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坐标上的二程世界”系列之三立雪断臂与程门立雪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961254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空坐标上的二程世界”系列之三立雪断臂与程门立雪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时空坐标上的二程世界”系列之三立雪断臂与程门立雪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时空坐标上的二程世界”系列之三立雪断臂与程门立雪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时空坐标上的二程世界”系列之三立雪断臂与程门立雪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时空坐标上的二程世界”系列之三立雪断臂与程门立雪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空坐标上的二程世界”系列之三立雪断臂与程门立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空坐标上的二程世界”系列之三立雪断臂与程门立雪(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空坐标上的二程世界”系列之三立雪断臂与程门立雪 http:/ 大河报 B23 厚重河南 2008 年 05月 15日 0515B2301.jpg首席记者于茂世文图毋庸置疑,北宋一代中国思想家之所以发起新儒家运动,是与他们的爱国之心难割难分的。他们觉得,几百年来中国人活在印度的世界观之下,是一种耻辱。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中国文化实在欠下印度文化之债没有佛教的到来,道教很难诞生,儒家照样烂掉;倘若如此,新儒家连个重整烂摊子的参照都没有。周公损益夏、商文化,让中国文化一下子成熟起来。而宋儒回到尧、舜,回到夏、商重建中国文化,因其太过古老模糊,难以参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尽管宋儒重建儒家,

2、怀抱的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佛教给中国人的最大刺激,是使中国学者回到儒家的基础上,并从儒家基础上创立他们的系统。当他们发现佛教为一巨大系统时,便立刻产生了一种想法,认为儒家也应该有其宇宙论、人性论以及对人生、家庭和国家的态度起初,(他们)想在二者之间加以调和。解释者始终认为佛陀和孔子所传是同一之道。但是,这种态度实际上只是希望掩饰中国没有哲学背景之缺点。从韩愈以迄宋代新儒学之创立者,一种新的体系开始成熟了可是,当我们看到了宋代新儒家的成就,如周敦颐之太极图、张横渠之论太和,中国人对佛家空的观念提出了对立的观点。后来,二程出现并将宋学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于是,再也不能说中国哲学没

3、有稳固的理论基础了。”张君劢先生在新儒家思想史中写道。二程为中国哲学奠定了稳固的理论基础,其影响到底有多深多远?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是这样写的:“更新的儒家分成两个不同的学派,分别以周敦颐的两个学生,程颢、程颐两兄弟为创始人,他们被称为二程。这真是一种历史的可喜巧合。弟弟程颐(公元年)创立了自己的学派,由朱熹(公元年)集大成,史称程朱学派或理学。哥哥程颢(公元年)创立了另一个学派,由陆象山(公元年)和王守仁(号阳明,公元年)完成,史称陆王学派或心学。程氏兄弟并未意识到他们创立的两个不同学派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朱熹和陆象山开始的学术争论,直到今天仍然在进行着这两个学派所争论的主要问题乃是

4、哲学的根本问题。用西方哲学的语言来说,他们所争论的问题是:自然中的规律,是否人头脑中的臆造(唯心)或宇宙的心的创作(唯物)?这是柏拉图学派的实在论和康德学派的观念论历来争论的中心问题,可以说,也是形而上学的中心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剩下的争论就不多了”而中国哲学史上对这个哲学的根本问题或形而上学的中心问题进行探讨的开端,就起于程颢、程颐,直到今天,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世界哲学,对此问题,也就是唯物与唯心的问题,仍然争论不休。也许这种争论,永远都不会有完结的那一天再说“淮南淮北”元、明、清变态的理学,与程颢、程颐兄弟乃至朱熹,有何干系!?历史上,播下龙种,养成硕鼠的事儿,新儒学不是孤例。但硕鼠

