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论语_中的道德层次观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124463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论语_中的道德层次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_论语_中的道德层次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_论语_中的道德层次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_论语_中的道德层次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_论语_中的道德层次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论语_中的道德层次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论语_中的道德层次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THNIC TODAY调 查 探 讨今DiaoCha TanTao来政治混乱和人民涂炭 。例如贞观盛世的出现,就与唐太宗 “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的开明民族政策不无关系,这就是开明民族政策的历史作用 。其三,将 “重民众 、尚忠勇 、贵气节 、行勤俭 、守诚信 、抑强暴 、尊亲祖 ”等各民族人民普遍追求的伦理道德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之一 。儒家学说在很多方面追求的目标和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追求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一致性,例如在对祖先和长辈的尊崇方面便是如此 。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中普遍地存在着一种对血缘的重视和对祖先的崇敬,而儒家文化中,仁为提倡孝道而设,礼为

2、祭祀祖先而备,儒家文化的这两大支柱都和祖先崇拜密切相关 。内容上的这种先进性,使得需要在空间上不断突破发展的儒家学说同时也成为对周边各少数民族来说是 “先进的 、对自己有益的,而又是自己所容易接受 ”的文化类型 。因此我们就不难找到产生于中原地区的,一度被视为汉民族所独享的儒家文化为什么会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在中国各民族之间广泛传播,并不断获得发展的原因了 。在形式上,儒家文化在与各少数民族文化发生交融时所表现出的极大灵活性和极强的适应能力,更体现出该文化形态的先进性 。在儒学与各民族文化的结合过程中,总能找到一种适合其在特定民族范围内发展的外在形式,从而使儒学的内容与民族文化的形式合二为一

3、,加上彼此内容上的融通,就实现了儒学的民族化 。儒家学说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使得儒学既不同于原来的中原和汉族的儒学原型,也使得各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地获得突破和发展,成为一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文化新形态 。这种具有各民族文化色彩的儒家文化被各民族吸收 、改造 、传承和发展,为中国各民族在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 、心理状态 、礼仪道德和行为习俗等方面 “同一性 ”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作用,也客观地形成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化内聚作用,从而为边疆少数民族 “中国认同 ”意识的缘起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今孔子一生教人为善去恶,从人生各个阶段阐述了道德的层次性,为后人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路线图 。论语

4、的主线是孔子的人格精神,它始于己之 学而 终于人之 乡党 。论语 为政 (以下只注篇名) 有“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据此可以推演出人生的九个阶段和七个道德层次 。道德准备期是指个人在形成明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之前的较长的一段时期,通常在十五周岁以前 。在这个时期中,个人还论语 中的道德层次观文/鲁建辉道德准备期36ETHNIC TODAY没有明确的自觉道德认识和道德追求,个人所有的行为都受外界他人的道德行为的约束 。学生宰我和孔子讨论关于父母之丧礼的问题,孔子评论这个问题时谈到: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

5、( 阳货 ) 这里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则是零至三岁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阶段 。在父母怀中的这三年时间对于道德本身没有什么影响,但却是道德形成的第一个重要准备期 。从心理的角度来说,幼儿三岁时的心理特点 、个性倾向就能表现出长大后的心理和个性形象的雏形 。从三岁开始一直到十五岁, 论语 中没有明确提出什么看法,只是笼统地提到孔子少年时的状态: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三岁丧父,受母亲颜征在的教育,六岁前后已经 “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 ( 史记 孔子世家 ),演习礼仪 。孔子未入学庠,基本依靠自学,他的小学部分也多关生活技能 。对于这个阶段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孔子曰: 君

6、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 ( 季氏 ) 也就是说孔子要求人们注重 “血气 ”的保养 。血气指人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两种要素,也就是元气和精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此阶段上还是要以身体的建设为主,为将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储备物质的基础 。此时,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每个人的道德究竟产生于什么时候?二是每个人的道德处于自身之内还是自身之外?韩愈在 原道 中曾说: “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那么,第一个问题,由于道德的本质不是他律而是自律,所以每个人真正的道德开始于对道德的自觉追求时 。这种道德是真正的道德自律 。第二个问题,一个人的德性存在与他人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子

