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处理说课稿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1149739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处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处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处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处理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处理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处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处理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3.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说课稿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气温,主要讲了气温与生活的关系、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的空间分布三个内容。本节教材,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引申,更是理解第四节气候的基础。因此,教材讲述气温,内容指向更多的是气候二、学情分析地理对中预孩子来说,是一门新学科,与小学的知识衔接较少,所以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在地理上学有所获。学困点是中预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较差。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读气温曲线图,能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并能绘制气温曲线图,。初步

2、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阅读并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教学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突破策略: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亲身体验的方法,结合实验,利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3、教学方法:基于教材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法、学法:(1)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学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2)采用实验法,提升学生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一、导入:复习提问:1、小楼一夜听春雨2、终年干燥少雨3、冰城年年瑞雪飞4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5 、胡天八月即飞雪.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属于气候的是:_天气:短时间;多变气侯:长时间;稳定引入新课:衡量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气候是地理环境的重要而活跃的组成部分,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而气温和降水又是气候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也是我们生活中接触非常频繁,影响较大的。讲授新课:观看一组图片:说出气温对人类衣、食、住、行、农业的影响。海滩:炎热夏季的好去所;沙漠中的房屋;冬季流行的饮食火锅;受冻害的庄稼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气温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一气温什么

4、是气温?气温的符号是什么?顾名思义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包括:气温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1测定气温设问:那么气温是怎样测出来的?学生自己阅读书了解测定气温的方法。测量方法:1、温度计放置:离地面 1.5 米的百叶箱阴影处 2、观测次数:4 次1.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放在_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离地面_米。测 定的气温一般用_温标,记做_,读做_。2.对气温的观测,一般在北京时间_时、_时、_时、_时。强调一天当中四次测量读数时间。提问:你会计算月平均气温吗?年平均气温怎么计算呢?将本月每日的日均温相加,除以本月天数即为本月 月平均气温将各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加,除以月数 12 所得的商即为年平均气温

5、。讨论:气温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性?自转产生:现象:产生昼夜交替,气温日变化公转产生:现象: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气温年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二、气温的时间变化读图:出示“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和“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观察、描述气温曲线图的特点。(1)图的类型。 (2)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3)坐标系中的点是怎么来得?气温曲线图,纵坐标都是表示气温,横坐标都是表示时间,坐 标系中的点,表示对应于不同时间的气温值;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把对应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气温的变化曲线图。读图: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说出气温最高值和时刻;气温最低值和时刻,日较差读图:

6、北半球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和月份,气温年较差;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年较差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各月平均气温。如何读气温曲线图:最高月气温最低气温年较差一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较差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1)读出最热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2)读出最冷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3)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4)估算该地的年平均气温。冬季气温 0 以上表述为“温和” 、0以下为“寒冷”夏季气温 2 0 以上表述为“炎热” 、20以下为“凉爽”思考:南北半球气温曲线各呈现什么样的形状?哪幅图是南半球?为什么?三幅图判断热带,温带,和寒带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

7、小。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三、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气温曲线图的制作方法步骤:(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 12 段,逐月标上月份。一横月(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二纵温(3)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三定点(4)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出一条曲线。四连线(5)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五注名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完成气温曲线图的绘制画一幅气温曲线图前面的图片反映出世界气温的什么特点? 世界气温存在着地区差异世界气温的分布有没有规律呢? 探究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四、世界气温的分布、等温线由等高线引出等温线

8、的定义:把世界上多年平均气温相同的各个地方连接而成的线叫做等温线。读等温线时应注意什么?读图的步骤是什么?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引导学生读图,强调读图的方法:看图例注意观察颜色的差别,等温线的注明温度,某一地点的平均气温要看他属于那种颜色或是位于哪两条等温线之间。活动通过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指图分析。世界各地气温的差异,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世界之最: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1南北回归线之间平均气温大致在多少摄氏度以上?南北极圈内气温大约在多少摄氏度以下?2观察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数值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南北半球哪个等温线更平直?你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

9、解释原因吗生:思考回答。一般来说,南北半球的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纬度位置。无论 1 月或 7 月、南半球或北半球气温都从 向 递减 原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有的同学能想到是热量分布不均匀,继续提醒导致热量均匀的原因,学生基本可以想到是太阳辐射。 )总结:地面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而太阳辐射在各个纬度范围是分布不均匀的。太阳直射点范围内得到的能量多,而非太阳直射点得到的太阳辐射要少。请大家看如下实验。演示:手电筒垂直射到桌面和斜射到桌面上,桌面受光面积有差异。解释辐射在各个纬度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读世界七月气温分布图和世界一月气温分布图世界 7 月等

10、温线和 1 月等温线分布图,1 月和 7 月比较那个更密?南半球和北半球那个更密总结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差异。读世界七月气温分布图世界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 月份哪里的气温高?你能简单地说明其原因吗?读世界一月气温分布图图世界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1 月份哪里的气温高?你能简单地说明其原因吗?因为夏季陆地吸热比海洋快,冬季陆地散热比海洋快观察沙子和水早中晚的温度并阅读课本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是如何影响气温分布的。沙子升温快,降温也快;水升温 慢,降温也慢。海陆 有热力差异海洋和陆地性质差异,主要是组成海洋和陆地的物质的差异影响气分布。世界气温的这些分布特点与哪种因素有关? 海陆位置同纬度的陆地上

11、,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A、B 两点纬度位置相同,但温度差别很大,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气温约降低 0.6 总结:主要指的是地形也就是海拔的差异。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在不断的降低。看课本 26 页,大家阅读第一自然段。试计算:四川成都峨眉山高峰金顶海拔 3099米,请计算金顶与海平面的温差是多少? 洋流的影响。读图:同一纬度,非洲南端东海岸伊尼扬巴内与西海岸鲸湾港的气温哪个高?原因是什么?(东海岸的气温高于西海岸。 )展示:洋流小资料。 (洋流的概念及根据冷暖差异对洋流

12、的分类。 )同学们根据上述提示,猜想影响非洲东海岸与西海岸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暖流和寒流的差异。 (暖流流经的地区,温度升高,寒流流 经的地区,温度降低。 )展示北冰洋不冻港摩尔曼斯克的图片,为什么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世界之最: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哪一块大陆最炎热?哪一块大陆最寒冷?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哪个?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有哪些地区?你所在地的年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最炎热的大 陆非洲最寒冷的大陆南极洲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读图指导学生观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7 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 1 月份, 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

13、出现在 上。 读图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1 月,北京与悉尼相比,哪个地方气温高?为什么?7 月,北京与悉尼相比,哪个地方气温高?为什么?因为它们分别处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小结影响因素 对气温影响的表现(分布规律)纬度位置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海陆位置 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相反地形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降低约 0.6 度洋流 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比较高,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比较低知识拓展:气温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人类活动也影响着气温。探究人类活动释放二氧化碳对气温的影响,最后以一首地球你好吗 ,结束本课。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环境的现状,激发学生维护地球的情感。渗透人地关系和谐的意识。最后是一组检测,落实基础知识。以上是我对本节教材的教学设计。四 教后反思本教学设计采用“激情引趣自主合作点拨释疑巩固拓展归纳提升”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通过演示实验、绘图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气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归纳总结,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