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165657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读书笔记经管 09032009306201305蔡超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水利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有些地区农业的盛衰与水利的兴废直接有关。两者的密切关系具体表现在下列几方面:一是对中国农业经济区的形成和转移有重大影响。如秦、汉时期,一系列大规模灌溉渠系陆续兴建,由此而形成了关中、成都平原和冀、鲁、豫等几个重要农业经济区。东汉至魏、晋,陂塘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使江淮之间成为重要农业经济区。中唐以后,长江下游塘浦圩田水利的发展为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地区创造了条件。其次,水利促进了一些地区耕作栽培制度的发展。如长江流域沮洳下湿地区,随着塘

2、浦圩田水利的发展,排灌技术的进步,耕作栽培制就由一年一熟逐步演进为稻、麦两熟和两稻、一麦的制度。第三,水利使一些地区的作物组成发生变化。黄河流域自西周迄至春秋,主要农作物为黍、稷;而到战国、秦、汉时期,粟、菽(大豆) 、麦则成为主要农作物。菽、麦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是促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就是农田水利排灌事业的发展,促使一些低产地区变成为农业高产区。 中国农业,自古以来在水的条件方面一直很不理想。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受季风影响,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往往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亟需靠人工灌溉来保证。因此,中国自远古就开始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稻谷

3、遗存以及骨耜来推测,河姆渡人从事水稻生产,已初步掌握了根据地势高低开沟引水和做田埂等的排灌技术。黄河流域一直流传着大禹“疏九河” , “尽力乎沟洫”的传说。夏朝时我国人民就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这些可算得上是中国农田水利事业的萌芽时期了。而到了西周时期已构成了蓄、引、灌、排的初级农田水利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芍陂、漳河渠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促进了川西、中原等地农业的发展。其后,农田水利事业由中原逐渐向全国发展。两汉时期主要在北方有大量发展(如六辅渠、白渠) ,同时大的灌溉工程已跨过长江。魏晋以后水利事业继续向江南推进,到唐代基本上遍及全国。宋代更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热潮。元

4、明清时期的大型水利工程虽不及宋前为多,但仍有不少,且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华中农业大学工程兴建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在全国几乎到处可见,发挥着显著的效益。几千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间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多种形式的水利工程,有的工程就其规模之大,设计的巧妙和高超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之列下面介绍几个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一芍陂(安丰塘)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 598 年公元前 591 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 ,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迄今 2500 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芍陂

5、工程在安丰城(今安徽省寿县境内,因此又叫安丰塘)附近,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 “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 ,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 现在芍陂成为淠史杭水利综合利用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二都江堰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

6、256 年)李冰(约前 280-约前 220)任蜀郡守后,领导群众修筑的。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灌县(令都江堰市)附近的眠江上,是一座灌溉成都平原的大型古代水利工程。晋代称都安大堰、湔堰,唐代又名楗尾堰,宋代始称都江堰。都江堰相沿 2200 多年,是现存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都江堰由分水“鱼嘴、 ”飞沙堰“和”宝瓶口“三项主要工程组成。分水”鱼嘴“是中流作堰,把岷扛一分为二:东边是内江;西边是外江,是眠江正流。”宝瓶口“是劈开玉垒山建成的渠首工程。 ”飞沙堰“是调节人渠水量的溢洪道。内咖宝瓶口以下进入成都平原上密布的农田灌渠。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早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成为

7、富有的粮仓,享有”天府“的称号。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比较好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通过内江进水口水位观察,掌握进水流量,再用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的分水工程来调节水位,这样就能控制渠道进水流量,这说明早在二千二百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管理灌溉工程中,已经掌握并且利用了在一定水头下通过一定流量的“堰流原理” 。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在当时对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现代仍然是兴利除弊的骨干工程,尤其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势利导”的治水思想更是今天应该借鉴的和发扬的。华中农业大学三郑国渠秦始皇元年(

