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19275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干预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理干预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理干预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理干预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理干预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干预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干预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心理干预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张本英铭 丁金芳 施志明 【关键词】 恶性肿瘤;癌症;心理干预;心理因素;情绪;应对方式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近二十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高居不下。随着 80 年代 Engel“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理论的提出1,2 ,心理社会肿瘤学的确立(psychosocial ontology)以及研究手段的发展证明:生活事件、患者的个性特点、应对方式等多种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某些心理社会因素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心理行为状态,还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疾病的预后。神经免疫

2、学的发展证明:神经 内分泌 免疫系统具有相互调节作用。本文对心理因素及心理干预与肿瘤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癌症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的关系2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分为环境因素(如吸烟、辐射、特殊职业、饮食、化学物质、感染、生活方式等)和遗传因素两大类3 。随着心理社会肿瘤学的发展,人们对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长期的行为医学研究显示,负面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抑郁、痛苦、忧伤等) 、人格特性、应对方式等与某些人类癌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1.1 情绪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证明,那些不善于渲泄生活事件造成的负性情绪体验者,即习惯采用克己、消极对应的

3、人,其癌症发生率较高4 。1893年 Herbers 在伦敦肿瘤医院报道了 250 例乳腺癌和子宫癌患者,其中 156 例具有 “经历了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而发病”的病史。1980年 Grossarth 指出,不愿意表达个人情感和情绪压抑是肿瘤发病的心理特点。1981 年 Shekelle 的研究表明,肿瘤的死亡率和抑郁情绪有密切的联系,高抑郁分者死于肿瘤的人是其他人的 2 倍,说明抑郁情绪可导致或加速肿瘤的发展5 。Dalton 等指出, 不愿表达个人情感和情绪压抑是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6 。国内姜乾金等研究证明, 肿瘤患者对挫折的消极情绪反应高于对照组7 。高北陵对 245 例不同类型的肿瘤患

4、者研究发现, 癌症患者患病前有负性情绪的比例为 66.9%,明显高于对照组 15.5%8 。31.2 个性特征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根据不同性格人群对疾病的易患程度,心理学家将人的个性分为 A、B、C 三型,A 型行为类型的人易罹患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等身心疾病,表现为强烈的竞争意识、易激惹等;B 型行为类型的人则不易罹患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表现为悠闲自得、抱负小;1988 年 Bahrusch 首先提出了 C(cancer)型行为。其基本特征为:压抑、愤怒不能发泄、焦虑、抑郁、克制消极负面情绪、体验过多等,并认为 C 型行为者患恶性肿瘤的概率高于其他人群。许多个性与癌症的发生研究都来自乳腺癌4,

5、9 ,乳腺癌患者发病前大多数表现有情感受抑,有负面情绪的经历。岳文浩10等对 67 例胃癌患者进行调查,发现胃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焦虑、抑郁、愤怒、压抑等方面得分较高,有 C 型行为倾向;亦有研究表明,恢复良好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大多具有性格乐观,善于表达,能宣泄负性情绪的性格。1.3 生活事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国内外有不少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发病前的生活事件发生率较高,其中以家庭不幸等方面的事件为多,例如丧偶、近亲死亡、疾病、离婚、失业、经济状态的改变、暴力事件等9 。姜乾金47调查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前的家庭不幸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陈远岭11等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在发病前遭受过负性生活事件的

6、比例(82.1%)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炎患者(67.3% ) 。徐振雷12对胃癌的研究也发现,在患病前 3 a8 a 内存在严重生活事件。1.4 应对方式与肿瘤的发展癌症患者一般有三种常见的心理反应:(1)阶段型反应。当患者得知自己患了致命性疾病,心理状态一般要经过否认期、悔恨期、妥协期、抑郁期和接受期五个阶段13 。这种反应与个体对疾病的认识和评价及应对方式有关。(2)混杂型反应。表现为患者多种情绪状态时隐时现,混合存在,复杂多变。(3)固定型反应。个体的心理特征持久和相对稳定,仍表现为原有的人格特征如被动、依赖、退缩、忍让、压抑、固执等14 。恶性肿瘤患者的应对策略和应对方式对肿瘤的发展和预后

7、有直接相关。Morris15等研究表明,采用失助/绝望或平淡接受应对方式的患者其存活时间较那些采用抗争精神或积极应对方式的患者要短。Dunkelschetter 16 研究显示,使用寻求社会支持、对积极方面的关注、注意分散应对方式的患者情绪问题较少。王建平等17报道,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情绪状态、功能状况、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所采用的认知方法有关,与主动认知应对呈正相关,与回避性应对呈负相关。52 癌症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当患者得知自己患癌症后,产生的心理影响贯穿于症状的出现、诊断、早期阶段、复发、长期适应到最终死亡18 。最初的心理反应往往是危机反应,表现为震惊、焦虑或否认;随着临床治疗的开始,患者

8、会出现急性疼痛、恶心、呕吐、焦虑、抑郁等心理和生理反应;在缓解期患者表现为焦虑、抑郁、疑病等反应;临终前患者表现焦虑、慢性疼痛、抑郁、恐惧、家庭紧张等反应,甚至会出现自杀动机或行为。根据国内外调查结果显示,癌症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包括以下几的方面。2.1 心理不适应状态Noyes 等19研制了一个疾病痛苦量表作为对严重疾病有关的生理和情绪痛苦程度的简易测量,测量内容包括失意、躯体疾病、医疗和社会孤独等。他们调查了 438 例不同器官实体瘤患者,发现肿瘤引起的身体变化是严重痛苦的原因;同时还发现患者越年轻,述说痛苦越厉害,尤其是那些未婚患者;肿瘤进展期患者,尤其是有远处转移的患者,痛苦水平的评分最高

