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后应变率成像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22075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后应变率成像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后应变率成像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后应变率成像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后应变率成像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后应变率成像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后应变率成像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后应变率成像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后应变率成像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摘要】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SRI) 定量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48 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 PCI 术。分别于 PCI 术前、术后 7 d 及 3 个月测量左前降支参与供血的 9 个室壁节段的沿长轴收缩期应变率(SR)及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 7 d 各节段心肌的应变率均有增加(P005) ,术后 3 个月各节段心肌的应变率、LVEF 明显增加(P001, 005)。结论 SRI 可以无创定量评

2、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应变率成像;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左心室收缩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regional systolic myocardial function quantitatively before and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3、by strain rate imaging(SRI) Methods48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2performed with PCI The values of systolic strain rate(SRI)at 9 segments supplied by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and left ventricular regional systolic function and reject fraction

4、(EF) were measured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before PCI and 7 days and 3 months after PCI Then the SRI values of these abnormal segments before and after PCI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befor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e strain rates of 7 days after percutan

5、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ere increased(P90 帧s ,存储图像,进行脱机分析。再现组织速度成像实时动态图像,启动应变及应变率模式,将取样容积(10 mm) 分别置于左心室前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心内膜下心肌层,获取各节段的实时同步的 SR曲线, 取 3 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 SR,分别测量每一曲线上左心室各节段收缩期应变率(strain rate in systole,SRS) 及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本研究仅分析 LAD4供血的室壁节段,参照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推荐的左室壁 16段划分法,LAD 参与供血的

6、室壁共 9 节段,包括前壁、前间隔、后间隔及侧壁的心尖段,前间壁、后间壁、前壁的中间段及前间壁、前壁的基底段,分析前壁、前间隔及中段的室壁运动,用 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的射血分数。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配对 t检验,多组不同时间点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脉介入前后相关节段 SR 变化 PCI 术前各节段 SR 下降,术后 7 d 部分心肌节段 SR 较术前增加(P005)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 SR 逐渐增

7、加,术后 3 个月较术前恢复较好(P001),见表 1。22 冠脉介入前后 LVEF 的变化 PCI 术后 3 个月时,LVEF较术前显著增加,见表 2。 23 冠脉介入术前 2-DE 法和 SRI 参数法检测室壁运动异常的比较 用 2-DE 目测法和 SRI 参数检测 48 例冠心病患者术前 LAD供血的 432 个节段的心肌运动情况。SRI 参数以 SRS 小于正常对照组 SRS 参考值下限( 可信区间为 95) 作为诊断冠心病室壁运动减弱的标准,出现反向峰作为判断室壁矛盾运动的标准。经卡方检验,5SRI 参数 SRS 检出室壁运动减弱的节段数多于 2-DE 目测法(P005),见表 3。

8、 3 讨论 心肌急、慢性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及代谢改变,从而影响心肌功能,表现为存活心肌(顿抑心肌、冬眠心肌)或非存活的坏死心肌。由于存活心肌最有可能从血管重建术中获益,因此,准确识别心肌存活性对判断冠心病预后和评价介入治疗有重要意义。近年来,SRI 技术的发展为存活心肌和非存活心肌提供了新的鉴别方法。应变率显像(SRI)是在组织速度显像(TVI)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计算局部心肌组织的速度梯度反映室壁厚度变化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内组织变形的速率) ,用以评价局部心肌功能,其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高,能无创地测量局部组织的形变并可实时反映室壁形变的局部速率2,不受心脏整体运动、心脏扭

9、动以及邻近节段心肌收缩运动的影响。 心肌缺血或梗死时,局部心肌收缩力降低,导致心肌形变能力发生变化,SRS 紊乱、降低、倒转或消失。研究发现,收缩期 SR在运动异常节段较正常节段明显降低,当一过性阻断供应这些节段的冠状动脉时,SR 进一步降低,而再灌注后,则恢复至阻断前水平3。AMI 患者 PCI 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有利于狭窄冠状动脉的全面血运重建,改善局部心肌功能,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冠脉介入术后7 d 开始,左心室壁部分病变对应节段心肌 SRI 较术前恢复,3 个月6后明显恢复,表明冠脉介入术后早期再灌注治疗可有效地挽救濒死心肌,限制梗死范围及透壁程度,更重要的是能使大量的冬眠心肌及顿抑恢复

10、收缩功能,从而抑制及逆转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室功能4-5。缺血心肌的血供得已恢复,存活心肌的心肌活性恢复,心肌收缩力增强,运动功能改善,应变率也相应增加;当冠脉介入术后早期再灌注治疗改善局部心肌功能的同时,左心室整体心肌功能随之改善,本研究 LVEF 的变化证实了这种改变,与术前相比,术后 3 个月 LVEF 显著增加 (P005) 。 本研究同时对比分析 2-DE 目测法和 SRI 参数法检测室壁运动减弱和矛盾运动,发现 SRS 检出室壁运动异常的节段数比 2-DE显著增多,较传统的 2-DE 目测法更敏感、客观。SRI 参数能较肉眼观察心肌运动异常更好地区分哪些节段从冠脉介入术获益。 综上

11、所述,SRI 技术能直接、准确地检测局部心肌收缩性能异常,可间接评价冠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恢复情况,较少受到心脏整体移动以及邻近节段牵拉的影响,可提高局部心肌节段运动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是一种无创性定量评价冠脉介入术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Baur LH. Strain and strain rate imaging:a promising tool for evaluation of ventricular function.Int J Cardiovasc Imaging, 2008, 24(5):493-494. 72 Ozer N. The role of Dopp

12、ler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gional function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adolu Kardiyol Derg,2008, 1:23-28. 3 Chen J, Cao T, Duan Y, et al.Velocity vector imaging in assessing the regional systolic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post my

13、ocardial infarction.Echocardiography,2007 ,24(9):940-945. 4 Vartdal T,Brunvand H,Pettersen E, et al. Early prediction of infarct size by strain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after coronary reperfusion.J Am Coll Cardiol, 2007, 49(16):1715-1721. 5 刘现亮,何国祥,徐会圃,等. 应变率成像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 山东医药,2007, 47(26):2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