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及清代学术流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1146174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桐城派及清代学术流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桐城派及清代学术流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桐城派及清代学术流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桐城派及清代学术流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桐城派及清代学术流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桐城派及清代学术流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桐城派与清代学术流变【内容提要】持道统论的桐城派从立派之初就与宋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故其兴衰起落与清代理学的发展轨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桐城派虽有学术门户之见,但至晚清以降,桐城派主张汉宋兼收,主张以经世致用化解汉宋之争,顺应了晚清学术兼容的潮流。20 世纪初,中西学术之争逐渐取代传统经学之争,对传统经学的抱残守缺,使桐城派在近代学术转型的学术潮流中显得黯然失色,失去了在近代学术转型中的发言权。 【关键词】 桐城派/学术流变 /汉宋兼容 桐城派是清代一个以学习唐宋古文相号召的文学流派。这个流派的主要代表,即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从表面看,桐城派以桐城冠名,具有强烈的区域文

2、化特征。但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区域性色彩的文学派别,却与清代学术流变息息相关。清代学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汉、宋学的对峙与逐渐兼容。桐城派由于与理学的密切关系,从开派之初就卷入了汉宋学的矛盾漩涡中。鸦片战争前后,汉学作为乾嘉时期的学术主流在社会危机前一筹莫展,理学走向复兴。作为理学追随者的桐城派在理学复兴的潮流中自然不甘落后,他们一面与汉学家公开论争,一面倡导学术兼容;还试图从道德重建、经世致用两个方面将理学与时代需求结合起来,赋予理学以新的时代特色,使理学自身也获得了新的活力。理学中兴、桐城中兴只是一个短暂的历史文化现象,随着维新变法思潮、革命民主思潮的相继涌现;今文经学的异军突起,西学的大量传播

3、,使中西学术之争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经学之争。传统经学,不管是汉学抑或宋学,都在近代学术转型的潮流中显得黯然失色。中国学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趋势,使依附于传统经学的桐城派无所凭藉而逐渐销声匿迹。一、桐城派与清代理学程朱理学为清代官方意识形态,因其固有的空疏拘执之弊病,为众多学者所厌弃。至乾嘉时期,以考据为特点的汉学压倒理学,成为学术主流。嘉道年间,社会矛盾激化,清王朝试图重振理学以挽救社会危机,理学开始走向复兴。咸同年间及光绪初年,理学复兴达到高潮,理学成为清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重建社会道德、应对中外危机的重要依靠。光宣时期,维新思潮、革命民主思潮相继涌现;今文经学异军突起,理学逐渐走入尽头。持

4、道统论的桐城派紧紧依附于程朱理学,故其兴衰起落与清代理学的发展轨迹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一)桐城派正统地位的树立与理学的关系大致在康熙末年,桐城派创始人方苞提出“义法”说。雍正十一年,方苞编成示范“义法”说的古文读本古文约选 ,方苞关于古文文章纲领的理论至此定型。方苞之后,在刘大 ku、姚鼐的努力下,桐城派影响逐渐扩大,乾嘉时期,桐城派发展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文学派别。桐城派所以能在清代文坛异军突起,与理学在清代的特殊地位息息相关。理学虽不是清代的学术主流,但清朝推尊儒学,对理学推尊备至,视程朱“道统”为维护“治统”的有力武器,故理学一直处于清代官方主流学术的地位,程朱义理成为清代维护道德规范与社会

5、秩序的理论基础。方苞“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的行身祈向,既表明了自己文章家的身份,也表明了自己的学术选择。方苞对宋学的选择不仅将古文与宋学紧密联系起来,也使桐城派具有了维护社会道德的强烈色彩,桐城派自然在开派之初就树立起“必不可犯”的文坛正统地位(注:曾国藩:复吴南屏书 , 曾文正正公全集 书札 ,传忠书局光绪二年印本。 ) 。程朱理学的特征有两个:一是重伦理道德,二是重思辨。前者使理学体现出强烈的道德色彩,后者属于思维层面。理学的学术特征主要通过后者体现出来。在相当程度上,古文家是试图以简洁生动的古文诠释理学,用充满温情的面孔向世人兜售程朱义理,以达到维护、重建道德规范的目的。

