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PPT课件 醇、酚、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211205 上传时间:2016-12-0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PPT课件 醇、酚、醚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有机化学》PPT课件 醇、酚、醚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有机化学》PPT课件 醇、酚、醚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有机化学》PPT课件 醇、酚、醚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有机化学》PPT课件 醇、酚、醚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PPT课件 醇、酚、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PPT课件 醇、酚、醚(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 酚 醚 第九章 醇的分类 按 烃基 结构分类 根据 原子的类型 分类 根据分子中 数目 分类 按烃基结构分类 基 和 羟基 两部分组成的,因此可以根据烃基结构的不同来分类,这和卤代烃的分类相似: 饱和醇: 饱和醇: 环醇: 芳香醇: 根据 根据 原子的类型 分类为: 伯醇: 醇: H)醇: (据分子中 数目分类 根据分子中 数目分成: 一元醇: 元醇: 元醇: H)元醇以上的叫多元醇 。 醇的命名法也有 普通命名法 和 系统命名法 两种。 普通命名法 是在醇字前加上烃基的名称而得到的,其中 “ 基 ” 字可以省略,该尖只能命名简单醇。 系统命名法 和烯烃相似,选择含有 号使 位次最小。 醇

2、的命名 一、醇 C H 3 C 3C H 2 C C H 2 C H 3123456C H 3 3C H C C H 312345一、结构与命名 选择含 靠近 给碳原子编号(链上含不饱和键也一样) 53 432C H 3 C 2C 3C HC C H 3C H 2 O 372, 4, 531醇的命名 醇的命名 醇的命名 醇的命名 醇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P 3醇是由烃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的,烃基的结构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在醇的羟基中,氧原子的外层电子比碳多了 2个,因此其电子构型为: 2原子采取 两个只填充一个电子的 两个 种杂化叫不等性杂化 。碳原子采取 个轨道都填入一个电子,叫 等性杂化 : 1

3、09 o 105 09度,和等性的 的结构与水基本相似。 醇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醇中的羟基和水中的羟基相似,因此也可以形成氢键 : 使醇液体变成蒸汽而沸腾,必须打开这些氢键,因此醇的沸点比较高。 醇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另外,由于醇中的羟基可以同水形成氢键: 低级醇( 1)可以与水混溶,而随着 的相似性越差,水溶性也就越差。 分子中的羟基越多,形成的氢键的能力越大,因此沸点越高,水溶性也越好。 醇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醇的制备 卤代烃水解 醇的制备 烯烃的水合 醇的制备 烯烃的水合 只能制备仲醇和叔醇,不能制备伯醇。 反应通过碳正离子中间体,有重排现象。 反应无立体选择性。 反应可逆,产率不高。 醇的制

4、备 羰基化合物等与 醇的制备 烯烃的羟汞化 还原 (脱汞 )反应 反应较快(第一步几分钟,第二步 1小时左右) 一般产率较高( 90%) 易操作,条件温和, 有良好的区域选择性,遵循 无重排产物生成,不经过碳正离子中间体 产物为顺、反式加成混合物,非立体专一性反应 醇的制备 烯烃的羟汞化 还原 (脱汞 )反应 能的机理: 醇的制备 烯烃的羟汞化 还原 (脱汞 )反应 的制备 烯烃的硼氢化 氧化反应 产率较高 主要为反 无重排产物产生,不经过碳正离子中间体 产物为顺式加成的立体专一性反应 制备伯醇的好方法 醇的制备 烯烃的硼氢化 氧化反应 醇的制备 烯烃的硼氢化 氧化反应 可能的机理: 醇的制备

5、 烯烃的硼氢化 氧化反应 可能的机理: 烯烃的硼氢化 氧化反应 与之相连的键的电子吸到它的一边而产生很大的极性: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因此在 醇的化学性质 R C a 亲核取代 b 酸性 c 涉及 消除 d 涉及 氧化 醇羟基的取代反应 1)R O H + H X R X + H 2 丙 /苄基型 3 2 1 分子间反应 羟基的取代反应 卢卡试剂(浓 于 1, 2, 3 醇的鉴别: 原理: 混浊。 3 醇 震荡立即出现混浊分层 2 醇 慢慢混浊分层 1 醇 加热慢慢出现少许混浊 重排现象: C H 3 3C H 3C C H 3 C H 3 CC 3C 3C H 3H C 3 3C H 3C

6、C H 3C H 3 3C H 3C H 2 O H H C l C H 3 CC 3C H 2 C H 3背面进攻困难 R O H + O X O + R X 2 ( O H )2) 3 R O H + P X 3 3 R X + P ( O H ) 3优点 : 避免分子中重键与 C、 不发生重排 时, R+稳定,不重排 ,2时,按 不重排 例: 不是好的离去基 R O H + S O C l 2 醚 R C l + S O 2 + H C 不重排,构型保持 反应机理: SC lC lC lC SC RC l + S O 2关键式 当无吡啶存在时, H+ , 卤代按内返式进行 构型保持 当有

7、吡啶存在时, N + H C l (关键式 ) H RC l 构型翻转 醇羟基的取代反应 断裂 1)相对酸性: R 的相对酸性: ( ( 15 19 R O H +M gN aA l( R O ) 2 M N aA l ( O R ) 3断裂 2) R O H +H N O 3H 2 S O 4P O C l 3C l S O 2R O N O 2R O S O 2 O H( R O ) 3 P = 3 R O S H 3与无机酸的酯化: 断裂 2) R O H +H N O 3H 2 S O 4P O C l 3C l S O 2R O N O 2R O S O 2 O H( R O ) 3

8、 P = 3 R O S H 3与无机酸的酯化: 与有机酸的酯化: R O H + R C O O H R C O O R + H 2 消除反应 1) C H 3 C H 2 O H C H 2 C H 2H 2 S O 41 9 0 3 2 1 (太多为 为 离去 ) 断裂 与有机酸的酯化: R O H + R C O O H R C O O R + H 2 1) C H 3 C H 2 O H C H 2 C H 2H 2 S O 41 9 0 3 2 1 (太多为 为 离去 ) 脱水 消除反应 消去的取向: (查依采夫规则 ) C H 3 C H 2 C C H 3 H 2 S O 48

9、 6 3 C H C H C H 3 C H 3 C H 2 C H C H 2+8 0 % 2 0 %2)2 C H 3 C H 2 O H H 2 S O 41 4 0 CE t O E R C H 2 O K 2 C r O 7R C H O R C O O R H +K 2 C r O 7R C H 3 3C H 3O H N O 3C C C+ H 2 O O C H 3 3 + H 2 O + C O 2 O C H 3 C O O H + C O 2 + H 2 3 一般不反应,条件激烈时,如: 醇的氧化脱氢反应 用特殊的试剂: R C 氧 化 R C H 2 C H C H 2 C H 2 O H S a r r e t t 试 剂 C H 2 C H C H 2 C H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生物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