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应该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反方观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957902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不应该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反方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不应该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反方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不应该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反方观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不应该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反方观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不应该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反方观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不应该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反方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不应该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反方观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围墙对内是过分的束缚。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难以实现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第二,大学对外是阻碍排斥作用。大学与外界的隔离,产生了大学与社会心理上的隔离。这样的隔离不利于大学文化的养成与文化互动的统一。第三,国外不少著名大学都没有砖瓦垒成的围墙,对方从而在趋势上论证围墙不应存在。综上,对方的攻击,我方将针对其攻击展开我方的防守反击。希望今天的比赛能够精彩纷成,谢谢。如果说站在反方立场的话,那么有几点可以谈一谈:第一,高等学府本身不是旅游景点。高等学府从法人备案到隶属关系,都属于教育系统,属于事业单位,完全不属于旅游性质的,不归属旅游局管

2、辖。而且,高等学府的建设,是学校自筹资金或是从教育系统筹钱,而没有得到旅游局的任何资助,且对外不收门票。既然如此,那么高等学府就完全没有义务向旅游事业、向游客做出任何贡献。第二,高等学府的所有建设,完全是基于本校内的计划来考量的。学校有多少师生员工,我们就建多大规模的食堂、宿舍;图书馆和体育场里的稍微远一点,以躲开体育场上的吵闹等等。但游客的到来,将大乱这些安排,会使得师生在食堂不能很快买到饭菜,在图书馆得不到安静。等等这些,都不是高等学府建设所考虑范畴之内的,而这些打乱都会对高等学府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可避免的麻烦。第三,高等学府坐拥一些历史遗迹或是美丽风景,那仅仅是因为学校选址,而这并不能成为

3、对游客开放的理由。打个比方说,西湖一周的风景很好,如果我花高价在那里买栋别墅,景色宜人,难道游客就可以强行到我们家参观吗?显然是不行的。当然,买别墅我是付了钱的;可学校选址,虽然没有付钱,但是也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至少根据学校对社会之贡献所赢取的第一,大学校园搞旅游,是名不正、言不顺。国家给高校下拨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学生向学校上缴学费、杂费,这些都是为了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运转的。在此之外,学校再去搞旅游业挣钱,这种行为就是:对于给学校前的人,学校没有为他们好好服务,而学校却把精力花费在了自己额外挣私房钱上。这个合适吗?如果说学校自己挣钱,那么必须要么见面学生学杂费,要么省去国家拨款,

4、只有这样才名正言顺。但正方对此丝毫没提呀。第二,校园对游客开放或许可能如正方所说,促进民众接受大学文化的熏陶;但是,对旅行社开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旅行社是商业机构,行程安排不太考虑大家的什么熏陶,而是从经济利益出发。大家都有跟旅行社出去玩的经验,有机会真正体会了锦绣河山或是领略了当地文化呢?还不大多是点到为止,然后被带去什么旅游产品逛定点销售的地方嘛。第三,校园对旅行社开放之后,就需要承担旅游服务责任。任何一个旅游景点的开放,都需要充分考虑游客的利益和便捷。可是,大学校园可以这样吗?充分考虑游客的话,把教学和科研置于何地?这不是本末倒置嘛。可若是不考虑游客,那么这个旅游定点开放的合理吗?人家游

5、客花钱来了却得不到应有的服务和享受,这是对游客的不负责任甚至是欺诈。所以,大学校园对旅行社开放,面临着两难的矛盾这个是反方的 我们也看看呗对于第一点,经济效益。高校虽有学费、有国家拨款,但钱够吗?显然是不够的。看看高校教师的工资,看看高校的校舍条件,看看高校的实验设备,看看高校的食堂后勤,有几个能跟那些大公司去比?如果我们盲目认为这点儿钱就够了、就可以所谓地清心寡欲了,那高校拿什么去吸引最尖端的人才?对于第二点,文化洗礼。事实上,不是旅行社要干这事儿,高校自己也正在做着呢。看看清华北大,每年都有校园开放日活动,还全免费,吸引那么多人。由此可见,高校作为旅游景点向旅行社开放,并不是给高校增加额外

6、负担,而是高校自己也很乐意做的事情。进一步讲,一般的校园开放日,由高校自己来操办,耗费不少老师学生的精力,岂不浪费?向旅行社开放,由旅行社的人来组织规划,岂不是能让高校教师学生可以更专心于学术?除此以外,在道理上讲,高校占据了那么好的地方,并不是高校自己有什么祖上几下的荫功,而是社会给予的关怀。为什么清华北大在战争年代迁至西南,回到北京后还能占着两片湖?为什么没有被发配到偏远山区?这是整个社会对于高校的重视和对于知识的尊重所带来的。那么,高校岂能得了便宜还卖乖?岂能眼下反过头来说“此路是我开”而拒绝游客?这不太合适吧。恰恰相反,高校作为旅游景点开放,是高校回报社会的一种形式。至于怎么规避游客的

7、嘈杂嘛,这个好办。限制游客数量是办法之一,很多景点不都在旅游黄金周限制入园游客数量嘛。而划出专属区域是办法之二,很多景点不都有“办公区域、游客止步”的地方嘛。 这个是反驳的 子们需要的是安静环境,假如北大校园整天游人如织,人声鼎沸,那学生的权利谁来保护?他们又怎能安心读书呢?一个公园对外开放,起码要配备足够的保安和环卫等人员,才能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卫生。而这些,恰恰是北大所不具备的。假如北大敞开大门,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那仅凭北大现有的保安与环卫力量,北大会变成垃圾场、游乐场。并且学校的公共设施会被破坏,学校里的财产与师生的人身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等。国家对大学建设的种种投入,为的是培养人

8、才,而不是从开放校园、图书馆、体育场馆上获益。试问,当游客们无意中打扰了安静的校园,当周边居民不小心损坏或丢失了图书,当外来人员抢占了自习室,当国家对大学生的食堂补贴反而让其他人钻了空子,当体育馆被占用甚至影响了日常的教学和训练,大学无法实现其存在的最基本的作用,又谈什么“方便大众”、“回报纳税人”?以上还只是初步的假设,大学开放带来了秩序的紊乱甚至引发的治安问题,将更加不堪设想。不少人将国外的高校与国内高校对比,说国外许多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其教室、图书馆等教学资源向全社会开放;中国的大学有一堵无形的围墙,使其精神气质显得封闭僵化,值得担忧。但事实并非如此。据资料显示,国外大学实行的办法也是不一样的,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国际通行惯例”。哈佛大学每道门都没有人把守,莫斯科大学也让外人参观,可牛津大学的各个学院是不让进的,而且管得很严。我国高校应该在管理、治安、规划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保证不会损害学生利益的前提下,再考虑是否开放、如何开放的问题。北大保卫部有关人士表示,国庆长假期间,许多人是抱着游玩的心态来北大的,但学校毕竟不是公园,进入的人太多不便于管理。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对出入学校的人员,包括组织名校游的旅游团都进行了限制。从10月4日起,进入北大须出示表明自己是北大在校师生的身份证明,如果是外来人员须有校内朋友带领方可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