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说课认识除法《平均分》说课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113630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说课认识除法《平均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数学说课认识除法《平均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数学说课认识除法《平均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数学说课认识除法《平均分》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说课认识除法《平均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说课认识除法《平均分》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找教案 认识除法平均分说课稿一、说教材:平均分是第四单元除法学习的第一课时,是小数目的平均分,通过分桃子的过程使学生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教材在引出概念之前,首先让学生认识平均分,比较充分地参与平均分物体的活动,为今后继续认识除法做了铺垫。本节课安排两道例题和两次“试一试” 。例 1 让学生把 6 个桃分成两堆,比较不同的分法,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试一试”让学生初步练习平均分物体。例 2 教学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来平均分物体,让学生参与分的过程,直观看到分的结果;“试一试”让学生学具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进行平均分的活动,掌握这种平均分的方法。 “想想做做”安排学生通过观察和

2、操作,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2、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二、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1、 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2、 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建模过程。3、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三、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1、 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学习的过程。2、

3、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3、 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四、说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正确把握恰当的教学起点。用怎么样的方式和知识点来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是在设计时考虑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创设了小兔分桃的情境作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二)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注重操作的层次性。整个新授都是在学生动手动脑操作中进行。教学例 1 时让学生用手上的 6 张桃子图片摆一摆,分成几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多?让学生

4、尝试着自己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分法,以及平均分的不同的分法,在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记学生体验到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区别,从而感知平均分的特点: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这样做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教学“试一试”放手让学生独立动手分一分,分完后,对小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分的,这一活动,主要为合作学习作铺堑的同时对学生巧妙地进行团结友爱、讲谦让的思想教育,体现教书育人。教学例 2 时,创设桃园丰收的场景,板贴例题挂图,让学生数数看,树上一共有几个桃?(板书:8 个桃)老猴子想把这些桃分给小猴子,不过在

5、分法上他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呢?(板书:每只小猴分2 个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题目要求我们回答什么问题(板书:可以分给( )只小猴)小组用自己组上的桃树合作分桃。让学生感知平均分中每几个作为一份的分法,整一个分桃子的过程,都在一个情境里完成,会激起学生一定的兴趣,也有突出的指向性。教学“试一试”教师口述分小棒的要求,学生一起动手分,指名回答是怎么分的,让学生明白刚才的分法,都是按每几个一份进行分的,进一步体会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分法。(三) 、组织练习,深化认识找教案 巩固练习时仍然强调动手实践的必要性。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第一题通过变式练

6、习夯实重点。安排了一个判断题,下面几种物品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以此来巩固对于平均分的概念,是平均分的,学生一般一眼就能看出,对于不是平均分的,比如一共九个萝卜,一边是五个,一边是四个,学生马上就能判断出来是不是平均分,接着通过想一想,怎么样才能使它们变成平均分。学生在独立思考后想出不同的方法把本来不是平均分的萝卜变成平均分,这一过程具有多种功效,让学生在一个练习中,既训练了平均分的分法,又体验了平均分的意义,还能巩固平均分与其他分法的区别。从而也能使本课堂的重点进一步落实。第二题通过动手操作强化重点。安排了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填空题目,来强化平均分中每几个分成一份的分法。第三题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7、突破难点。题目是一个气球的情境。14 个气球,每人分 2 个,可以分给()人,这里用气球作为分的原物,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这里,我用实物和真人进行分,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动手分一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可操作性,化抽象为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也缓解了教学的坡度,突破了难点。找教案 教学内容课题:认识平均分(1)页码:30-31主备人主备学校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分物体的过程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每 n 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2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流程 意图或解读一、 创设情境,初步

8、感知“平均分” 1. 猴妈妈要把 6 个桃分给 2 只小猴,你猜猴妈妈会怎样分?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 (1) 一只小猴分 1 个,另一只小猴分 5 个; (2) 一只小猴分 2 个,另一只小猴分 4 个; (3) 每只小猴分 3 个。 2.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 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最公平?为什么? 3. 小结: 每只小猴都分 3 个,也可以说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 同样多、平均分) 说明: 通过富有情趣的素材,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意义。 二、 说一说,下面哪幅图表示平均分 1. 出示两幅图: 第一幅图

9、9 颗草莓平均放在 3 个盘子里,每盘 3 颗;第二幅图 10 颗草莓放在 2 个盘子里,一盘放 6 颗,另一盘放 4 颗。 2. 提问: 第一幅图为什么表示平均分?这是把几颗草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颗? 3. 第二幅图为什么不是平均分?怎样改变可以使它变成平均分? 说明: 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意义。 三、 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1. 课件出示小兔搬萝卜的画面。 小兔提出问题: 我可以把 8 个萝卜平均分几次搬呢? (1) 说一说:“平均分几次搬”是什么意思? (2) 同桌合作,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 汇报: 你们小组是怎

10、样分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得到找教案 如下方法: 每次 2 个,搬 4 次。 每次 1 个,搬 8 次。 每次 4 个,搬 2 次。 (4)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整理并板书: 师: 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搬法。请大家说一说,第一种方法是把 8 个萝卜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第二种、第三种方法呢? 说明: 通过动手操作与汇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四、 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1. 按要求分小棒。 (1) 每 2 根分一份,12 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组织交流。 (2) 每

11、 3 根分一份,12 根小棒可以分成()份。每 4 根分一份,12 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要求说说这几次分小棒的操作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3) 启发:像刚才这样,还可以每几根分一份?把 12 根小棒分成几份? 2. 先圈一圈,使每份同样多,再说一说,把多少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1) 出示 10 个苹果图(每组 1 张),要求:把 10 个苹果,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2) 出示 15 个青椒图(每组 1 张),要求: 15 个青椒,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3. 归纳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说明: 通过不同形式的基本题与提高题的练习,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 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