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寓意理解型题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056328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寓意理解型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寓意理解型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寓意理解型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寓意理解型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寓意理解型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寓意理解型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寓意理解型题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寓意理解型题目(以下材料内容由中公教育专家编撰提供,更多内容请多关注中公教育官方网站,)所谓寓意,即为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寓意理解型题目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片段阅读中的一种特殊题型。其材料通常为含义深刻的寓言或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这些寓言故事中主人公可能为人,也可能为动物及其他生物,语言生动、趣味性强,在轻松的语言背后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解答寓意理解型题目,可主要采用尾句分析法、对比推导法和排除法这三种方法。一、 尾句分析法寓言一般会通过故事的结局来警示读者,使之获得启迪,即多在故事的结尾点出寓意。因此大部分寓意理解型题

2、目,题干材料的尾句多直接或间接点明寓意,抓住了尾句,也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例题 1】 只要生存本能犹在,人在任何处境中都能为自己编织希望,哪怕是极可怜的希望。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终身苦役犯,服刑初期被用铁链拴在墙上,可他们照样有他们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别的苦役犯一样,被允许离开这堵墙,戴着脚镣走动。如果没有任何希望,没有一个人能够活下去。从文段中可悟出的哲理是( )。生存是第一要义 理想是生存的精神支柱置于死地而后生 生存的目的在于发展中公解析:尾句点明寓意。“如果没有任何希望,没有一个人能够活下去”说明的哲理只能是“理想是生存的精神支柱”。故 B项为正确答案。【例题 2】 一个知名企业向社

3、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面试中有一道试题:“请写出你原来所在单位的最大秘密和对我公司有何价值?”应聘者对此各陈己见,但最后被聘用的却是一位对此题交白卷者。有人问及原因,老总回答道:“这样的人值得信任。”应聘者对其试卷交白卷却被聘用,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对此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聪明地不做胜过了愚蠢地做 B有创新精神才能出奇制胜C表现与众不同才能崭露头角 D人格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公解析:尾句点明寓意。交白卷者之所以“值得信任”,并不是因为他不做、也不是因为他有创新精神,更不是因为他与众不同,而是因为他没有泄露原单位的秘密。这一点恰好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由此可知,D 项为正确答

4、案。二、对比推导法寓言的常用修辞手法包括拟人、比喻、夸张、对比、象征等。其中拟人、比喻、夸张、象征的使用是故事情节写作的需要,而对比手法的运用则对揭示寓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解题时,可按“比较对象对比过程对比结果”的顺序理清材料的条理,抽象出对比过程的属性,探求结果不同的原因,往往这一原因便是材料的寓意。【例题 3】 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路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A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公解析:文段采用了对比手法。北风与南风采取的策略不同,结果也不相同。北风是“呼呼猛刮”,结果却是“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而南风“徐徐吹动”,结果是得到了“行路人脱衣”的胜利。它们一刚一柔,柔可克刚,即 A为正确答案。【例题 4】 蜗牛参加了很多次动物运动会,成绩如下:跳高,零;跳远,不到一厘米;短跑,一小时一米;马拉松,到了下一届运动会开幕还没跑完,结果每次都没有得奖。今年,蜗牛参加了攀岩比赛,它速度不快,但却登上了顶峰,获得了冠军。与这个故事寓意最相符的是( )。A.天生我材必有用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C.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中公解析

6、:文段采用了对比手法。它先说明了蜗牛参加跳高、跳远、短跑以及马拉松比赛均遭惨败,然后指出蜗牛今年参加攀岩比赛却获得了冠军。通过对比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可知,虽然蜗牛在跳高、跳远、短跑以及长跑上处于劣势,但在攀岩这方面却占具独特的优势。由此可得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换而言之即“天生我材必有用”,答案为 A。C 项为迷惑项,但它强调的是一种坚持,而文段中没有体现坚持,故排除。三、排除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与阅读理解中其他题型不同,寓意理解型题目要求考生提炼短文的寓意。因此,对于题目中与“寓意”无关的选项,考生可直接排除。考试中常见的此类选项包括以下三种:对材料简单概括或就事

