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关于诗人的文学常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089838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项关于诗人的文学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专项关于诗人的文学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专项关于诗人的文学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项关于诗人的文学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项关于诗人的文学常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人的别称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 ”,被誉为“诗骨” 。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 “诗杰” 。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 “诗狂” 。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 音旨微茫” ,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 “诗圣” 。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 “诗囚” 。 8、诗奴-贾岛

2、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 “诗奴” 。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 “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 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

3、象,故称其为“诗鬼” 。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 “杜紫薇” 。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 “温八叉” 。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 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 ,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 18、诗神-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19、衡山居士-文征明 清真居士-周邦彦 六一居士-欧阳修 清莲居士-李白 香山居士-白居易 东坡居士 -苏轼 四明狂客 -贺知章大李杜小李杜1、唐代大李杜李白、杜甫李白(公元 701762 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

4、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 ,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 ,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 年) ,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现世。杜甫(公元 712770 年)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祖籍襄阳(今属湖北) ,生于河南巩县。杜甫生在“奉儒

5、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 岁学诗,15 岁扬名。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 ,诗作流传至今约 1400 多首。公元 759 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 240 余首,如春夜喜雨 、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杜甫南征 ) 。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6、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2、唐代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李商隐(约公元 813约公元 858 年) ,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 行次西郊一百韵 、 有感二首 、 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 、 隋宫 、 富

7、平少侯等较突出。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 ,文集已散轶,后人辑有樊南文集 、 樊南文集补编。杜牧(公元 803853 年)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史,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

8、句。有泊秦淮等诗。初唐四杰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1、王勃滕王阁诗2、杨炯从军行 、 出塞 、 战城南 、 紫骝马3、卢照邻代表作长安古意 、 曲池荷4、骆宾王咏鹅三苏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苏辙(10391112)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 。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 。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诗人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 (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 ,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来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