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21738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第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程标准: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1、 想一想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提示:()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提示: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第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自我

2、评测列表概括“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方面 主要内容政治上 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经济上 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法律上 修定法律宽省刑法民族关系上 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第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课程标准: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自我评测提示:错误之处:编修贞观氏族志正确的是: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第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课程标准: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想一想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察哪些能力?提示: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察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包括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自我评测说说唐朝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提示:实行

3、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新局面,赋于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第课“和同为一家”课程标准: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自我评测 ()说一说“天可汗”的含义。提示:“天可汗”即唐太宗。 “可汗”原为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主的称号,贞观四年(630 年) ,回纥等族首领拥戴唐太宗为各族共主,尊称“天可汗” 。()谈谈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意义?提示: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

4、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人们的尊敬。第课开放与交流课程标准: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自我评测()说一说遣唐使是怎么回事?提示: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两件大事,请填写下表,对比这两件事的异同。事件内容 身份 目的地 途中遭遇 独行还是结伴 是否归国鉴真东渡 僧人 日本 六次航行,五次失败,尽经磨难结伴 否

5、玄奘西行 僧人 天竺(印度) 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独行 回国第 7 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课程标准:了解“四大发明” ,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赵州桥设计巧妙之处在哪里?提示:赵州桥采用了单孔石拱桥的设计方案;平拱式大拱既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又方便人畜通行,还节省了石料;两个敞肩式小拱,增强了桥的泄洪能力,减轻了桥的自重,而且造型美观。第课璀璨的文学艺术课程标准: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第课辽、西夏与北

6、宋并立课程标准: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第课宋金南北对峙课程标准: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自我评测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变女真旧俗?提示: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学习汉人生活习俗。第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程标准: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想一想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社会的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自我测评列表概括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提示: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海外贸易

7、原因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农田水利方面的进步;耕作技术的提高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周边民族的兴起与强大;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先进;政府的鼓励政策表现 水稻种植普遍推广,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铁、铜等金属的质量和数量都大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瓷器畅销世界城镇的出现;城市的繁荣、纸币的出现“蕃客” “蕃坊”“蕃市” “蕃学”的出现;重要外贸港口的出现;市舶司的出现;外贸范围广中心 苏湖地区 五大名窑、景德镇等 汴京 杭州、泉州、广州第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略)第课元帝国扩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课程标准: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

8、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想一想忽必烈为什么要仿效汉法改制?提示:改造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自我测评提示:答案为A第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课程标准:了解“四大发明” ,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引言世纪初的中国劳动妇女黄道婆手中能同时纺出几根纱?提示:可同时纺出三根纱线。第课繁荣的宋元文化课程标准:说出史记 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想一想对司马光幼年的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借鉴?提示:我们应该发扬其勤奋刻苦、自觉自律、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9、。第 18 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课程标准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材料阅读提示 清朝前期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皇权高度膨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是封建社会渐趋衰弱的表现。2、自我测评比较隋唐与明清时期科举取士的不同,想一想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提示 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科举考试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史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度只许在四书五经的

10、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考试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明清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是巩固独裁统治的手段,是统治者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第 19 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课程标准 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1、议一议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们意义?提示 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2、材料阅读提示 荷兰殖民者在失败仍垂涎台湾;台湾能否守住关系到清朝的海防和整个国家的安危。第 20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程标准

11、列举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1想一想清朝为什么要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提示 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以达到“和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2、自我测评清朝前期采取了那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请说说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提示 措施:(1)坚决镇压准葛儿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利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2)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3)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等官职,加强对西北和东北边疆的管辖;(4)以会盟联姻等方式,并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特点:恩威

12、并重,刚柔并济。第 21 课 大一同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课程标准 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1查一查中国古代都有哪些朝代修过长城?提示 战国、禽、两汉、南北朝、隋、金、名。2材料阅读想一想,长城沿线地区出现的上述现象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提示 长城的修筑,巩固了北部边疆,使得长城沿线人民安心农耕,人口增加;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繁荣,边境城镇也呈现出繁荣景象。3自我测评说一说,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异同。提示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秦修长城为了抵御匈奴南下;明修长城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侵扰。秦长城是在战国时期各

13、国长城基础上修建的;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全场为六千多公里的长城,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第 22 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课程标准 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知道水经注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3自我测评提示 答案为 C第 23 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程标准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史实,分什其历史影响。1想一想1 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略)2 清政府的这些规定会带来一些什么后果?提示 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中国

14、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2材料阅读文中的“衰弊陵夷之际”指的是什么时候?提示 18 世纪下半期,康乾盛世之后。3自我测评想一想,清代闭关锁国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提示 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该政策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了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改政策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反而导致了中国的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伍了。第 24 课 近代前夜的盛事与危机课程标准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

15、益加深。1想一想这一时期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 科学技术:传统的科学技术取得一定突破,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学巨著;著名科学家体现出献身科学的价值取向,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注重科学研究方法,开始显示出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文学艺术: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蓬勃兴起。古典小说蓬勃发展,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封建性,要求个性解放,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2自我测评明清时期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 农民战争的打击,如李自成起义,白莲教起义等;封建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不了解外部世界,落伍于世界潮流;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等政策阻碍了历史发展;英国 19 世纪初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更加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