7、论事的选项、离题的选项和没有深度的选项。【例题 5】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世界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很多,而能真正登顶成功的人是少之又少。因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如果不到巅峰插上旗帜,哪怕离登顶只剩下十米不到的距离,都不是真正的成功。这段话主要想告诉我们( )。很多人都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是有明确标准的大多数人都只能攀登到距离巅峰十米的位置只有插上旗帜才能证明成功了中公解析:项是对文段部分内容的描述,、两项是对文段内容不正确的推断,都还停留在故事(情节)层面,这三个选项都可排除。尾句点明了文段的寓意,由“哪怕离登顶只剩下十米不到的距离,都不是真正的成功”可知,文中举登珠峰的例子是为了论述成功

8、的标准。故本题答案为。【例题 6】 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老鼠们在一起开会,商讨怎样才能不被猫抓住。其中一只老鼠提议,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全体老鼠欢声雷动:“这个主意太好了!”但当有鼠问,怎样才能将铃铛挂到猫的脖子上时,刹那间全体老鼠鸦雀无声。这个故事所包含的道理不包括( )。有时候,方法比想法更重要 敢想敢做,梦想才有可能变为现实没有方法对应的想法,是没有价值的 想法要切合实际,否则就是空想中公解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法要切合实际,很多时候方法比想法更重要,因为没有对应的操作方法的所谓想法,注定只是空想。、的表述均可从这个寓言中得出。项强调要“敢想敢做”,显然与故事意思相悖。本题

9、的答案为。1.很多人都打过篮球,知道打篮球与踢足球相比,投进一个球比踢进一个球要容易得多。这跟篮球架的高度有关。如果把篮球架做成两层楼那样高,要进球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反过来讲,假如篮球架只有普通人那么高,进球更容易了,我们还会去玩它吗?就是因为篮球架有一个适当的高度,我们跳一跳就够得着,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这个事例提醒我们(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制定一个奋斗目标,是成功的前提 真正伟大的目标,一定是面对未来的目标高度合适,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 一步步完成小目标,最终可以完成大目标2.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有一天,他派这个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

10、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味道如何?”大师问。“苦。”弟子龇牙咧嘴地吐了口唾沫。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都放进附近的湖里,并让他再尝尝湖水。“你尝到咸味了吗?”大师问。“没有。”年轻人答道。这时,大师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这段文字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 )。当你处于痛苦时,请开阔你的胸怀 对他人宽容也就是对自己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快乐在于自己的选择3.史记中公仪休嗜鱼说的是,公仪休在鲁国当丞相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鱼,有很多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他一概不收。有

11、人问:你为什么喜欢吃鱼却不收鱼?他说,我现在做丞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如果因接受了别人送的鱼而被免职,我从此就买不起鱼,也吃不起鱼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贪欲猛如虎,贪欲如洪水 人的性格各异,嗜好有别做一个正直向上的人,首先要“寡欲” 贪欲是把一个人推向不归路的“助推器”4.一个悲观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世界原本是美好的,我们应热爱生活 用悲观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是人类的天性心情的颜色决定着世界的颜色 为物所扰,为己所

12、累,是现代人的生存困境5.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造一条船吧。”这帮年轻人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了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出一条独木舟。独木舟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了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歌唱。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年轻人齐声说道:“快乐极了!”这段文字主要想告诉我们( )。勤劳地工作是快乐的源泉 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就会收获快乐快乐来自于对明确目标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快乐的体验来自于心灵的智慧6有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水中驾驶小船,上面坐着一个哲学家

13、。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说:“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哲学家刚说完这句话,风就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两个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失去了整个生命。”这段文字隐含的主要信息或道理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懂得历史和数学,就等于生命失去了大部分灵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能够学以致用,否则大而不当拥有实践能力比掌握理论知识重要,所以要善于实践7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

14、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不要在意失去,失去的已不属于自己 只要我们有积极进取的心态,遗憾也会变得可爱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 智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8有一对母女很喜欢小鸟,但她们反对养鸟,因为养鸟剥夺了小鸟自由歌唱、自由飞翔的权利。相反,她们非常热衷于放生活动,认为放生活动又环保又慈善。有一次,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偶然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道理是( )。很多放生活动看似慈善,实则是对生灵的变相侵害行善也是要讲究方法的,不要让慈善变了味要警惕那种打着慈善的幌子趁机牟利的行为行善要讲究真心诚意,伪善是可耻的9一个年轻人乘火车路过一片荒无人烟的山野。乘客们一个个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火车路过一个拐弯的地方开始减速,一座平房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本是一间普通的平房,却让无聊的旅客们顿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