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简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056619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简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题 目 中国古代坐具发展简述姓 名 成博文学 号 091023所在学院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班级专业 建筑学 102 班完成时间 2013 年 12 月 21 日中国古代坐具发展简述1、摘要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坐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器具必不可少的一种家居形式。历史的发展逐渐影响着坐具的造型、材料以及装饰艺术。 二、前言 中国古典家具的起源是世界家具史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发展随着社会化的进程经历了多层次的变革。以明清家具作为中国家具的代表,在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无论从实用、鉴赏或者是收藏上,还是象征主人的生活品位与地位上,仍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坐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重要成员,随着社

2、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在长期劳动经验中总结出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是中国古典家具尤其是明清家具的重要代表。三、正文1 中国家具的起源发展史简述。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大致分为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出现的第一个家具被命名为“榻” ;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此阶段诞生了比较低矮的家具;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家具的出现;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盛典时期,高矮形家具并存发展;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的鼎盛时期(因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 ; 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

3、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坐具的产生与发展。2.坐具在古代中国的出现及发展进程的简述。2.1 夏商周时期。商朝是我国青铜工艺产生以及发达的时期。当时将铜锡合金制成兵器、礼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等,创造了青铜文化,其中很多用具已具有木器家具的雏形。但此时人们刚从茹毛饮血、穴居等生活状态中脱离出来,没有垂足而作的习惯。因此坐具在此时还未出现。2.2 春秋、战国以及两汉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木工工艺开始提升,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家具结构。当时人们的生活仍是坐、跪于地上,垂足坐已经出现 但尚未普及,所以家具都比较低。但当时的 家具陈设已经出现由低矮型向高型演进的端倪。 图 1:独坐板枰东汉画像石

4、“西 王 母”拓片独坐板枰:汉代出现新型小坐具,为历代坐具的鼻祖。2.3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是在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北方各游牧民族与中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家具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适用于骑射的胡服的引进促进了垂足坐在中原的普及。因而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古典家具向高型发展。从西晋时起,跪坐的礼节观念渐渐淡薄。到了南北朝,高形坐具渐渐推广。椅、凳是在壁画上出现最早的椅凳形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晋朝的古书中开始出现“凳子”的名称。2.4 隋唐及五代时期。五代十国、隋朝时间短暂,家具形式及种

5、类变化不大。唐朝时期:唐代人的生活方式由“席地而坐”演变为“垂足而坐” ,图 2 壁画中的坐具图 4 执扇侍女图中的坐具这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而盛唐以后,垂足而坐的方式普及,家具逐渐由原来的矮型向高型化发展。不仅椅、凳被普及,还出现其他种类的高型家具。五代时期椅、凳、桌等高型家具逐渐成熟。敦煌的唐代壁画里,人们可以看到多种形状的凳子,有方形凳、长条凳、圆形凳和椭圆凳等。逍遥椅:从三国的胡床上设靠背,演变而来,逐渐出现在世俗的社会里,不再是僧侣所独有。腰鼓形座墩:在魏晋南北朝出现的菩萨坐具,到了唐代更为精美和流行,而且形式明显增多。2.5 宋、元时期。宋代家具是我国起居方式由席地跪

6、坐转变到垂足而坐的确立时期,也是高形家具的形成阶段。宋代是我国家具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宋代人们彻底脱离了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虽然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但其对中原文化的崇拜使得中国图 3 韩系载夜宴图中的坐具传统文化并没有中断,坐具仍在宋、辽的基础上缓慢向前发展。2.6 明清时期。明代坐具的很多特征来自宋代坐具的遗传。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家具不完全体现在功能上,更注重外观、美学。明清时期的家具将中国古典坐具制作艺术升化到颠峰之极。明式座椅:开始采用硬木制造,品质精美,驰名中外,品种繁多:有像古代官帽式样的官帽椅;有圈背连着扶手的开光座墩等等。凳墩:总体造型大致延续明式风格形式,但有地区

7、的区别:广式部外装饰和变化比较大;京式则繁缛雕琢并出现铜饰件等方法。 交椅:入清以后渐少使用,制者日稀,成为被时代淘汰的一种家具。3. 坐具在各历史阶段材料及装饰发展简介。3.1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人们基本都席地而坐,席为最早的坐具。直接有自然存在的材料简单加工而成。3.2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大有提高,家具使用的的材料也逐渐图 5 元代黄花梨圈背交椅增多。其中木制品大部分都以漆髹饰。一是为了美观,显示家具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二是对木材起保护作用。 3.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了全盛时期,不仅漆木家具的数量大、种类多,同时家具的装饰工艺也有

