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派理论发展应用及评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13754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际派理论发展应用及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代际派理论发展应用及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代际派理论发展应用及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代际派理论发展应用及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代际派理论发展应用及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际派理论发展应用及评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代际派理论发展应用及评价09 应用心理学 091200026 雷小琴摘要:代际派是家庭治疗理论的一个流派,它的心理学基础是精神分析,哲学基础是系统论,本文将先介绍代际派的创始人莫瑞。鲍恩。然后阐述代际派的理论结构,发展应用及评价。关键词:代际派,理论,发展,应用,评价。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基本风格是强调冲突,如意识和潜意识的冲突,超我与本我的冲突 ,自我与现实的冲突,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冲突,现代精神分析如客体关系学派虽然表面上冲突论的色彩不突出,但精神分析强调冲突的精神并没有随术语的改变而消失。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整个精神分析的理论假设都是建立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上的:人的现在问题都是有一个明确的、过

2、去的原因决定的,现在的因素对此问题只起到了诱发的作用。所以要解决现在的问题,必须回到过去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认识论基础就是系统论。广义的系统家庭治疗包括所有的以系统论为基础的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几个主要的分枝是:Bowen的代际治疗,Minuchin 的结构治疗,Haley 的策略治疗,Whitaker 和 Satir 的人本治疗等。这里主要介绍鲍恩的代际理论。一理论1.1 代际治疗的理论假设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当莫瑞鲍恩在 Menninger 诊所做精神病学家时,开始对家庭发生兴趣,并将注意力转向研究精神分裂症。鲍恩被患者和患者母亲之间异常的情绪敏感性所震撼。其

3、他观察到这些现象的人称之为“共生”,类似是一种“共生”的变化。Bowen 将其视为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倾向性的情绪影响的集中反应。1954 年鲍恩到国立精神健康研究院工作,他开始对拥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进行研究。他发现,母亲和她们精神混乱的子女之间的紧密情感连接不可避免影响到整个家庭。问题的核心是“依附焦虑”,一种与焦虑有关的病理表现。在这些家庭中,人们成为其他人行为方式的“情感囚徒”,这种情感关系标志着个人自主性的缺乏。1959 年,在国立精神健康研究院的研究项目完成之后,鲍恩到乔治敦大学工作。他开始致力于那些不太严重问题家庭的治疗。让他惊奇的是,他发现在他所观察的精神病家庭中有相同的作用

4、机制。这些情况证明了从正常家庭到精神病家庭之间的变化是连续的。但是,所有家庭情感变化,从感情纠结到分化都有其独特的连续性。 在乔治敦大学 31 年的职业生涯中,鲍恩发展了完整的家庭治疗理论,鼓舞了整整一代学生,鲍恩成为家庭治疗运动的国际知名领导者。在久病之后,他于 1990 年 10 月去世1.2 Bowen 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 , 也有译作自我分辨,自我辨别)。Bowen 认为,人们要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话,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能协调好情绪系统和智力系统的关系,使情绪系统的反应能够解决适应新的挑战,并向智能系统转换,获得控制行为的能力。自

5、我分化有两个过程,一是把自我从他人那里分化出来,一是分辨理智过程(智力系统)和感受过程(情绪系统)。自我分化力高的人,能够保持情绪系统和智力系统的相互独立,并能在两者之间做出自主地选择。“自我分化”的核心是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一个健康的人能够不断地与父母进行情绪上的分离。Bowen 用“未解决的情绪依恋”( unresolved emotional attachment)来形容亲子之间那种紧密的、完全共生的、无法分离的低分化的依恋状态。家庭中的未解决的情绪依恋的来源往往是:(1)父母自己及其家庭遗传的未解决的依恋程度;(2)父母在婚姻中造就的依恋方式和行为;(3)父母和家庭在生活中关键时期遭受

