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个案汇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957077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2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个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个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个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个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个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个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个案汇编(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疆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个案汇编 有罪恶感的女孩 案例介绍已经高三的她正经历着青春期女孩子的“怀春之苦” ,她说之前发现有个男生很喜欢看她,关注她,她害怕那目光(不过我也看的出她也暗自欢喜) ,非常不安,在经历过一段时间后,她向男孩子写了纸条“请放弃吧“,而那个男同学并没有直接正面的回应,还是会微笑着看她,慢慢的让她从他的眼睛里读出幸福的味道,于是写信表白,但是男生予以拒绝,这个时候她发现她对他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好像看到他才能安心,才会安全,常产生亲近他的愿望,甚至要求和这个男生坐一起。在叙述中,看得出她很焦灼也很迷茫,她在不停的述说她的“失败” ,甚至留下了眼泪。她悔恨自己的“不

2、知羞耻” ,她恨自己临高考 50 多天还是不够努力,为这些事情而分心,她也隐约流露出对那位男同学的莫名情感的疑问。案例分析最大的感受是她的“失败者”的感觉,这份感觉如此强烈的在吞噬着她,如此之深的挫折感,我猜想并不只是这件事情所引发的。有不少心理学理论已经证实,人在青春期后,很多在童年期建立的“亲密关系”都会折射到和现实的人际关系中,也就是说,很多感受想法的出现仅仅是自我在小时候建立的“自我评价”被现实事件击发了。辅导方法 1、觉察被贴着的“失败者”标签。 “我的哥哥姐姐们都这么说我,他们一直很优秀,他们觉得我很笨,从小就说我反应迟钝,考初中和内高的时候他们就说我肯定不会考上, ”说着她流下了

3、眼泪(可以想象,一个从小就被贴上“笨蛋” “失败者”的标签的孩子心里该是积压了多少负面的情绪)“小 A,我知道这么多年,你都带着别人给你的这个标签艰难的成长,但是你非常努力,从考上初中和内地新疆高中班就能看出,你很想摆脱这个标签,而且也取得了一些可以反击的成绩,找到一些自信,让你可以忘记那个标签,可是眼前发生的一些事情似乎又唤起了你的失败感,是吗?”2我觉得你的表达对自我情感的尊重和重视,你很勇敢,能直面自己的感觉,有时候,别人的反应是他的事情我们不能控制,他也有他的考量,而他是否接受你是不是最重要的呢? “是啊,这是我尊重自己的感觉和情感,最重要的,我说完了,起码对自己有个交代了”“小 A,

4、你知道吗?你们现在这个年龄,对异性的这种感觉很朦胧,也很美好”每个人都会经历,我们看到身上有优点的异性,去欣赏,去喜欢也是我们对整个人生美得感知,爱的感知的开始,这也是我们人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这是多么值得欣喜的一件事情,你说是吗?2“刚才听你说,是他的目光吸引了你?你能说说那目光给你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幸福的,而且欣赏,肯定的。我觉得我很少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和目光, ”“所以,其实你的欣喜的感觉并不只是因为是他,而是因为这份被欣赏,被关注的感觉是吗?”“对,从小到大就很少有人会这样”说到这里她又有些低落和无奈。“我知道你所说的他身上确实有挺多优点和值得欣赏的地方,所以,没必要隐藏,把你的情感自然

5、的表达出来,欣赏他就试着大方的表达出来,身边值得欣赏的同学也很多。是不是因为是男同学,所以你会敏感的把这份被欣赏的感觉和异性的恋爱关系联系起来,觉得不该这样”“是的,我和他现在大家都有意的去绕开对方,都会觉得有点别扭,不自然”“本来是自然的互相欣赏和喜欢,因为这样躲闪和不自然,是不是会感觉更加敏感和紧张,而变得奇怪?“呵呵,确实是”她自己说着笑起来,明显感觉到她放松了很多。3三别被“害怕”打倒说到这里,她的状态已经比开始放松了很多,继续说到学习,我猜想班主任会比我更了解她的情况,于是就请班主任和她继续交谈,班主任肯定了她的努力,事实上她以为的状态会对学习有影响,但是从考试的成绩来看并没有退步,

