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043147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东门小学 郭凤一、说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课本 65 页的内容。二、说教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这一数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数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能力目标

2、:学生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培养类比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且渗透德育教育。四、说重难点:按照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五、说教法、学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不仅设计了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3、。让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新知,掌握新知。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六、说教学流程我从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容易入手制定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景,激趣定标- 交流前置学习内容,自学互动、 教师点拨、测评训练,拓展应用- 全课总结七、说教学设计(一) 、 激趣定标师出示美丽的小树林图片,

4、你们想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吗?(以此来激发学生提出数学信息的欲望)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实时选择适合本节课教学的可行性问题来解决。师:小树一共有 18 排,每排有 16 棵。这片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怎么列式?(1816)(我没有采用课本上的情境图,我感觉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对围棋并不熟悉,我采用小树林的情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且渗透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从而于我校政教处举行的爱护地球一系列活动联系起来。 )(二)交流前置学习内容,自学互动1、把“怎样计算 1816”这一前置学习作业和本小组的同学交流分享。2、组织交流,各组展示算法。A 组:186=108 1810=180 1

5、08+180=288B 组: 1820 2016=320 大约 320 棵C 组:竖式3、生生评议、师生评议!)请学生说一说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2)同学之间对发表的意见给予肯定或者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和运用范畴(如估算的方法很容易算出这片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但他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用检查竖式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再现笔算过程?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或者老师追问:第一步算得是什么?是怎么算的?个位满十怎么办?十位呢?第二步算的是什么?是怎么算的?第三步算得是什么?是怎样算的?(108+18)4)趁热打铁接着跟上一个小练习。请你填一填。三、教师点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

6、方法。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没必要严格要求。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通过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索,交流,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总结提升。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这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理念。 )(四)测评训练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第一题 收南瓜 同桌互相验收看看能收几个南瓜,学生独立完成在交流。第二题 帮小蜜蜂采花蜜 连线题第三题 解决生活中的

7、问题第四题 拓展提升 小红家养鸭 121 只,养鸡的只数是养鸭只数的 15 倍,请问小红家养鸡多少只?(利用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试着做一下,老师相信你。 )(设计了收南瓜、采花蜜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练习层层深入,最后出示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我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利用类推地方法一定也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挑战性,使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不要只停留在一个思维层面上,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全课总结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课后感想?(“你学会了什么?”紧扣知识技能目标, “

8、是怎么学会的?”紧扣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后感想”体现了课堂延伸,课堂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场所,也是产生问题的场所) 。(六) 、板书设计:略板书设计简明直观,突出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掌握。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我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多媒体,自制课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今天的课肯定也存在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等等也还有许多不够的地方,对学生的评价等,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谢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整理与复习说课稿东门小学 王春玲我要说课的课题是两位数乘

9、两位数的整理与复习。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简单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对以上知识点的梳理与巩固复习。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并进行分析归纳,掌握有序整理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3、经历独立整理、相互交流、综合应用的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三、说

10、教学的重、难点本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笔算乘法积的定位。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四年级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直观演示、设疑思考、集体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五、说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首先,教师应创造一种环境,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自己在某一种环境下不知不觉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

11、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做到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意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面,我具体谈谈本节课的设计及意图: 七、教学设计 1、揭题。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就“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个整理与复习。2、知识的复习与梳理(1)师:同学们,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个单元的知识,回忆一下,我们主要学习那些知识?根据学生发言,适当板书:口算 估算 笔算师:真不错,在同学中的共同梳理下,使我们这个单元的知识又一次有序的呈现在我们面前。(2)举例师:

12、那关于口算,你们能不能出一道,你觉得比较容易犯错,或比较有挑战性的题目给我们其他小朋友做一做呢?动手试试看。展示学生作品:如:4050=请学生说,你觉得这道题目为什么比较容易犯错?生:末尾的零可能会写错。追问:那这道题你会算吗?说口算方法。算完追问:为什么积的末尾会出现 3 个 0 呢?师:哦!是的,看来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中,积末尾有几个 0 是我们尤其要留心的地方。根据你们刚才的发现,我们再来做几道题目。笔算师:同学们,昨天张老师在我们班,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行进了一个小调查。让大家做了四道题目,张老师在这里对这四道题目的完成请款进行了一个统计,我们来看一看算式 4322 = 75

13、31= 6327= 7654=正确人数错误人数现在请你当当小专家,去思考你觉得这些算错的同学,可能错在什么地方?同桌两位小专家之间可以讨论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在黑板上适当的板书:如::进位加法出错;计算时思路不清; 乘加混杂;书写误差;数字看错师:刚才各位小专家都说的很好,那对于我们笔算的答案,我们有没有快速办法去检查呢?引出估算。并请孩子们估算这四道题目。在学生的回答的时候追问,你是怎么估的。师:是的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我常常利用估算来检测确定准确值的范围。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些同学们昨天的错题,看看你们这些小专家是否已经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准备好了吗?展示错题,学生讲解错误原因

14、。师:同学们,这个笔算是如此的重要,那在笔算的过程中,就一定要仔细,一定要认真。接下来我们再来练习几道题目。3233= 4387= 师:同桌互改,如有错误,同桌说一说他错在什么地方?请一个同学上讲台说一说错的原因,说完后,其他学生坐在座位上,同桌互说!3、应用 。 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一个教室坐 40 人,一幢教学楼 12 个教室能坐多少人?师:看着这题,你会采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解决这题?生:口算.阳关小学的阶梯教室共有 19 排,每排有 28 个座位,如果有 600 名老师来参加听课活动,能坐得下吗?. 一本童话故事书要 18 元,如果老师要给全班 45 个同学每人都买一本,要付多

15、少钱?现在请你们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师:做了这三道题目你有什么想说的吗?4、拓展用 1、 2、3、4 这 4 个数组成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想一想:怎样组合才能使它们的积最大呢?引导:先确定十位:列出算式:4231 4132师:仔细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能很快的比较这两个算式得数的大小吗?学生笔算比较。师:再次,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比较安静)师:好,为了方便大家观察,我们多看几组数据!请学生分别计算各个题目。师:现在你有什么发现吗?生:第一个因数在慢慢变大,第二个因数慢慢变小,积在慢慢变大。引导学生观察:积在慢慢变大的过程中,两个因数的关系发生着怎么样的变化?两个之间的差越来越小。总结,是这样的,当两个因数相乘,如果两个因数之和相等,那么这两个因数之间的差越小,他们的积就越大,当两个因数相等的时候,积最大!三、课堂总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两位数乘两位的知识又进行了整理和复习,你有没有对该单元的知识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