5、把国家与民族吃垮,播下龙种的人岂能承担罪责!?周公损益夏、商文化,制礼作乐,不能避免春秋战国之乱;李斯高举法家旗帜,暴秦猝然而亡;董仲舒独尊儒术,汉代构建起相对稳定的中央集权国家;魏晋玄学横行,崇尚老庄,清谈误国误民;隋唐“三教并蓄”,有开元盛世亦有藩镇割据;两宋再造儒家,盛产君子亦盛产小人其实,理学能够完成蒙元赓续中国文明的大任,已经善莫大焉;明清妖魔化宋儒,以变态理学强化中央集权政治,与宋儒何干!?这个世界,没有不变的万能哲学与指导思想,而只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才能永葆一个国家与民族青春焕发。尽管“维新”需要付出成本,但不“维新”付出的代价,国家与民族更加难以承受。年,西方的大炮轰然

6、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西方基督教自觉不自觉地以基督观念替代儒家传统。在国家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五四”的先哲们尽管提出了科学与民主的理想,但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下,知识分子也在自觉摧毁儒家传统,以致儒、释、道近乎在中国难以有安身之所。“打倒孔家店”是胡适先生的铸造。胡适先生为什么要打倒孔家店?这与他的老师约翰杜威相关。杜威是实用主义者,他敌视西方的理性主义,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他的学生胡适,在中国打倒孔家店,也就是程朱理学之理性主义,当属自然。杜威在哲学的重建中说:“理性”作为与经验分别的一个心理机制,引导我们到一个超越界的普遍真理(在儒家与新儒家,就是人人可以为尧舜与圣人;在佛家,是人人可以成

7、佛;在道家,是人人可以升列仙班等)。“理性”如康德派之所持而视为引导普遍性与规律性于经验中的心理机制,对我们越加成为多余杜威轻视乃至蔑视“理性”的哲学观,也似乎成了胡适先生衡量儒家、新儒家乃至佛家、道家的思想武器。而此时的儒家,乃至佛家、道家,固步自封,与整个中国一样缺少伟大人物的再造,早已呈现衰败之象,其轰然而倒,自在情理之中。因为“打倒孔家店”,胡适先生被目为中国传统的颠覆者。但胡适说:有许多人认为我是反孔非儒的。在许多方面,我对于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但是就全体来说,我在我的一切著述上,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我对于十二世纪“新儒学”(理学)的

8、开山宗师朱熹,也是十分崇敬的。其实,胡适无时无处不充满着儒家治学精神与西方实用主义方法论的浑然而一与巧妙化融。他深知,实用主义救不了中国;他也曾一度表白其提出的“全盘西化”,并不是真的要全盘西化,西化在他那里只是“充分现代化”的替代词。他之所以提出一个如此激进的口号,目的在于折中。他说:“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考察胡适一生,在保守派那里,他是西化自由主义派的领头羊;在西化自由主义派那里,他是一个折中调和主义者;而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他是一个意识形态上的异类。胡适晚年在大陆遭受批判,在台湾既受到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围攻,又受到西化自由主义派的谩骂,其悲剧之因,概出于斯。胡

9、适的思想、境遇,与他的儒学情结,难以分割。他提倡白话文,鼓动“再造文明”,不是消灭一切传统。他在给传统指示一条出路,用他的话讲,就是要在中国进行一次类似欧洲那样的“文艺复兴”,而这个“文艺复兴”旨在以通过输入新学理、新观念、新思想的方法,对固有文明进行重建,即“再造文明”。实用主义土壤在中国并不贫瘠纵观周公、孔子等,哪一位不是实用主义大师,这当是实用主义能在中国生根开花的一大因缘。但新儒家倡扬的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却恰是我们这个民族所缺乏的。胡适“打倒孔家店”,打倒的也许不是孔孟之道,而是程朱理学。当然,程朱理学之所以能被打倒,关键在于它的衰败、在于它的无人再造。打倒是容易的,再造是困难的。就

10、新儒家再造儒家而言,从韩愈发起至朱熹集大成,走了四五百年。拿来主义,也许永远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因为不合乎中华民族的传统;只有把外来文化消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才能成为行动的力量。如程颢一样,“体贴”出个“天理”,而不是堆积拿来的学术名词,才能真正建立起中国的学术系统;而只有中国的学术系统,才能走入中国人的心灵,才有“天理难容”、“理所当然”、“理屈词穷”、“理直气壮”的回应与互动。“体贴”出自己的系统,才是文明再造。不然,“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矣。只能用西方的学术语言写东西,就是无人再说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耻辱,至少当是某些学者所共有的一种不尴不尬!至少不如二程那样敢于担当,并回应

