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课堂实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19957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声赋》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秋声赋》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秋声赋》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秋声赋》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秋声赋》课堂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声赋》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声赋》课堂实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声赋 教学实录师:湖中地处山区,山里的风声还是很有特色的,它一般发生在夜深人静时,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 (生点头)哪位同学能给我们描述一下?生:晚上吹着门,门狂抖着,比较吵。师:说明风声很大。谁再来说说?生 1:风撞击着窗户,窗户里发出呜呜声。师:你怕吗?生 1:风大一点的话,怕的。师:我们同学对声音的描述比较质朴。欧阳子于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我们来看一看他是如何描述的。请大家齐读第一段。师:欧阳子刚听到这声音时心里是什么感觉?他对声音作了怎样的评价?生:悚然,异哉。师:请女生再读描写声音的文字,男生思考,作者用了几个比喻来描写声音?生 2:两个比喻。如波涛夜惊,

2、风雨骤至;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师:欧阳修是如何从波涛、夜雨一下子联想到人马之行声的?生 2: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由金铁的撞击声想到军队行进时兵器、盔甲等撞击的声音。师:由此可见共有三个比喻。它们分别写出了声音的什么特点?生:波涛汹涌,说明声音大。 “夜惊”更能显示声音的惊心动魄。生:比作金铁声,说明响亮,可见风声凛冽。生:给人的感觉有点紧张,从“疾” “赴敌之兵”看出。师:我们从“忽” “骤”等词也可看出这声音是急剧变化着的。欧阳子的联想很丰富,忽而风雨声,忽而波涛声,忽而金铁声,忽而人马行军声,这样的声音会让你悚然吗?生:会。师:为什么?生:夜深人静

3、,这声音很突然,而且声势很大。师:我们同学感到悚然的原因和欧阳修的是否完全一致呢?我们一起来读第二段的前半部分。师:欧阳子极力渲染的声音引起了自己怎样的心理感受?生:悲。师:这一段中也有对声音的形容:“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我想请同学体会一下,凄切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生:凄凉,幽幽的。师:细细的,像哭一样,是吗?那么“呼号愤发”呢?生:(不回答)师:如果说前者声音是低低细细的,那么呼号愤发应该是(略顿一顿,等学生一起回答)很响,大声呼喊,欲图发泄。我们同学在第一段的分析中,并没有提到秋声的凄凄切切,看来,声音的凄切悲凉也得靠情境的烘托。请同学们结合这段文字,在“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4、”的配音下,设计 12 个电影镜头。生:草木本来茂盛但慢慢地衰老。生:很多树木风一吹叶子掉下来,很凄冷。师:如果扣本段中描写“色” “容” “意”的文字来设计呢?生:太阳被云挡住,烟雾弥漫,风一吹,日光惨淡地照下来。师:“天高日晶” , “日晶” ,指日光明亮而非惨淡,阳光非常明亮的时候,天色是泛白的,所以此句写出了秋日天空的高远空阔。其实,秋的“色” 、 “容” 、 “意”都好处理,唯有“气”是很难表现的。我的设想和前两位同学的差不多,首先出现在镜头的是茂盛葱茏,生机盎然的草木,镜头慢慢拉近,出现一个特写,一棵倔强的小草,轻轻地颤了一下,而后变色凋零,镜头拉远,出现满目萧条的全景。这个设想源

5、于哪段文字?生:(齐答)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师:其中, “小草轻轻颤了一下”扣的是哪个字?生:拂。师:“拂”是怎样的动作?生:轻轻抚过。师:由此可见秋气的威力所在。那么这个设想抓住了“气”的什么特点?生:摧败零落。师:可见,秋气不仅刺人肌骨,而且摧残万物。谁来翻译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一句。生 3:他之所以摧败零落的原因,是秋气的余威。师:“其”指什么?生 3:草木。师:所以这里要添加一个什么词?(生齐答) “被” 。再思考,秋气究竟凭借什么而有如此大的摧残力呢?男生朗读第二段后半部分。师:秋气凭借什么摧

