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等值线二等温线等压线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1175272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值线等值线二等温线等压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等值线等值线二等温线等压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等值线等值线二等温线等压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等值线等值线二等温线等压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值线等值线二等温线等压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值线等值线二等温线等压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值线(二)-等温线、等压线(一)等温线一、气温1、气温的定义 空气的温度2、气温的单位:摄氏度 ,用 表示3、气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小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二、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最高气温: 午后2点 最低气温: 日出前后 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年变化 北半球陆地 北半球海洋 (南半球则相反)最高月平均气温 7月 8月最低气温: 1月 2月 年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二、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定义:将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叫做等温线 特点: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同。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

2、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2.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海拔高度、洋流、季节。3.低纬度地区气温_,高纬度地区气温 _。 从赤道往两极气温越来越_。4.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海洋气温_。5.气温随海拨的升高而_。海拨高的地方气温_,海拨低的地方气温_ 。据观测,大致每海拨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等温线的判读:目标: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1)判读规律: 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 数值自南向北递增 南半球; 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北半球。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 气温差异小。典型

3、例析:例 1: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密集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平均-30.6 0C,海南岛 160C 以上,温差达 480C。 )分析原因:A、纬度因素:北方冬季太阳高度小,且昼短夜长。B、冬季风因素: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南方由于受重重山地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一月份 00C 等温线为秦岭-淮河一线,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我国七月份等温线分布稀疏-夏季我国南北温差不大,且普遍高温。 (漠河 160C,海南280C,南北温差只有 120C。 )分析原因:北方虽太阳高度较南方小,但夏季昼长夜短,得到的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夏季最冷出现在青藏高原 80C(地形因

4、素)2)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突出 表明气温比同纬低(“高高低低”规律)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 (如南半球 4060 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等温线的弯曲分布?(冬夏季节、海陆状况、地势高低、寒暖流、冬夏季风) 见下表:影响因素 比同纬度地区气温等温线弯曲状况影响因素 比同纬度地区气温等温线弯曲状况大陆夏季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 大陆冬季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海洋冬季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 海洋夏季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地势较低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 地势较高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暖流经过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 寒

5、流经过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总结: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高高、低低规律3)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分析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可以看出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如果等温线的延伸方向与纬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太阳辐射)的影响显著;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较大;若等温线与山地或高原的边缘平行,说明气温受地形、地势的影响较大。3等温线图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规律如下: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南半球问题 10:右图分别表示哪个半球?(2)判断温差规律如下:等温线密集温差大 等温线稀疏温差小(3)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 判断洋流流向的规律: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凸出)

6、的方向一致判断洋流性质的规律:等温线向低值(较高纬度)凸出暖流经过等温线向高值(较低纬度)凸出寒流经过问题 11:读右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时间(月份)是什么? (2) 处等温线密集主要原因是什么?01802 402甲 乙 240161084海 洋 陆 地 海 洋8012041608201206FCDEAB(3) 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 (4) 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判断海陆分布规律一:7 月 等温线向北凸大陆 等温线向南凸海洋1 月 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大陆 一陆南规律二:采用“高高低低”的原理同纬度地区的大陆和海洋:若气温高,则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地区凸若气温低,

7、则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地区凸问题 12:右上图中,虚线为海岸线。若为 7 月份,A、B 分别属于海洋还是陆地?(5)判断季节规律如下: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大陆气温高当地为夏季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大陆气温低当地为冬季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海洋气温高当地为冬季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海洋气温低当地为夏季问题 13:右上图中,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判断该地的季节?(6)判断地形等温线闭合内线数值大中心气温高中心地势低盆地(洼地)内线数值小中心气温低中心地势高山地(高原)等温线不闭合 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中间比两侧气温低中间地势高山脊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凸中间比两侧气温高中间地势低山谷问题 14:右图中,A、B、CD、EF

8、所在地分别是什么地形?【例 2】试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别说明主要成因。解析: 在描述等温线的分布规律时,一般先看数值的分布状况,其次看等温线的弯曲状况,最后看等温线的密集程度。 答案:总体上,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同纬度西侧海洋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东侧向高纬弯曲,原因是西侧有寒流经过,东侧有暖流经过。陆地上西部的等温线分布密集,原因是受地形的影响。同纬度陆地等温线向向低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气温较低。【等压线】一、基本概念1、气压:单位面积上垂直空气柱的重量。2、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3、等压线:在

9、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二、等压线的基本知识(1)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高压和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而言。 (3)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因此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4)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等压面的凹凸变化。(5)无论高空或低空,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6)近地面的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4、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目标: 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判断风向,其基本原理是: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

10、,南半球向左偏,高空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与等压线斜交。分析天气变化三、判读规律: 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BA20180北 京石 家 庄郑 州武 汉 合 肥长 沙 南 昌 福 州 汉 城 东 京103510310251021051025105105ABCDEFG 低压中心 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 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 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 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等压线的密集 气压梯度力大 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 气压梯度力小 风力小 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判定风向

11、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台风) ;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伏旱) 。等压线的综合判读与应用:根据风向确定南北半球;根据风向确定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与等压线平行。 ;根据风向确定高压和低压。判断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根据大气活动

12、中心判断季节变化。同一纬度夏季大陆形成热低压,冬季形成冷高压。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温。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等压面的判读气压值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呈水平状况;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等压面的弯曲变化。无论高空或低空,等压面上突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突的地方为低压。四、等压线的应用(一)判断风力和风向:1、判断风力: 等压线密集 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风力小2.判断风向规律:(1)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2)再根据地转偏向力确定风向(注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确定方向。【跟踪练习 5】读右面两幅等压线图,A、B、C、D 四处风力最

13、大的是( )(二)根据海陆气压中心判断南北半球的季节(月份)北半球 7 月,南半球 1 月(夏季):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海洋中有高压中心;南半球 7 月,北半球 1 月(冬季):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海洋中有低压中心。(三)根据近地面等压线判断天气系统(1)封闭等压线:高压中心反气旋水平气流由内向外,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天气。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高压脊。实例:我国秋季秋高气爽;冬季我国位于亚洲高压的东部吹偏北风。(2)封闭等压线:低压中心气旋水平气流由外向内,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逆时针。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低压槽,在中纬度带(温带)地区可形成锋面,即

14、称为锋面气旋。实例:夏秋季节的台风为热带气旋。(四)判读高压脊、低压槽1、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高压脊(脊线) ;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低压槽(槽线);2、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跟踪练习 6】下图是某地区气压及相关天气系统分布情况,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 (1 月,7 月)前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为 风。()此时,甲、乙、丙、丁四地中,有可能形成雨区的是 ()若此时北京正遭沙尘暴的影响,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答案(1)1,西北(偏北)()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西北地区受高压控制,天气干燥;西北风把西北干早地区的

15、沙尘输送到北京等地【例 3】 (2009 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 N 地气压高于 P 地。读图,完成 79 题7 N 地风向为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8 M、N、P 、Q 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 地 B. N 地 C. P 地 D. Q 地9当 M 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解析】第 7 题中 N 点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向南 北半球右偏 东北风,第 8 题中 P 处为低压槽,低压槽处最有可能降水第 9 题中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位于亚欧大陆, M 地气压为全年最高(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此时北半球冬季。【答案】7. A 8. C 9.D(2008 年江苏地理)图 6 为“某月沿 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 13 题。1上述“某月”是: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2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