6、和体验的焦虑程度,以及对焦虑的解决方式和处理方式。1.3 三角关系在 Bowen 的体系中,慢性焦虑与“未分化”几乎是同义词。人际关系中,未分化成分过多或分化程度不高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三角关系(the triangle) 。三角关系是指家庭中如果有两个人之间产生了紧张,他们会把第三个人扯进来以稀释这个紧张和焦虑。三角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情绪系统产生的焦虑。三角是由三个“两人关系”组成的,它是一个移动的联盟和反应的过程。 Bowen 认为在家庭中出现紧张的时候,那个最缺乏分化能力的人最容易被扯进来缓解紧张。并且三角关系不限于家庭,朋友、亲戚和治疗师都会被带入矛盾。在压力存在时,家庭越大,其中就有越多

7、的内部三角;一个问题会涉及多个三角,家庭成员也越来越卷入矛盾。这是因为当焦虑驱动的三角关系特别强烈时,三角运动会以连锁的方式将其他三角牵涉进来。三角过程参与构筑人的情绪系统。有些时候,三角可以缓解焦虑。但是,第三个人的加入也不是总会减少家庭中的压力,压力减少与否和这些人的分化力有关系。一个人的分化水平越高,就越能很好地控制焦虑,而不受三角过程的制约和驱使。但焦虑太高的时候,任何人或任何人群都会启动三角关系。三角过程实际上是情绪系统的特征。(Dorothy Stroh Becvar & Raphale J. Becvar , 1988 )1.4鲍恩的情绪理论 Murry Bowen 假设,所有的

8、生物群体都有一个相似的生命程序规则,这个生命程序规则就是“情绪系统”(emotional system ), 情绪系统超出个体扩展到周围环境系统,如蚂蚁的分工合作,抵抗入侵者,就不是建议在一只蚂蚁的思考和情感的基础上,这是由于情绪系统控制着个体蚂蚁和群体蚂蚁的行为。情绪系统是进化形成的,它是生物先天的、本能的引导系统。行为主义者发现的习得行为就是情绪系统自动进化形成的。情绪系统赋予生物进化的动力。建立在情绪系统上的行为是所有生物的基础行为。人类的情绪系统也支配着人类的大多数行为,但人类还拥有情感系统(feeling system)和智力系统(intellectual system)。Bowen

9、 强调核心家庭的情绪系统(nuclear family emotional system),强调这个系统的发展史。这个系统的历史可能会来自父母一代甚至祖父母一代。对 Bowen 来说家庭成员如何应付其他成员由于焦虑而加到他身上的压力是一个重要问题。他关注的是,一个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一个特定的家庭成员身上,以及各个成员对其他家庭成员的反应,所以他也特别重视儿童在情绪上是如何避开家庭的。障碍性的家庭交往模式是可以代代相传的。1.5 社会情感过程 鲍恩预见到人们会关注社会影响对家庭产生的作用。鲍恩承认性别、阶层和人种的歧视是不快乐的社会情感过程的例子。但是,他认为,高水平自我分化的个人和家庭

10、能更有效抵御消极的社会影响。的位置,拒绝站在这一边或那一边,家庭成员就会越早确定他们相互之间自己的界线。家庭成员逐渐学会了表达他们的信念并具体实施,而不是攻击他人或者被别人的反应搞得烦躁不安。 二发展Bowen 也把他的家庭系统观推广到社会,正如家庭可以走向非分化化也可以个性化,社会也一样。如果一个社会面临压力,它也容易更非分化化。压力的例子有叛乱、饥荒和人口增加。领导和政治家在作决定时应该分化情绪和理智,而不应该仅仅感情用事。Bowen 的理论把家庭的问题扩展到跨代。他的兴趣是研究一个人的人格如何影响家庭成员。他特别重视人的分化感受和理智的能力,以及一个人的能力对其他人的影响。Nevill

11、等人发现的家庭系统中的“假性互惠”、“家庭软现实”等也被后人成为“该诺贝尔奖金的创造”。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技术是 60 年代从西方发展起来的(1)。近年由德国治疗师 Margarete H.W,Simon F.B.和赵旭东等以连续培训班的方式“移植”到我国(2)。与传统个别咨询不同,系统治疗师面对的是一个拥有“病人”的整个家庭。治疗师以系统式观点为指导,通过在会谈中实施“循环提问”和布置“悖论干预处方”等家庭作业的方式,对整个家庭系统进行干预。通过改变家庭内的“人际互动模式和规则”,变化症状维持的家庭条件,达到使咨客变化的目的。三应用3.1.鲍恩的个体治疗 鲍恩在自己家庭中自我分化的成功