6、恰如姚鼐所言:“明道义、维风俗以昭世者,君子之志;而辞足以尽其志者,君子之文也。 ”(注:姚鼐:复汪进士辉祖书 , 惜抱轩诗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89 页。 )显然,桐城派主要是在道德层面上追随理学,通过“文以载道”的形式以卫道护道,故对理学“重思辨” 的思维层面少有承继,在学术上少有发展。全祖望曾评价方苞:“世称公之文章,万口无异辞,而于经术已不过皮相之。 ”(注:全祖望:前侍郎桐城方公(苞)神道碑铭 , 方望溪遗集附录二 ,黄山书社 1990 年版。 )在学术上少有发明,是桐城派与宋学派的共有特点。宋学虽居于清代官方学术的地位,但乾嘉时期的学术主流却是汉学。方苞、姚鼐

7、等人追随程朱理学,对理学在乾嘉时期的延继具有重要作用。梁启超指出:乾嘉时期,汉学兴盛, “学风殆统于一。启蒙期之宋学残绪,亦莫能续。仅有所谓古文家者,假因文见道之名,欲承其祧,时与汉学为难。 ”(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 饮冰室合集专集之 34,中华书局 1989 年影印本,第 5、49 页。 )梁启超将乾嘉时期的理学传承之功仅归于古文家,有失偏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二)桐城派与晚清理学经世思潮嘉道年间,中国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汉学家面对变局束手无策的窘况使知识分子纷纷调整学术路向, “对照现实的变局,汉学的无用性愈发明显,而宋学虽不一定是理想的选择,但当时复兴宋学的

8、人还试着把学问与现实产生联系,而且发生过相当的效果”。(注: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乐谱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4-25 页。)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理学开始走向复兴,并笼罩上强烈的经世致用的特点。活动于嘉道时期的桐城派代表主要为姚莹、梅曾亮、刘开、方东树等姚门弟子。与前辈一样,他们对理学的哲理层面并无太大兴趣,他们的目标集中在道德建设与经世致用两个方面,体现出强烈的理学经世特点。程朱的伦理道德被姚门弟子视为重振乾坤的重要手段。在他们看来,以程朱理学为基础的道德信仰是社会须臾不可离的精神支柱,姚鼐的弟子孙鼎臣认为:“今夫天下之不可一日而离道,犹人之不可一日而离食。 ”(注:朱

9、克敬:儒林琐记雨窗消意录 ,岳麓书社1983 的版,第 56 页。 )他们认为汉学的流行使士人专注于训诂考证,宋学长期受到冷漠,直接导致了道德信仰的坍塌。刘开认为,汉学末流“以博为能,以多为贵”, “躬修心得,屏而不论”,使天下士子“ 语以忠信廉节之事,则惊愕而不欲闻”。 (注:刘开:学论上 ,刘孟涂文集卷 2,扫叶山房 1915 年印本。 )姚门弟子感叹风俗人心的沦落,自然包含争夺学术地位的意味。既然汉学导致道德败坏、天下失乱,那么支撑社会的精神支柱就应是宋学,学术的主导地位应易位给宋学。桐城派作为理学的崇奉者,竭力宣扬理学在兴起人心风俗方面的重要作用。刘开认为,程朱之学“其所严辨者,皆纲常

10、名教之大,礼义廉耻之防,是非得失之介”,能够“扶植世道,纲纪人伦”。 (注:刘开:学论上 , 刘孟涂文集卷 2,扫叶山房 1915 年印本。 )方东树说得直截了当:“必欲兴起人心风俗,莫如崇讲朱子之学为切。 ”(注:方东树:重刻白鹿洞书院学规序 , 仪卫轩文集卷 5,同治七年刻本。 )但他们在社会道德建设上并无多少新主张,只是对程朱义理的老调重弹,毫无新意。姚门弟子还将理学与经世、治世联系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理学经世思想。姚莹认为:“夫志士立身有为成名,有为天下,惟孔孟之徒道能贯一。 ”(注:姚莹:复管异之书 ,中复堂全集东溟文后集 卷 6,同治六年刊本。 )一生未仕的刘开也“负大志,区画世务,

11、体明用达。 ”(注:姚莹:祭刘明东文 , 中复堂全集东溟文集 卷 6。 )他们不仅仅停留于口头上的宣扬,还在经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尤以抗英英雄姚莹为突出。道德重建与经世致用在姚门弟子那里是有机联系的,道德重建本身就是经世治世的一个重要内容。桐城派文士认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士人应以宋学为载体,承担起道德重建与经世致用的双重重任。方东树表述得很清楚:“陈编万卷,浩如烟海,苟学不知要,敝耗精神,与之毕世,验之身心性命,试之国计民生,无些生益处,君子之学,崇德修慝辨诬,乘忿窒欲,迁善改过,修之于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达则兼善,明体达用,以求至善之止而已。 “(注:方东树:书林扬觯 ,