8、公元前 246 年)由一个名叫郑国的水工设计和领导修筑的。郑国渠从现今陕西泾阳境里起,引泾水向冻注入洛水,全长三百多里,灌溉关中平原。渠成以后,人们用淤灌把关中平原二百多万亩盐碱地改良成平均亩产二百多斤的良田。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郑国渠的建设也体现了比较高的河流水文学知识。郑国渠渠首工程布置在泾水凹岸稍偏下游的位置,这是十分科学的。在河流的弯道处,除通常的纵向水流外,还存在横向环流,上层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河流中最大流速接近凹岸稍偏下游的位置,正对渠口,所以渠道进水量就大得多。同时水里的大量细泥也进入渠里,进行淤灌。横向坏流的下层水流却和上层相反,由凹岸流向凸岸,同时把比较重因而在河

9、流底层移动的粗砂冲向凸岸,这样就避免了粗砂入渠堵塞渠道的问题。 四灵渠 位于广西兴安,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进一步完成统一事业,克服五岭障碍,解决运输军粮问题,派史禄领导开凿的。它长约三十多里,宽约五米,连接湘水(长江水系)和漓水(珠江水系) 。开凿灵渠,先在湘水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 ,把湘水隔断。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仍通湘水,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水相通。湘水上游,海阳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水和漓水,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当海阳河流来的水大时,灵渠可以通过大小天平等溢洪道,把洪水排泄到湘水故道去,保证了运河的安全。灵渠选择

10、在湘水和漓水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并且使运河路线迂回,来降低河床比降,平缓水势,便于行船。灵渠设计和布局部很科学,在世界航运史上占着光辉的地位。五坎儿井起源于汉代关中井渠,是利用其上若干竖井的地下渠道引用地下水、实现自流灌溉的一种水利设施。坎儿井的做法:先凿竖井探明水脉(含水层) ,然后沿水脉上游和下游挖掘一长排竖井。竖井间距一般在上游为 80 至 100m;下游每隔 10 至 20m 一个。竖井的深度,向下游逐渐减小。各个竖井之间的地层挖通成为高约 2m、宽约 1m 的卵形暗渠,暗渠长度不一,最长可达 30km。新疆吐鲁番盆地各县和哈密一带采用较多。近年来,由于吐鲁番地区绿洲外围

11、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水资源日渐短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坎儿井水流量也逐年减少,吐鲁番的坎儿井呈衰减之势。六王景治河西 汉 末 年 , 黄 河 、 汴 渠 决 坏 , 水 患 持 续 60 余 年 , 到 东 汉 永 平 十 二 年华中农业大学( 公 元 69 年 ) 夏 , 王 景 奉 昭 和 王 吴 共 同 主 持 了 对 汴 渠 和 黄 河 的 综 合 治 理 活动 。 王景治理黄河是在新河道上开展的大规模治理工程,主要内容有修筑黄河和汴河堤防、建分水和减水水门、整治河道等,实施改河、筑堤、疏浚等工程。这次治理黄河施工一年,动员民工数十万, 一 方 面 修 筑 从 濮 阳 城 南 到 渤

12、海 千 乘的 千 余 里 黄 河 大 堤 , 另 一 方 面 又 整 治 了 汴 渠 渠 道 , 新 建 了 汴 渠 水 门 。 不 但 使黄 河 决 溢 灾 害 得 到 平 息 , 而 且 充 分 利 用 了 黄 河 、 汴 渠 的 水 力 水 利 资 源 。 王 景治 理 后 的 黄 河 河 道 , 大 约 穿 过 东 郡 、 济 阴 郡 北 部 , 经 济 北 平 原 , 最 后 由 千 乘入 海 。 总 的 来 讲 , 河 道 流 经 西 汉 故 道 与 泰 山 北 麓 的 低 地 中 , 距 海 较 近 , 地 形低 下 , 行 水 较 浚 利 。 王景治理黄河以后,一直到唐朝,黄河

13、安流了 800 年,没有出现过较大的水患,有“王景治河,千载无患”之称。七大运河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航行运河。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沟通海何、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它的建成克服了过去没有南北水路的缺陷,发挥了很大作用,直到京广铁路修筑前,是南北的交通干线。历史沿革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 3 期: 第 1 期运河。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 486)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第 2 期运河。主要指

14、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部洛阳为中心,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 605 年到 613 年)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涿连同公元 584 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第 3 期运河。主要指元、明、清阶段。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公元十八年(1281 )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 75 公里;公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长 125 公里;公元二十九年(1292)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 25 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价值堪比长城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 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同时还将成为南水北调的输水通道,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在对自然地理环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千百万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水利水运、建筑、测量等工程领域的科学成就、智慧与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