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三单元笔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23065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第三单元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下第三单元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下第三单元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下第三单元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下第三单元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下第三单元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第三单元笔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八(下)第三单元笔记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课文内容理解1、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沙漠里可怕的景象具体的表现有那些?明确:文章从“古代亲身到过沙漠”的大量人物中,突出“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两个人物,写他们对沙漠“可怕”和“恐惧”的观感。在概括两个人物对沙漠的感受的基础上,具体叙说了他们各自著作中的有关内容:沙漠中,“有很多恶鬼和火热的风”,“沙被风吹永远流动着”无比恐怖;“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一只走兽。举目远看净是沙”十分荒凉;“认不出路,只是循着从前死人死马的骨头向前走”,悲剧无数。这些叙说让读者触目惊心,也激起了读者的探求真相的欲望,很好地引出了下文。2、第2、3、4段,思考:

2、各段是怎样一一解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明确:第二段以反问开头“沙漠真像法显和玄奘所说的那样可怕么?”表明了对法显和玄奘所说情况的否定态度。紧接着,又用设问启发深思,而“地质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亲身体验的交代,寓含在科学工作者面前奇怪现象可以正确解释的意思。第三段,从古代法显、玄奘“深入大戈壁”时的困苦条件,解释他们觉得沙漠“可怕”的原因。第四段,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沙漠中“光怪陆离”现象的原因。文章描写了被称为“魔鬼的海”的沙漠现象:叙说了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的故事,运用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原理,科学地说明了“魔鬼的海”以及“海市蜃楼”的成因,深入浅出,富于趣味。3、第5段,从科学

3、的角度说明沙漠中“鸣沙”现象的原因。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说明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的,这样使读者不仅懂得沙漠中的怪异现象,而且形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世界是物质的,不存在超自然的神魔鬼怪,科学道理终将揭开一切奥秘。二、品味语言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括号中和词语,说说加点的词语用得好的理由。1、沙漠是这样的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看不见)一只走兽(野兽)。2、那时既无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更(也)谈不到汽车飞机来支援,当然(所以)就十分困苦了。3、这一魔鬼的幻术(魔术)到了19世纪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揭露)

4、。答案明确:1、“空中”用“看不见”,“地上”用“看不到”,用词既准确又有变化。前面用“飞鸟”,后面用“走兽”与之相对,显得工整。2、连“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都不可能,还谈什么“汽车飞机来支援”,所以用“更”恰当些。“当然”,表示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没的疑问。句中用“当然2”,既准确自然,又口语化。3、“幻术”与“魔术”同义,但前面的定语是“魔鬼”,用“幻术”读起来上口,有韵味。“戳穿”与“揭露”义近,但“幻术”是假的,所以用“戳穿”显得更准确、更有力。三、问题思考1、解放以来,我们的地质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已经好几次横穿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戈壁,并没有什么鬼怪离奇的

5、东西阻挡了他们的行进,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一句中为什么要强调“地质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的身份?2、课文为何不一开始就介绍沙漠里的两个奇怪现象,引用古代典籍里亲身到过沙漠的人的故事有何作用?3、“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一句在段落中的作用?4、“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运用了哪类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根据例句仿写句子。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_。6、写出描写沙漠的古诗句三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唐】王维 日暮沙漠陲,力战烟尘里。从军行【唐】王维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白马

6、篇【魏晋】曹植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一、文章结构1、第一段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道出自己的主要观点。2、第2段:举例说明知识是有限的。 作者在此依次写出了各种声音。如:鸣叫笛声小提琴门框锁链声敲击茶杯声蟋蟀叫声风琴、喇叭、笛子声口琴声蝉鸣等,说明还有许多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像的方法。 举例说明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琐碎的举例故事化,读来饶有情趣,在行文中不断丰富作者的观点。3、第3段:进一步拓展说明知识无限,认识有限。 二、重点语句分析 (理解句子的内涵)1“他通过思索意识到:假使牧童未从此地路过,他将永远不会晓得,自然界有两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 在牧童的笛声中,在作者的思考中,认识大千

7、世界的复杂性,说明了正是由于丰富的实践和深刻的思考才懂得知识是有限的。 2“从此,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问他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坦率地说知道某些方法,但他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像的方法。” 小小的蝉鸣声尚不知出自何处,怎不感到知识的缺乏,世界上有多少种声音,有多少种发声方法,怎能说得清,道得明,说明了世间万物尚有许多解不开的谜,同时也证明了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3三、写作特色 1、举例典型,叙说生动。文章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的认识逐步深化而又愈感困惑的事实为据,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用例颇为典型。且文章把千百年的认识史浓缩为一个人的故事,集中紧凑、生动形象、富有趣味。2、层次安