7、曰:天生德于予,桓 魋 其如予何! ” ( 述而 )在孔子看来,德是由 “天 ”生于自己的 。去掉 “天 ”这个范畴,那就是德是生于自己的,其他人是想破坏也破坏不了的 。德是道在个人心性中的转化,它能帮助人建立起一个和平的内心世界 。道德树立期是指个人开始形成并构建明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体系的一段时期,大致从十五岁后到三十岁前 。在这个时期中,个人有明确的自觉道德认识和道德追求,个人的行为受外界他人的道德行为和自觉道德意识的双重约束,并且呈现出一个总体趋势:外界他人的道德行为的约束强度逐渐减弱,自觉道德意识的约束逐渐增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 为政 ),孔子在童年艰苦学习的基础上,更

8、自觉地在学问德业上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孔子十五岁之后的学问就是大学的学问,大学的学问就是道道德树立期37ETHNIC TODAY调 查 探 讨今DiaoCha TanTao德的学问,德性的学问 。十五岁是人生立德的初始阶段,也是系统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的开始 。这里的关键点不在于学成了没有,而在于是否立志 。“志 ”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有明确的自觉意识而念念不忘,而且不会厌倦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 子罕 ) 其次,即使生命的代价也不能使志士妥协 。“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卫灵公 ) 对此,孔子还举了前代几位贤达的具体例子, “子曰:

9、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 、叔齐与! 谓柳下惠 、少连: 降志辱身矣 。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 微子 ) 再次,对于平时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则表现为, “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 里仁 ) 还可以隐居从志, “孔子曰: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 季氏 )到达十五岁时,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形成一个相对的平衡 。其中,不完全的道德自律逐渐转变为真正的道德自律 。总起来说,就是先立志,分三步走,首先充分理解 “志于学 ”。其次 “志于道 ”, “子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 述而 ) 最后 “志于仁 ”。“

10、子曰: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里仁 )这个阶段是道德成长的最为重要的时期,每个人先前积累的道德他律的 、不完全的道德自律的认识和行为在这个时期都会被重新审视和证实,在自己所悟到的 “道 ”前进行检验,符合 “道 ”的认识和行为会得到强化并转化成真正的道德自律,不符合 “道 ”的认识和行为会被放弃或修正后再次检验 。就孔子来说,十九岁娶宋国亓官氏女,二十岁有了儿子孔鲤,并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 “委吏 ”,二十一岁为 “乘田吏 ”,然后一直到三十岁 。尽管孔子在这段时间里人生目标的重点有所转换,但收徒设教这个重点目标却从来没有转变过,而且不断地得到加强 。由此,接着引出 “三十而立 ”的观念来

11、 。道德固成期是指个人有了明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体系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大致从三十岁后到七十岁前 。在这个时期中,个人虽然已经具有明确的自觉道德认识和道德追求,但是其中很多时候对自己所认识和追求的并不是坚定的 。个人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各样的影响 。这个人生的主体时期呈现出一个总趋势:外界的各种各样的影响在自身不断修养努力学习的情况下逐渐减小,自身道德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三十而立 ” ( 为政 ),一指从十五岁开始学经,三年明一经,到三十岁通五经,在学业上有所初立 。二指这时的孔子已经找到可以终身依靠的事业并且牢牢地站立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 。三指经过前两者的切磋琢磨,更重要的是

