语用的形容词) 、 “宾”进入句法序列,形成意念主轴,只需要很有限的一些结构助词(如的、地、得,着、过、了等等)

6、 ,句子的构形不需要有什么繁复的形式(形态)装置,很多情况下语句都只是意念的简单的自然对接,不必借助语法(句法)形式的参与,很接近思维的本然状态。例如“云想衣裳花想容” (SVO+SVO) ,其中“云”和“花”都是话题主语,也就是说都是话题(topic) ,不是什么行为者(即施事) ;“看到云”及“看到花”是两个行为,成了主语;“想”是“想起” 、“想到” ,是“不在场的”施事的行为;“衣裳”和“容”指某位女子的“衣裳”和“面容” ,就是宾语。这种句子在汉语中占优势。主语话题化(topicalization )是汉语重意念、句子以意念为主轴展开而使句法隐含化的极重要的机制。汉语宾语的某些特征也

7、是意念主轴的表现。例如“我吃小碗,你吃大碗” ,当然不是把“碗”吃掉。“大碗” 、 “小碗”是一个指代性意念,是交流中关注的中心必须进入意念主轴;其他一切,可隐含则统统隐含。汉语这个重意念而不执著于句法形式的基本特点,带来了下述汉语的第三个特征:重交流中的直觉感应。第三,重直觉感应、重交流中的语感。这个特征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汉字的四声,在书面语中则是字的语义提示性构形。在全世界的几种主要语言中,汉语属于非常感性(perceptible,perceptive)的语言。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交流中的语言感应力(也就是音义提示关联能力)特强。中国人可以凭借微妙的四声变化而无需特别的音符(或字形装置)来辨义

8、(例如“妈、麻、马、骂” ) ,这一独特3的语言感应认知模式使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的语言直觉感应力特别发达。这一点已被西方很多认知科学家和语言学家所证实。此外,汉字的独特构形也是使汉语成为非常感性的语言的成因之一。例如“森”字,以三个“木”字堆积以喻森林, “淼”字以三个“水”字的集合以喻水的浩荡。指喻心理活动的词多用“忄”旁,指喻手工活动的字多用“扌”旁等等。汉字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形义提示关联能力。音义提示关联能力和形义提示关联能力分别凭借听觉和视觉,这两种能力恰恰是人类最重要的语言感应潜能。可以推断,远古时代的华夏先民也正是根据感性(perceptibility)来创建汉字。中国人自古崇尚和合

9、,中国古代哲人认为事物发展基于相反相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左传昭公二十年 ) ,因此汉语中处处反映这种朴素的辩证思想, “反合结构”很多,如是非、好歹、长短、东西、刚柔、出入、冷暖、上行下效、春去秋来、声东击西、问寒问暖、口是心非、你来我往、一问一答,来去自由等等。这类反合结构是汉语所独有的审美构词法。汉语非常讲求和谐对称,有词(如“是非” )也有句(如“口是心非” 、 “你来我往”:SV+SV) ;句段结构也常常是长短相间、单复交替,力戒简单句、短句或复杂句、长句一用到底,现代汉语也忌用拖沓冗长的主语(大都是话题主语) ,形成“头重脚轻” ;汉语也不能容忍长长的定语(如长达 15 字以上的包孕式

10、定语) ,因为那样的主语和定语都有损于平衡和合的结构感。可以说审美立意和审美考量浸透了汉语整个语言体系。有趣的是,汉语的这些特征与中国美学和中国美学思想的特征切贴相应。当然,所谓中国美学和美学思想特征是与西方美学特别是现代西方美学和美学思想比较而言。下面我们试从中西比较的视角来阐述中国美学和美学思想的特征。第一,重主体性,或曰“主体实践”这是中国美学和美学思想很基本的一个特点,反映中国人重内在感兴、重主体在生命实践活动中执著于美感体验而不执著于对“美的本质追求” 。所谓“主体性”原来是黑格尔(G.W.F.Hegel,1770-1821)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人的“自由存在性”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

