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21106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9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专题9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专题9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专题9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专题9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9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9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核心考点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整合,【温馨提示】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程)和博大精深(内涵)。,2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1)中华各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的特性。(2)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3)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4)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不竭力量之源。,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1)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

2、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2)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时代性。(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文化的力量。,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是什么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时代特征: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2)为什么理论依据: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3、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现实意义: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怎么样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关系(1)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4、(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3)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1(2013课标,19,4分)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命题探究,灿烂的中华文化(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是海峡两

5、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ABCD,解析:台湾风物图卷描绘了台湾的风土民情,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故选。在“破冰之旅”时,用图卷的缩小版促进两岸交流,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故选。材料中未体现台湾风物图卷与清明上河图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排除。中华文化是中华各地文化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故错误。答案:A,2(2013安徽文综,9,4分)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

6、发展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BCD,解析:中华文化。地域可影响但不能决定文化,决定文化的是经济和政治,故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可相互借鉴、相互整合,但不能说是融合统一,故错误。正确切题,故答案选A。答案:A,3(2013福建文综,29,4分)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B引领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解析: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及作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中华传统文化是

7、民族的血脉,各族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A正确。B错误,C、D与题干无关。答案:A,4.2013课标,39(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

8、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0分),解析:解答本题,一要注意分观点和理由两部分进行作答,第一部分亮明观点,第二部分说明理由;二要注意赞成或反对只答一个角度并说明理由即可,切不可画蛇添足,赞成与反对都要分别说明理由;三要注意联想,反对收录的理由可由“汉语词典”联想到语言文字的重要性等,赞成收录的理由可由“西文字母词”联想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文化的多样性等。,答案:观点一:

9、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5(2013四川文综,6,4分)中华民族历经苦难

10、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BC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解析:中华民族精神。“万众一心”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民族情怀”“坚韧品格”“砥砺我们奋力前行”“生生不息”,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故正确,不合题意。排除,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的特质,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答案:

11、D,1.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文化需求(1)含义(是什么)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2)当前文化生活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核心考点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整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3)怎样发展大众文化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第一,应积极发展面向广

12、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第二,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第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发展大众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公民: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是什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13、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为什么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有喜有忧。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交汇、融合中,我们要奏响主旋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3)怎么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

14、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会永葆生机和活力。,1(2013天津文综,5,4分)“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当年蔡

15、琴在演唱这首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翻唱此歌,诠释经典,再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艺表演应该 (),命题探究,走进文化生活(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ABCD解析:文艺表演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文艺表演应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故错误。切题,答案选C。答案:C,2(2013山东文综,21,4分)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ABCD,解析:针对材料中未成年人上网遭遇不良信息、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等现象,应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道德教育等,以减少网络的不良影响、提高未成年人免疫力,故正确;只谈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缺乏文化市场管理,反而不利于减少互联网不良影响,故排除。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