11、时代挑战吧!再造“程门立雪”如果儒家构建国家与社会的一套法则可以归入实用主义的话,那么道家、佛家是否可以归入自由主义呢?“孙中山先生曾引一句外国成语:社会主义有五十七种,不知哪一种是真的。其实自由主义也可以有种种说法,人人都可以说他的说法是真的”胡适先生不但是一位实用主义者,也是一位自由主义者,他在自由主义中如此写道。其实我们也大可不必厚今薄古,以为只有今天才有自由主义、才有自由知识分子。古人自有古人的自由,只是他们那个时代还没有发明当下的什么什么“主义”,“遣词造句”上与现在拿来的东西有所不同而已。“自由主义最浅显的意思是强调的尊重自由据我的拙见,自由主义就是人类历史上那个提倡自由、崇拜自由

12、、争取自由,充实并推广自由的大运动。自由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就是不由于外力;是从外力裁制之下解放出来,才能自己做主。在中国古代思想里,自由就等于自然,自然是自己如此,自由是由于自己,都有不由于外力拘束的意思。陶渊明的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里自然二字可以说是完全同自由一样。王安石的诗: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这就是说,这片瓦的行动是被风吹动的,不是由于自己的力量,中国古人太看重自己,自然的自字,所以往往看轻外面的拘束力量,故意回向自己内心去求安慰,求自由。这种回向自己求内心的自由,有几种方式,一种是隐遁的生活逃避外力的压迫,一种是

13、梦想神仙的生活行动自由,变化自由正如庄子说,列子御风而行,还是有待,有待还不是真自由,最高的生活是事人无待于外,道教的神仙,佛教的西天净土,都含有由自己内心去寻求最高的自由的意义。”胡适说,“从墨翟,杨朱,到桓谭,王充,从范缜,傅奕,韩愈,到李贽,颜元,李恭,都可以说是为信仰思想自由奋斗的东方豪杰之士,很可以同他们的西方同志齐名媲美,我们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抬出争自由的大旗子来做宗教运动,思想运动,或政治运动,但中国思想史与社会政治史的每一个时代都可以说含有争取某种解放的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可以说是全世界的自由主义的最早的一个倡导者。孟子提出的大丈夫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是中国经

14、典里自由主义的理想人物。”程颐至少为了自己的理想,告别了官场。为了立说传道,他上书宰相文彦博,希望将洛阳城南公里处的一片“荒芜无用之地”当做学田,以供资用。文先生满足他的所求,将自己在伊川鸣皋山下的一座庄园相赠。“程颐在庄园上建立伊皋书院,求教者日夕盈门,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其中吕大临、杨时、谢良佐、游酢被称为程门四先生。”伊川县地方史志专家刘金来先生说,“为纪念这位伊川先生,书院后来改名伊川书院。解放后,伊川四高在这儿继续办学,我的高中生活就是在此度过的。”刘金来先生认为,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儿。登封嵩阳书院说程门立雪发生在嵩阳书院,嵩县二程故里说程门立雪发生在二程故里

15、,伊川县伊川书院说程门立雪发生在伊川书院。其实,发生在哪儿并不紧要,紧要的是有了程门立雪,而程门立雪显然“取材”于佛家的“立雪断臂”,但冠上“程门”,就是新儒家的再造,就很能为中国百姓所受用。当下的伊川书院,现存“有元敕赐伊川书院碑”一座,古柏一株,另有新建大殿与数间旧房。半年前,鸣皋镇上的伊川四高已经搬走,伊川书院正在被开发之中。不见程门立雪,但见毛泽东影壁立在古碑、古柏、大殿之前。影壁上,也许先写了毛主席教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后又压上毛泽东画像的缘故,因了时间与风雨的剥蚀,才有了当下二者的叠压叠见。也许“毛泽东影壁”已经完成了使命,就要告别伊川书院了。但我从内心深处希望,它能留下来,永驻伊川书院。图中的伊皋书院(伊川书院),就是传说中“程门立雪”的所在,前面的“毛泽东影壁”,也许不久就要告别伊川书院。来源:大河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