12、书目类编九十二册,台北成文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41516-41517 页。 )姚门弟子虽认识到经世致用对重振理学的重要性,但他们相对低微的政治地位、难以引人注目的经世实践,并未使理学摆脱原有的窘境。理学最终是靠曾国藩的经世之功才走向复兴的。梁启超认为,清代学人对理学轻蔑状况的根本改变是在曾氏“以书生犯大难成功名”,即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注:梁启超: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 , 饮冰室合集专集之 75,第 26 页。 ) 。而曾国藩加盟桐城派则在洋务运动前夕,即 1860 年左右。 (注:参看拙文:桐城派与晚清社会思潮 , 江海学刊2001 年第 6 期。 )曾国藩的加盟使桐城派迅速走向

13、中兴。众多士子聚集到他的磨下,形成了一个以吴汝纶、郭嵩焘等为代表的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派别。可见桐城派的中兴与理学的中兴基本是同步展开的,都与曾国藩有着密切关系。关于曾国藩理学思想及中兴桐城的研究成果已经不少,结合本文主题,笔者于此强调两点:其一,古文家与理学家的身份在曾氏身上是合二为一的,两者并不冲突,曾氏的理学经世思想基本上都是以桐城古文来表述的。曾国藩与桐城派的联系源于他对古文的喜爱,据载:道光二十五年(是年曾氏 25 岁), “公寓长沙郡馆,会试不授,留京师读书,研究经史,尤好昌黎韩氏之文,慨然思蹑而从之。治古文词自此始。 ”(注:黎庶昌:曾国藩年谱 ,岳麓书社 1986 年版,第

14、4 页。 )对古文辞的喜爱,使他注目于桐城古文一派,他曾说:“闻此间有工为古文者,就而审之,乃桐城姚郎中鼐之绪论,其言诚有可取, ”(注:曾国藩:致刘蓉 , 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 1。 )当时梅曾亮以古文名于京师,曾氏多次前往问学,以桐城正宗目之。曾、梅二人过往甚密, “昔日梅、曾诸老,声之冥合,箫管翕鸣,邈然不可复得”。 (注:王先进:续古文辞类纂序 , 葵园四种 ,岳麓书社 1886 年版,第 30 页。 )曾氏所以与桐城派“声之冥合”,还在于学术思想主张的契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共宗程朱理学。曾氏一生“致力程朱理学”, (注:黎庶昌:曾国藩年谱 ,岳麓书社1994 年版,第 7、12 页

15、。 )这就与“学行继程朱之后”的桐城派取得了学术思想上的一致。二是共主汉宋调和。 “义理、考据、辞章”三事合一是姚鼐的基本主张。曾氏也明确表示自己于“汉宋二家构讼之端,皆不能左袒以附一哄”, (注:曾国藩:致刘蓉 , 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 1。 )并提出以“经济之学”、 “治世之术” ,即他所言的“礼治”来“通汉宋两家之结”。 (注:曾国藩:复夏甫书 , 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 13。 )三是共主理学经世。桐城派一方面坚守程朱义理,一方面强调经世致用,曾氏一生坚守理学,着力发挥程朱理学中的“事功”因素,对洋务的提倡与实践就是其理学经世思想的具体化。曾氏在中兴桐城前,已树立起理学经世派大师的地位, “

16、名重于京师”(注:黎庶昌:曾大傅毅勇候别传 , 拙尊园丛稿卷 3,光绪乙未金陵状元阁印本。 ) ,加盟桐城派后,又成为古文派的文章领袖。桐城派古文成为曾氏阐述其学术思想的重要载体。 圣哲画像记, 欧阳生文集序等文都是他阐述理学经世思想的古文名篇。作为理学经世大师的曾国藩以桐城派古文阐扬理学思想,自然对理学在咸同时期的重振起到相当的促进作用。其二,姚门弟子只是意识到经世致用对重振理学的重要性,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基本无所建树。而曾氏不仅提出以“礼”为核心的理学经世思想,还有兴起洋务与镇压太平天国的“经世”之功。曾氏理学经世思想中的重要观点是有关“礼”的思想,他直接将“礼”称为“ 治世之术”、“经济之学”。 (注:黎庶昌:曾国藩年谱 ,岳麓书社 1994 年版,第 7、12 页。 )他试图用“礼”来沟通理学与经世,使理学具体落实到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中。曾氏把“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