8、排巧妙。故事以人物的经历与感受为线索层层深入。有用大量的时间词和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进行过渡,使文章层次鲜明。 四、问题思考另外一次,他兴致勃勃地走进一家酒店,以为能看到某人在用弓轻轻触动小提琴的弦,但看见的却是有个人正用一只手指的指尖,敲着一只杯子的杯口,使其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时他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了,可他提到一只蝉后,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他把蝉体翻转过来,看见胸部下方有几片硬而薄的软骨,以为响声发自软骨的振动,便将其折断,欲止住蝉鸣。但是一切终归徒然(1)这三个句子都使用了“以为”这个词语,有什么作用?答:_(2)三个句子都是顺着“以为”的意思一直说下去的吗?句子的后部或下一句与前

9、面有着怎样的关系?哪些词语突出表现了这种关系?答:_(3)三个句子对于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有什么意义?答:_答案参考:(1)“以为”指认为属主观认识。三个句子都使用“以为”,表明“以为”后认识都是个人主观认识,一次次都不符合实际。(2)三个句子并非都是顺着“以为”的意思一直说下去,句子的后部或下一句与前面有着转折关系,“但”“可”“但是”等词突出表明了这一种关系。(3)三个句子突出地表明个人的知识极为有限,越觉得自己无所不晓就越显得无知,失望之情也就越强。我还可以试举另外许多例子,来阐释大自然在生成其事物中的丰富性,其方式在感觉与经验尚未向我们启示之时,都是我们无法设想的,即便经验有时仍不足以弥

10、补我们的无能。故此,倘若我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那么我是应当受到宽宥的,况且我从未声言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我懂得它会以某种不同于我们任何臆度的方式形成。对于握在我们手心的蝉儿,都难以弄明白其鸣声生自何处,因而对于处在遥远天际的彗星,不了解其成因何在,更应予以谅解了。1对“即便经验有时仍不足以弥补我们的无能”句中的“ 无能 ”如何理解?答:_2作者说自己“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是不是说明他的“无能”、“ 无知”?4答:_3作者认为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形成之因“应当受到宽宥”,这显示了他怎样的治学态度?答:_4文中是运用什么写法来表明不了解彗星成因毫不足怪,应予谅解的?答:_5概括

11、本段文字内容。答:_1“无能”表明人们知识的有限,亲自实践,亲身经历,都不足以充分认识客观世界。2不是,这是他自谦的说法,同时,“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恰恰是他天文知识丰富的反映,他一定是运用丰富的天文学知识,从多方面对彗星的成因进行探讨,但发现一切解释都不能尽如人意,从而感慨自己的无知。3显示了他的坦然,不以无知为耻。作者充分认识到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实事求是地表明自己不能揭开一切的奥秘。4以对蝉的认识作类比,并以“手心”和“遥远天际”作对比。5以不知蝉发声原理作类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作者在本节用词上也体现了本文的观点,如:“苦于长期经验”说明不是凭空捏造,我“似乎

12、”发现,“似乎”一词并不作全盘否定,表现了作者的谦虚。 活板 1、文学常识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2、通假字三、古今异义词四、词类活用五、一词多义1、印:“五代时始印五经” ,用雕板印刷。谓语,动词。 “ 其印自落”, 印模。 主语,名词。 “密布字印”, 印模。 宾语,名词。 2、火:“火烧令坚” , 用火。 名词做状语。 “ 再火令药熔 ”, 用火烧。 名词做动词。 3、以:

13、“不以木为之者” ,“ 以 ”和后面的“木”,构成介词短语,用来修饰动词 “为”,“以”,介词,用。 “以备一板内重复者” ,上文是“ 每字有二十余印”,两句是目的关系,“ 以”是表示目的的连词,解为“来、用来” 。 4、就: “瞬息可就” , 完成。 动词。 “ 持就火炀之”, 靠近。 动词。 5、为: “唐人尚未盛为之” 使用、采用。 动词。 “满铁范为一板 ”, 算作、当作。 动词。 5“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 算是、认为是。动词。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没有实际意义。加强语气。 “其印为予群众所得”, 被。介词。 六、重点词语解释1、唐人尚未盛为之 盛为之:大规模的。

14、2、庆历中有布衣毕昇 布衣:平民。 3、火烧令坚 令:使。 4、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和(hu):混合;搀杂。 冒:蒙,盖。 6、则第二板已具 具:准备好。 7、更互用之 更互:交替,轮流。 8、文理有疏密 文理:纹理,质地。9、兼与药相粘 兼:并且。 10、不若燔土 燔:烧。 11、用讫再火令药熔 讫:完。12、殊不沾污 殊不:一点也不。 13、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群从:弟侄辈。群,众、诸。从,次于最亲的亲属。七、特殊句式八、课文内容理解1、活板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印刷”的特点活: (1)、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 (2)、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 (3)、每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 (4)、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作法是活的 (5)、更互用之用法是活的 (6)、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法是活的九、主题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