9、。2.2 抑郁状态6根据国外文献记载,34%44%的癌症患者有明显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其中 18%的患者符合重症抑郁发作的诊断2 ,国内资料显示,抑郁发生率为 64.9%3 。不同癌症患者患抑郁的比例不一样,癌症患者患抑郁程度一般较正常人严重2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普通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 5.8%,而在肿瘤患者中高达 2050%。抑郁是严重影响癌症康复的因素,患者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不但可加重患者的某些症状,还对肿瘤的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存活时间产生不良影响。2.3 焦虑状态焦虑对于肿瘤患者而言,表现为患病以及治疗后,导致的外形改变、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降低及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和死亡的

10、恐惧等可能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因此,肿瘤患者的焦虑与正常的恐惧很难截然分开。一般而言,由于癌症及其治疗所引起的应激或危机而产生的焦虑是正常的,而肿瘤患者适应障碍引起的反应性焦虑、器官焦虑综合征和焦虑障碍是异常焦虑的主要表现21 。国内资料显示,肿瘤患者焦虑发生率为 35.1%3 。魏永长等22 研究显示,消化道肿瘤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障碍占 21.9%。发生焦虑障碍的患者,多数伴有抑郁症状,且二者相互加重。73 心理干预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由于癌症本身及其治疗的复杂性,现有的治疗手段不能满足医疗和护理的需要。近些年来,各种形式的心理干预方法已运用于肿瘤临床,帮助患者和他们的亲人面对癌症的诊断、治疗

11、、复发和康复。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均证明,心理治疗性干预在肿瘤临床中是非常需要的,将心理干预作为整体医疗的一部分,与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不但可以辅助和增强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在延长患者寿命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3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将临床上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分为两类。3.1 教育性干预是指通过向患者提供有关化验、诊断、治疗方法、治疗副作用、预后等信息,向患者解释疾病可能引起的强烈负性情绪反应,介绍不同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状况,纠正澄清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识。临床上常用的有心理教育、社会支持、情绪支持、集体性心理干预等。Bre

12、itbart 等24通过对临终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干预研究,发现对临终患者进行心理教育治疗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8Boesen 等25选择了 262 例原发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干预组患者给予 2 hd-1、连续 6 w 的心理教育,结果表明进行心理教育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心理抑郁和增强有效的应对能力。宋爱华等26运用劝解、启发、疏导和指导的心理教育性方法,对正在进行化疗、支持治疗、放疗的 60 例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后 SCI,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活动、身体活动等各项指标及 SAS、SDS 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Scott 等27将 94 例早期癌症患

13、者的已婚妇女和她们的配偶随机地分到夫妇基本应对训练中,在不同时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夫妇有良好交流者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减少了心理抑郁、增强了适应能力。此外,给患者提供一个表达情绪的平台,使患者表述他们关心的有关疾病的问题及表达与疾病相关的心理情绪反应,作为心理教育干预的一部分对患者也是有益的。Zakowski 等28 对 104例肿瘤患者进行了一项研究,让他们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情绪,发现这种情绪的释放对他们病情治疗有帮助。Sultan 等29 也对 636例患有结肠直肠癌的志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情绪支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3.2 认知9行为干预 通过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方法

14、及帮助他们学会一定的行为训练方法,以达到帮助患者改变对癌症诊断、治疗、康复期间的不正确认识和不良行为。其具体方法包括认知治疗、松弛训练、生物反馈、暗示疗法、催眠疗法、音乐疗法、气功疗法等。Butler 等30对儿童和成人癌症患者特别是白血病和脑部肿瘤患者进行了神经认知介入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该疗法对疾病治疗有一定帮助。Levesque 等31对转移癌妇女抑郁症认知疗法的作用进行评价,显示该疗法对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有明显意义,而且患者的快感缺失和伴随症状如焦虑、疲劳等的改善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王建平等23对 120 例癌症患者分组,使用“适应性准备加放松内心意象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癌

15、症患者的各种功能状况和症状经心理干预后普遍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谢忠等32对 260 例癌症患者进行了严密的随机对照,使用音乐治疗方法加放松内心意象方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显示经过心理干预的癌症化疗患者,化疗后其生活质量各功能指标均明显提高。王建平等33对 120 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应用放松磁带和意象想象磁带(必要时加催眠磁带)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显示,化疗期间经心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免疫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对照组化疗后明显下降。10综上所述,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是一个相当综合的过程,临床治疗和心理干预的有机结合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过程产生积极影响,临床医生负责临床治疗,而心理医生

16、可通过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临床治疗最优化,对于肿瘤患者心理干预的时间和方法,进行整体性和个体化的结合,是心理干预性治疗的趋势。【参考文献】1Engel GL.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J .Sciece,1977,196(4286):1292Engel GL.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J .Am J Psychiatry,1980 , 137(5):5353郝希山. 简明肿瘤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 454Butow PN,Hiller JE,Price MA,et a1.Epidemiol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