12、有所心得,这个心得就是人生的小小成就,自我的人生道德境界便擢升一层 。此时,孔子已奠定了治学 、做人 、为政等坚实的学问德业基础 。另据 史记 记载,此年前后,他创 “学移民间 ”之先河,成规模地开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在最早的弟子中,比较知名的有颜路 、曾点 、子路等人 。“四十而不惑 ” ( 为政 ),所谓不惑,指而立时确立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到四十岁时已坚定不移 。人事有异同逆顺,虽然自己有志且能立,但与外界相殊则自己内道德固成期38ETHNIC TODAY心容易生起各种迷惑 。此种情况则必要使自己能明知人事且安于人事,方能处事不被迷惑,人生道德境界随之升到第三层 。人在四十岁之

13、前总会经历许多人生的风风雨雨和迷惑 。孔子三十四岁时孟僖子将死,嘱其二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向孔子学礼 ( 左传 昭公七年 ) 。然后,孔子得到鲁公的支持,与南宫敬叔适周,观周朝礼乐制度,收获极大,说道: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八佾 ) 次年,鲁昭公帅师攻伐季孙氏,季孙 、叔孙 、孟孙三家联合反抗昭公,昭公师败奔齐 。孔子因鲁国动乱迁适齐国后,为高昭子家臣,藉以进见齐景公 。孔子三十六岁时,在齐与齐太师探讨音乐,听到 韶 乐 (相传是舜时的音乐),三个月吃不出肉的味道,兴奋地说: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述而 ) 三十七岁这一年,孔子自齐返鲁,当时迫于形势险恶, “孔子之

14、去齐,接淅而行 ” ( 孟子 万章下 ) 。仓促中把正在淘的米 (未及做饭) 就提起来一面走路一面滤干 。由孔子的这段经历可以看出,人生不断地经历顺境与逆境,心里坚持的和实际做的事情往往发生偏离,甚至相反 。这时,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迷惑 。“迷 ”者,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惑 ”者,面临两难甚至多难的选择 。至于孔子是否在每件事情上 “不惑 ”,无法确证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到了四十岁,人在大方向和大是大非上 “不惑 ”是完全可以的 。人到了这个年龄首先是懂得了坚持 、不退缩,懂得了舍弃,明白了人生可以不惑,知识却永无止境 。“五十而知天命 ” ( 为政 ),所谓知天命就是自以为掌握了客观事

15、物的发展规律之意,明白了万物之理,仁义之道,人生一切当然之道义与职责 。五十岁前,虽然对事理不再有所迷惑,而志向行动仍然会有外界的困扰 。志弥远,天弥高 。行弥远,遭遇会越多,碰到的困厄或许愈大 。故能有所立且有所不惑,更须进一步知道天命仍会使人有穷困而不可通达的地方和时候,要懂得承认并欣赏自己的缺点 。孔子四十岁到五十岁,一直居于鲁国 。这十年间,鲁国发生了国君丧于他国,大夫擅权,陪臣执国命的政治动乱 。国君 、大夫 、陪臣三种势力互相杀伐,国家动荡不堪 。孔子哀于此,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季氏 ) 孔子空怀忧民报国之心却得不到施展,所以

16、只好 “无道则隐 ”,隐则须知道国运天命如此,时机没有成熟,不可强求 。此种人生道德境界较之立与不惑更进一层 。“六十而耳顺 ” ( 为政 ),意谓这时听到任何事情,都能立即明辨是非,知其微旨,声入于耳,心通于内,领会真谛,无所违逆 。原先的逆耳忠言已经变得顺耳,俗声已进不了耳中 。孔子六十岁前的十年间,亲身经历了政治事业的短暂辉煌,然后又颠沛流离于各国之间 。渐渐体会到了外界一切相反相异的意见言论 、一切违逆不顺的反应刺激,立 、不惑 、知天命均不能处之以安,难免有所动摇不定,此须进而有耳顺之境界 。耳顺者,一切听入于耳,不再感到其对自己有不顺,于道有不顺 。皆明得此一切所以然,不仅于己,亦复于人 。不仅明其是与正,亦复明其非与反 。即便是于己于人有所突兀,也不使自己处于不安的状态 。到此境界便达到人生道德的更高境界 。道德绵延期是指个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道德绵延期39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