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生化课件 第七章 脂代谢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211359 上传时间:2016-12-0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暨大生化课件 第七章 脂代谢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暨大生化课件 第七章 脂代谢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暨大生化课件 第七章 脂代谢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暨大生化课件 第七章 脂代谢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暨大生化课件 第七章 脂代谢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暨大生化课件 第七章 脂代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暨大生化课件 第七章 脂代谢(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脂代谢 一:概述 脂类是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被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 类脂包括固醇及其酯、磷脂、糖酯等,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参与细胞识别及信息传递。 主要生理功能:储存及氧化供能。 脂肪是甘油与脂酸以酯键结合而成的酯 名 称 代 号 丁酸 ( 己酸 (辛酸 (癸酸 (月桂酸 (1 肉豆蔻酸 ( 棕榈酸 ( 棕榈油酸 ( 硬脂酸 ( 油酸 ( 反油酸 ( 亚油酸 (1 花生酸 ( 花生四烯酸 ( 二十碳五烯酸 ( 芥子酸 ( 二十二碳五烯酸 (鰶鱼酸 )( 二十二碳六烯酸 ( 二十四碳单烯酸 (神经酸 )( C 4: 0 C 6: 0 C 8

2、: 0 0 0 0 0 1, 18: 0 1, 18: 1, 18: 2, ,18: 3, 6, 9, 18: 3, 9, 12 20: 0 4, ,12,15 20: 5, 6, 9,12, 15 22: 1, 22: 5, 6, 9, 12, 15 22: 6, 6, 9, 12, 15, 18 24: 1, 见的脂肪酸 碳原子数几乎均为偶数。 天然脂肪酸中的双键大多为顺式。 天然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双键的定位常有编号系统和 系统。 编号从羧基端碳原子算起,用阿拉伯数字对脂肪酸分子上碳原子定位。 而 编号从离羧基端最远碳原子定位。 生物体不能将某系列脂肪酸转变成另一系列脂肪酸,即不能将油酸(

3、 变亚油酸( 其他系列的任何一种脂肪酸。 深海鱼油中富含 们是一类 3型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 不饱和脂肪酸根据双键个数的不同,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两种。 根据双健的位置及功能又将多不饱和脂肪酸分为 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属 麻酸、 22碳 6烯酸)、 20碳 5烯酸)属 人体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从膳食中补充。 必需脂肪酸 C O O O 脂类在小肠经胆汁酸盐的乳化作用,再消化吸收 减肥药市场 调节中枢神经,抑制食欲达到减肥 苯丙胺、吲哚及其衍生物、拟 5 1973年,惠氏上市了芬氟拉明 , 心脏瓣膜不可逆的损伤 1998年雅培的西布曲明通过美国 国的曲美、

4、澳曲轻 等 胃肠脂肪酶抑制剂 奥利司他于 1999年通过美国 品名为“ 赛尼可)。 脂肪酸分解代谢 脂肪的动员 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甘油三酯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 (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脂肪酸在胞浆脂酰 耗 脂酰 过线粒体膜,由胞浆进入线粒体; 在线粒体基质中,脂酰 过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步连续反应,生成 1分子乙酰 脂肪酸代谢第一步:活化 活化脂肪酸从细胞质进入线粒体 脂肪酸 氧化 丙酰辅酶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酮体 脂肪酸合成代谢 细胞质中完成的 “ 从头合成 ” 途径 线粒体和微粒体(内质网)内完成的 脂肪酸延伸途径 原料 (乙酰辅酶 A)的来源 原料 (乙酰辅酶 A)的活化 从头合成的 “ 工具 ” 合成过程 合成过程 在内质网去饱和酶的作用下合成不饱和脂肪酸。 动物体内缺乏 9以上的去饱和酶,不能合成某些多不饱和脂肪酸,需从植物油摄取。 不饱和脂酸的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生物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