11、念的产物,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学是“研究绝对精神的艺术阶段的科学” 。康德(I.Kant,1724-1804)的美学思想也以人的理性判断力为核心,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西方美学长期执著于美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研究,实际上将美当作一种外在性超验的预设假定,其结果必然侧重静态内容的考察,并经常陷入形而上学的空泛思辨,被认为是一种“认识论美学” 。中国美学思想的重主体具有完全不同的视界或形态。中国美学关注的是主体性审美实践,简称为“主体实践” ,关注的重心是审美经验。中4国近代现代美学从王国维的意境论(境界论) 、蔡元培的人格美育论、朱光潜的审美态度论直到的社会实践论都是对美的内在性动态考察

12、,被认为是“生命美学” 、 “体验美学” 。中国美学思想之所以强调主体实践是因为主体实践这个范畴所概括的,是人与对象世界的能动关系,它一方面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主体对客观必然的把握和创造历史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把历史的现实性和具体性引入了对美的思考,把人和美置于它们不可能脱离的现实中,或者说通过主体实践这个范畴,现代美学把美的历程与人创造历史的进程结合在一起。主体存在这个范畴所概括的则是从事着能动的创造并真实地感受着人生的人本身,它把主体在外部的实践活动所得以的自由,在主体存在这里转化为主体本身的自由;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在主体存在这里转化为对自身的审视和体验;人在实践中设立的与客观规

13、律相符的主观目的,在主体存在这里则转化为以人本身为目的。以上所述可以说正是汉语意念表达中重主体意识的美学依据。汉语的“以意为主” 、 “意念主轴”就是交流中的人这个欲求表达意念的主体存在,能动地进入审美主体实践,按照维根斯坦的解释即参与语言游戏,他无需追问外在的游戏规则,只需要参与游戏并通过外部实践将自己体认的审美经验转化为自身的意念所寻求的审美形式话语表述,也就是审美再现。因此我们说,说汉语的人的语言能力(句法结构能力和词语选择能力)总是与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洽洽调和、紧紧嵌合。第二,重直觉性,或曰“感性直觉(美感直觉) ”与“理性(理智)直觉”的结合在美学中, “直觉” 、 “直感”与“直观

14、”基本上同义(详见本书第十章) 。按照美学的经典定义,即鲍姆嘉登(A.G.Baumgarten,1714-1762)在 1750 年正式使用的 “美学”命名,其研究对象是“感官认识到的美” ,美的定义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化” ,美学则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鲍姆嘉登认为感觉是审美能力(“美的感应力” )的基础,其次是想象(D.Hume 称为“想象的美” ,是“感觉的美”的提升) ,最后是判断(康德称为“反思判断力” ,即基于主观态度的情感性判断) 。可见“感性”是基本、基础,离开感性就谈不上美学了。但是纵观千百年来西方的美学思想史,美学家、哲学家却侧重从认识论角度去探讨美的实体存在,将感

15、性、直感搁置在理性、思维、逻辑、概念、推理的手术台上进行思辨的剖析,无异于将美学当作思维科学来研究。这种理性主义美学观始于古罗马时代的普洛提诺(Plotinus,204-270) ,渊源已久,基本上是西方美学思想的主流。5在西方美学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审美与生活的对立,审美形态与真实的生活形态的对立。其实,如果说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游戏”(康德) ,则在这种游戏中,理念(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与感性应该处在水乳交融的状态中,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叫做“情理兼容” 。席勒(J. C. F. Schiller, 1759-1805)和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在对理

16、性主义美学观的质疑和迷惑中曾经执著于对“游戏冲动” (审美游戏)终极目标的追问和召唤。然而这种追问和召唤要么沦为谢林(F.W.Schelling,1775-1854 )和波德莱尔(C.P.Baudelaire 1821-1867)在理念思辨中对 “绝对” (The Absolute)的论证谢林认为美表现的是意识与自然的“绝对同一”,简称“绝对” ;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为费希纳(G.T.Fechner,1801-1887)的“实验美学” ,主张用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自下而上”地颠覆对美感的逻辑形而上学的演绎,以刷新或重建美学。与西方美学思想殊异,中国美学家的美学追问和召唤始终没有离开老庄的自然为美和维根斯坦所说的“生活的形式” (“form of life”,Wittgenstein,1953) ,总之是“对美的生命过程的消解” 。对此,中国当代美学家的解释是这样的:在西方,可以称之为审美与生活的对立,审美活动与非审美活动、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界限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