6、残万物?生:义气(幻灯)师:在中国文化中, “义气”指的就是“秋气” ,那么,这秋气有什么特点?生:肃杀。师:所以,我们可以说,秋气即杀气。你从一、二段文字中有没有读出“杀气”?生:第一段中赴敌之兵,打仗气势上要胜过对方,要死人的,有杀气。师:那么现在你明白欧阳子为什么听到声音会“悚然”了吗?生:(点头)他从声音中听到了杀气,所以悚然。生:秋天摧残万物,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也是杀气的体现。生:“夫秋,刑官也” 。杀人是在秋天。生: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也有杀气。师:(出示幻灯:中国文化中的“五” )杀气愈重,带来的悲的感觉愈浓,故中国文化中“秋”不仅与“义” “金”相对应,也

7、与“商” “白” “哭”对应,这些在课文中都有体现,同学们能找出来吗?生:“白”对应“黟然黑者为星星” , “哭”对应“凄凄切切” 。生:“西”对应“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师:基于以上理解,我们再看这段文字,欧阳修眼中“天之于物,春生秋实”中“秋实”指的是收获吗?生:不是。结果实然后生命结束。生:果实成熟也就是老了。师:对,成熟即老,丰收即盛,物既老而悲伤,物过剩而当杀。看来,欧阳修眼里、心里的秋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的,以前的文人读此赋,应该可以感到欧阳修笔下的秋是一层一层展开的。我们缺少这样的文化背景,一开始可能没有感受到,现在了解了这些文化,再齐读一、二段,试着体会。师:在欧阳修眼里,秋就

8、意味着事物的逐渐老去, “物既老而悲伤” ,而写作此赋时欧阳修已经 53 岁了,在为物而悲的同时,想必也会为己而悲。如果人生的老去只是遵循自然规律,那么并不可怕,但有几个人的人生是可以无所牵挂自然而然地老去的呢?我们一起来读第三段。师:“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 “戕贼” ,残害意。那么,到底是什么残害了人?不恨秋声恨什么?生:“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精神上的折磨和身体上的劳累。师:“劳”是使动,还有没有对人造成残害的?生:“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师:对自己做不到的还去操心会造成什么结果?生: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师:我们同学看电影有没有注意过这样的镜头:一

9、个少年走着走着就走成了老人,一位少女低着头的时候容颜如花,猛抬头已是鸡皮鹤发。我想这两句给人的感觉也是与之类似的。师:那么,哪一种情况对人的残害更大,为什么?生:后者。从两者造成的后果就可以看出来。师:也可从过程来看, “感” “动” ,即感触、触动,并不强烈,但要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去忧思,肯定会绞尽脑汁,竭尽心力,对人身心的伤害自然更厉害。可见,对人的残害重在人的欲望。凡事若要强求,终不可得。欧阳修,就曾经几次参与政治革新,但一贬再贬,他所梦想着的一切终究未见成效,写作此文时,欧阳修虽然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已经 53 岁,早已白发萧疏,即使想做什么恐怕也有心无力了。只是世人大

10、多偏执,非要“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师:草木的“荣”指什么?生:茂盛, “丰草绿缛而争茂” 。师:人生的“荣”有哪些?生:权力、事业、名声。师:草木“有时飘零” ,人呢?生:时时。师:自然之秋,一年四季中只是一季,人的一生则“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 “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无时非秋,所以,人所受到的残害甚于草木所受的摧残。再则,草木的飘零是一时的,冬去春来,生命又会周而复始。人,一旦被残害,流年逝水,青春老去,就一去不复返了。对人而言,这才是最深刻的悲凉。师:欧阳子能清楚地认识到忧思之于人的残害,那么他自身能避免这一点呢?(出示幻灯)送杨寘序 “予尝有幽忧之疾,

11、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伶官传序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秋声赋 “百忧感其心” “万事劳其形” “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六一居士传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师:我们认识到了欧阳修所说的“百忧” “万事”以及对力所不能及的世事的忧思,都会对人的身心造成极大的残害,伤害既大,理应放下,但同时我们也了解了现实中欧阳修的忧疾成病,为国家兴亡理应忧劳的思想,甚而至于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依然为世事所累,你怎么看这样的矛盾?请大家把思考的结果写在作业本上。(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