12、,证明了一个高分化能力的个体是改变整个家庭系统的支点。个体工作的目标和大家庭工作的目标是一样的:改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家庭成员看成是人而不是情感责任的对象;学会认识三角关系;最后个体达到关系分离。 真正改变的过程始于对家庭更多的了解谁创造了这个家庭?他们在哪儿生活?他们做什么?他们喜欢什么?有时候,“好的关系”结果是使用距离战术来管理紧张情绪。像经常性的接触、表面化的谈话以及关于家庭成员的闲话等。因此,要求描述而不是做出结论会更有用。不是,“你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好吗?”,而是,“你父母在哪里生活?你多长时间去看他们一次?当你和妈妈单独呆在一起时会谈论些什么? 你曾经单独和爸爸出去吃过午饭吗

13、? ”家庭的信息的收集,对于自我分化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工具。要与家庭其他成员建立尽可能多的私人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与他们保持联系并进行个人间的谈话,不是关于别人的话题和非私人间的话题。这听起来很容易,去试试做吧!我们中没有几个人与其他家庭成员进行私人间的谈话而不感到焦虑的,哪怕只是几分钟。当焦虑发生时,我们就会退缩,或者将别人加入进来。逐渐增加私人交谈的时间会改善关系并帮助进行自我分化。 莫瑞鲍恩对远离的强调和对技术的反对,使其显著区别于那些以技术为导向的家庭治疗学家。鲍恩的家庭治疗是对精神分析原理的拓展,并为在家庭治疗中研究人类的行为和问题提供了更为宽泛的视野。其模式的核心成分就是个人的独立性

14、,即个体面对群体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生活有压力时保持自我的能力。鲍恩认为,是每个家庭成员的思想和感觉,以及家庭关系的巨大网络塑造了家庭生活。3.2 体现系统家庭治疗“资源取向”的操作技术系统家庭治疗以系统思想为指导,通过会谈和作业,对家庭人际系统进行干预;干预体现 “资源取向”,旨在改变当事人对问题的看法,将注意力转移、扩展到无症状的时、空,促进个体行为和家庭动力学模式的改变。系统家庭治疗是以系统论、控制论观念来理解和干预家庭的一种心理治疗。它认为索引患者(index patient)呈现的问题只不过是家庭成员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家庭本身才是“病人”。因此,改变病态现象不能单从治疗个人成员着手,而

15、应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对象,通过会谈和行为作业传达信息,以影响家庭结构、交流和认知特点(家庭认识论),改善人际关系。如此看待心理行为异常,体现了家庭治疗在理论取向上的重大改变。其中,资源取向就是针对我们习已为常的缺陷取向(或病理取向)而提出来的。缺陷取向将某些有人际意义的行为视为纯粹的障碍、病态,或是直线因果链上最后的个人性结局。这种认识有促进病态、使症状慢性化可能性。资源取向却要求我们重新认识病理症状的功能意义及“病人”的健康资源;既往的诊治模式较少考虑行为与内心过程及家庭背景的关系,而资源取向却刻促进病人自立性,开发其主动影响症状的责任能力,将个人和家庭导向积极健康的新的生活模式。几种体现资源

16、取向的操作技术(1)循环提问,(2)差异性提问,(3)前馈提问(4)假设提问,(5)积极赋义和改释,(6)去诊断,(7)家庭作业。Bowen 的家庭治疗是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拓展。他们提到的“家庭投射过程”,指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将压力投射于孩子身上。这个孩子在今后的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中常常会有更多的麻烦。 四评价 代际派的集大成者非莫瑞鲍恩莫属,他在自我经历的经验基础上将感受理论化,推动了家庭治疗轮的发展值得后人膜拜。该流派强调家庭内部关系模式的重要性,并且吸收其他流派的观点,值得后人学习。参考文献王牮, 李孟潮. 动力倾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2009 年 8 月 21 日李彩娜,赵然。鲍恩的家庭治疗实践 2009 年 10 月Boween 莫瑞鲍恩理论 http:/www.thebowencenter.org2011 年 1月 29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