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教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1149036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教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教程(1:5001:2000 比例 尺 地形图)国家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9 年 6 月2目 录1 引用标准 .32 1:5001:2000 比例尺地形图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32.1 航空摄影测量法 .32.2 野外全要素采集测图法 .32.3 已有成果改造 .32.4 成果形式 .33 检验程序 .44 检验整理阶段 .64.1 编制检验报告 .64.2 检验成果 .65 检验过程中的注意内容 .631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使用时,本文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1.1 GB/T XXXXX 200X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1.2 GB7

2、93187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1.3 GB793087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1.4 GB/T20257.1-2007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1.5 GB/T 149122005 1:500 1:1000 1: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1.6 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1.7 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1.8 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2 1:5001:2000 比例尺地形图生产工艺流程概述2.1 航

3、空摄影测量法2.2 野外全要素采集测图法2.3 已有成果改造(缩编:利用大于所需比例尺的地形图,按照所需比例尺的技术要求进行缩编,从而获得所需比例尺的地形图。 )2.4 成果形式 纸制地形图 图形数据(数字地形图) 矢量数据2.1 检验基本要求2.2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a) 测绘成果质量通过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方式进行控制,测绘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和委托验收。2.3 检查验收依据检查验收应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关的测绘任务书、合同书或委托检查验收文件、设计书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2.4 检验使用仪器设备的精度指标不低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仪器设备

4、的精度指标。2.5 检验样本确定后,应现场提取,并及时封存。2.6 进行分批抽样时,各批量图幅数应大致相等。2.7 样本图幅野外巡视范围应大于图幅面积的四分之三。2.8 检验内容包括:数学精度、地理精度、数据及结构正确性、整饰质量和附件质量。2.9 质量等级2.10 数学精度检测2.11 涉及的各项指标、说明中,凡为 “以上” 、 “大于”者,含其本身, “以下” 、 “小于”者,不含其本身。42.12 原始记录应及时、整洁、清晰, 质量问题记录应描述完整、指标明确,参数及差错类别划分等划改应进行说明。2.13 数据记录、修约除本标准要求外,应符合相关数据修约的一般性规定。3 检验程序3.1

5、检验阶段划分:检验准备阶段、检验实施阶段、检验资料整理阶段。3.2 检验准备阶段 检验仪器设备准备: 资料准备 确定项目成果批量、批次,抽样(样本接收与准备)样本资料应包括 项目技术设计书及专业技术设计书。 生产技术总结。 成果质量检查报告。 项目生产所使用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检校资料(可为复印件) 。 地形图成果图幅接合表。 原始观测数据、平差计算资料、成果表和统计表、点之记等。 地形图成果。 其它相关资料。3.3 检验实施阶段3.3.1 检验内容及方法3.3.1.1 数学精度 数学基础(1)采用核实相关计算资料的方式检查平面坐标系统、高程基准的正确性。(2)数字图采用读取坐标与已知坐标比对

6、的方式检查控制点展点精度。模拟图采用图上距离与坐标反算长度比较获取较差值,与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比对的方式检查控制点展点精度。(3)数字图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量取内图廓及格网尺寸与理论值进行比对。模拟图使用一级线纹米尺量测图廓及格网尺寸,检测图廓、格网尺寸误差是否符合限差要求。 控制点检测(1)一般利用原测图控制点作为检测控制点。检测前应对使用的原测图控制点进行可靠性确认。确认的方式主要包括:重合检测法和距离检测法(2)当原测图控制点不满足检测需要时,在等级控制点上,发展检测控制点。检测控制点测量应符合规范、设计中相关等级及测量精度要求。(3)检测前应先检测一个控制点,确定测站设置无误方可开始检测。

7、 平面位置精度5采用野外实测或室内套合采集同名点的方式获取检测点。 地物间距精度实地量取地物间的距离,与地形图上的距离比较,计算较差,统计地物间相对位置中误差。 高程精度采用野外实测的方式,获取特征点点位高程,与地形图上的同名点比较获内插比较,计算较差,统计高程中误差。 接边精度3.4.2 数据及结构正确性 核查文件命名、数据组织和格式的正确性。 逐层核查要素分层、用色以及要素属性代码的正确性。 拼接相邻图幅,逐一核对接边要素属性一致性。3.4.3 地理精度 野外巡视与内业检查、分析相结合,核查各地物要素有无遗漏或错误。 野外巡视,核对各类地貌要素表示是否完整、正确。地貌特征表示是否充分。 实

8、地核实各种名称注记表示是否齐全、正确。 实地核实地物、地貌属性表示的正确性。 检查地物要素综合取舍是否合理。 内业检查地理要素间主次关系、取舍的正确性。 拼接图幅,检查地物、地貌接边(包含地物、地貌属性)的正确性。具体检查项略3.4.4 整饰质量 5.4.4.1 内业检查地形图符号使用、配置的正确性。 5.4.4.2 内业检查线划规格、注记字体大小和规格规范性。 5.4.4.3 内业检查各要素关系是否合理,是否有重叠、压盖现象。 5.4.4.4 内业检查各要素用色的正确性。 5.4.4.5 内业检查图廓外整饰内容、规格、位置正确性。3.4.5 附件质量 内业检查技术设计、技术总结、检查报告、原

9、始记录及其它成果资料的齐全性、规整性及与设计书要求的一致性。 内业检查技术设计、技术总结、检查报告内容的完整性以及与生产项目的符合性。3.4 质量统计与评定3.4.1 单位成果质量统计和评定。3.4.2 批成果质量评定和判定:3.4.2.1 批成果质量核定质检机构根据评定的样本质量等级,核定批成果质量等级。当质检机构核定的批成果质量等级与6测绘单位评定的批成果质量等级不一致时,以质检机构核定的批成果质量等级为准。 评定样本质量 当样本中出现不合格单位成果时,评定样本质量为不合格。 根据单位成果的质量得分,按算术平均方式计算样本质量得分判定批质量 批成果质量判定 当详查或概查中发现伪造成果现象,

10、均判为批不合格。 生产过程中,使用未经计量检定的测量仪器,均判为批不合格。 当详查和概查均为合格时,判为批合格。否则,判为批不合格。若验收中只实施了详查,则只用详查的结果判定批质量。 最终检查批成果质量评定 最终成果合格基础上,按以下原则评定批成果质量等级: 优级:优良品率达到 80%以上,其中优级品率达到 30%以上。 良级:优良品率达到 80%以上,其中优级品率达到 10%以上。 合格:未达到上述标准的。4 检验整理阶段4.1 编制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编制按照 CH / Z 10012007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编写基本规定要求执行。4.2 检验成果4.2.1 检验记录。4.2.2 检验报告。4.2.3 样本资料(含复印件) 。4.2.4 其它相关资料。5 检验过程中的注意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