8、了较大的发展。汉代漆木家运用了杰出的装饰,使得汉代漆木家具光亮照人,精美绝伦。3.4 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晋时期古典家具形式崭露新风,家居风格婉雅秀逸。 3.5 隋唐及五代时期。唐代家具在工艺制作上和装饰意匠上追求清新自由的格调。唐代家具制作的风格,摆脱了商周、汉、六朝以来的古拙特色,取而代之是华丽润妍、丰满端庄的风格。五代时期中国古典家具逐渐成熟,其结构形式逐渐趋于简朴。五代时期坐具工艺风格在继承唐代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这时期家具是高低家具共存,向高型家具普及的一个特定过渡时期。家具功能区别日趋明显;一改大唐家具圆润富丽的风格而趋于简朴。 3.6 宋朝。宋代家具装饰的最大特点:融构造与

9、构件于一整体之中。宋代坐具造型简洁工整,装饰隽秀文雅。不论各种家具都以朴质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最多在局部画龙点睛:如装饰线脚,对家具脚部稍加点缀。但这也使得宋代的坐具缺乏雄伟的气概。宋代坐具采用纯仿建筑木构架做法,洗练单纯的框架结构,为明清框架家具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并出现了以官阶命名的大师椅。3.7 元朝。蒙古族崇尚武力,追求豪华的享受,这些特点在家具造型上表现为:形体厚重粗大;雕饰繁缛华丽;具有雄伟、豪放、华美的艺术风格。元朝坐具风格与前朝相比形态迥异:坐具为马蹄足等。3.8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坐具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至到明朝为大盛,其中硬木坐具最为世人所推崇和欣赏。古雅精丽体

10、现了明式坐具简练质朴的艺术风格,饱含了明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浸润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明代坐具具有功能合理、结构科学、工艺精良、装饰得体、格调高雅的特点。清代坐具工艺制作精湛,达到了封建时期的最高峰。清式家具在继承传统家具制作技术的过程中,还吸收了外来文化,形成了鲜明的时代风格。由于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家具风格:如广式、苏式、京式等。清式坐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造型上以浑厚稳重、装饰上以富丽繁缛、工艺上以技术精湛而著称。3.8.明代坐具的材料。明式坐具的用材可分为硬木与柴木两类:硬木包括有紫檀木、铁力木、黄花梨木、乌木、鸡翅木等;柴木包括楠木、榆木、榉木、樟木、柞木、核桃木等。另

11、外还有瘿木,瘿木并不是树木的名称,而是老干段盘根错节,结瘤生瘿处的木材叫瘿木。另有一些非木材材料,如大理石、永石、土玛瑙、南洋石、黄铜等,这些一般用于制作家具的装饰部件。 3.8.2 明代坐具的造型。(一)尺度适宜,比例均称。图书集成里说:“默坐凝神,须要座椅宽舒,可以盘足后靠托颈之中,向后则以击枕,靠脑使筋骨舒畅,血脉流行。严密的比例关系和舒适宜人的尺度,是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二)收分有致,稳健挺拔。明式坐具的收分依腿长短而定,腿部从下端至上端逐渐收细,并向里略倾,腿下部比上部略粗。使家具具有稳健、挺拔和向上之感,同时具有安定稳重之感。(三)以线为主,富于弹性。线脚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线

12、型流畅,舒展刚劲。如圈椅的设计曲线圆劲有力,极富韵律节奏之美感,造型奇绝,雍容大方,极具艺术研究欣赏价值。(四)造型大方,细部精致。明式坐具“尽精微、致广大”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造型洗炼,落落大方,同时在细微之处又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恰如其分的处理,如杆件、靠背、线脚、铜什件均精美舒适。3.8.4 明式坐具的结构。分为有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结构特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的榫卯结构:平板拼合龙凤榫;横竖材结合格肩榫、夹头榫、插肩榫等;弧形材结合楔钉榫。3.8.4 太师椅。太师椅最能体现清代坐具的造型特点,它体态宽大,靠背与扶手连成一片,形成一个三扇、五扇或者是多扇的围屏。太师椅是唯一用官职来命名

13、的椅子,它最早使用于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种类似于交椅的椅具。到了清代,太师椅变成了一种扶手椅的专称,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四、总结。中国古典家具中的坐具是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逐渐普及的。席地而坐终究因舒适性不足以及不能适应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需求而逐渐退出坐具的主流形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坐具的形态与功能逐渐统一,舒适度成为坐具追求的新方向。由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使用者对坐具装饰效果的追求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无止尽的豪华修饰以及贵重装饰品的堆砌使坐具逐渐丧失了最基本质的东西。对实用性追求的止步不前也使得中国古典坐具逐渐让出主角的位置而失去了昔日使用的广泛性。五、参考文献【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社,1984.6【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8【3】阮长江.中国历代家具图录大全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4】刘介民.中国传统文化精神M.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5】郑娟浅谈中国古典家具及其特色在现代家具中的传承与发展美与时代(上)2010(10)【6】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