6、她只是画地为牢的被自己以为的结果给束缚和感到恐惧,了解到这点,小 A 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些轻松的表情。最后我和她做一个比喻来说:对于已经努力了三年多的你们来说,就好似已经一幅画已经画完了,大概的样子已经定型了。所以现在只是最后的润色并不会影响最后的样子了,所以别害怕你这一时的问题会影响最后的成绩好吗?辅导效果 她坚定的点了点头,看的出有如释重负的愉快感,每个人对生活和自己多一些了解,就会更快乐恐惧异性的女孩 案例介绍 李某是高中二年级的女孩,从外表看来,她是一个文文静静、性格内向的女孩子。但是,她对异性有着恐惧感。面对异性的时候,她总是手脚发抖、头上直冒冷汗,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而且说话时会出现严

7、重的口吃现象。因此,她总是避开人群。但是,在面对同性时,她却又是一个谈吐幽默风趣的女孩。 案例分析 3李某家里有一个弟弟,她的父亲是一个普通工人,性格爆燥,在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下,父亲偏爱弟弟,总是把弟弟的过错推到李某头上,对女儿经常打骂。久而久之,使得李某对父亲产生了恐惧感,而且不愿意认识异性,接近异性。即使在父亲过世后,她还是不能接近异性,接近人群。 李某的身材偏向于矫胖型,她从小到大没有穿过裙子。来到苏州之后,在新集体中,总是独来独往。有一次,班上男生私下议论李某的身材时,被李某听到。这加重了李某的自卑感,此后更是避开有异性的人群,连走路也是无意识地低着头。 辅导方法 1、首先,培养李某

8、的自信心。李某喜欢打羽毛球,让她参加学校的羽毛球队,每次打球,李某的表现都很出色。同时,挖掘李某的长处,让李某能正视自己,抛弃自卑感。 2、让女同学陪着她,在人群外远远地观察,观察人群中的男性的举止。当远观人群不再有恐惧时,让女同学陪着她,到人群中去倾听他人的交谈,看他人的交往。不久之后,在女同学的陪伴下,她不再害怕人群了。 3、让李某自己到人群中去与异性相处,少了同性的陪伴,李某虽然不再恐惧人群了,但还是不敢和人群中的异性交往。由女同学陪着,让李某与亲戚中的男孩子相处、交往。当李某敢和这些熟悉的男孩子交谈时,由女同学陪着,让她与亲戚中的长辈男性相处。过了一个多月,李某在这些场合不再需要女同学

9、的陪伴了。 4、让李某自己与本班的男同学交往。当李某不再害怕本班的男生时,让李某与本班的男教师相处、交谈。直到消除她对男教师的恐惧感为止。 5、当李某对熟悉的男性不再存在恐惧感后,让她与女同学做伴,与陌生的男性交往。一开始由女同学主导发言慢慢过渡到由李某主导发言。 6、让李某自己与陌生的男性交往。一开始,李某还是很紧张,以听为主。慢慢地,李某也敢发言了,甚至敢看着他人的眼睛说话了。 辅导效果 经过近五个月的辅导、治疗,李某不再恐惧异性,敢和异性交往了。而且开始穿起了裙子,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走路时也敢昂首挺胸了。 返回 她变得较活泼开朗了 4案例介绍 陆某,女,18 岁,她性格较内向,智商

10、中等,属于矮胖型身材。父母亲均为个体工商户,照顾她的时间相对较少。她喜欢一个人呆在家,害怕与同学交往,缺少友伴,不愿过集体生活,不喜欢体育活动 案例介绍 陆某属于矮胖型身材,加上学习成绩较差,有较强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自卑感较重。 辅导方法 1、个别谈话:我经常与她个别交谈,并采取信任互敬态度,耐心倾听她的陈述,一开始她由于畏怯,说话吞吞吐吐,不敢直言,我注意鼓励其消除顾虑,以全面了解她内心世界,发现导致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预先布置班干部邀请她参加适合她的节目,并且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如在阅读“光辉历程五十年”一书的读书活动中,

11、我校以班为单位,进行了一次文字的智力竞赛(开卷),我布置她负责为全班查找一张试卷的答案,她挑灯夜战一晚翻查资料,并认真填写,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这样,让她参加集体活动,并且给她担任活动骨干的方法,既能给她带来自信和鼓舞,又能加强与同学的联系。 3、与科任教师多了解情况:有目的地与科任教师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尽量找到学习进步的突破点。如通过了解,知道她对珠算较感兴趣,我就与珠算教师商讨帮助计划,让她与其他珠算较好的同学一起多次进行迎接各种比赛的强化训练,也给她参加校一级的技能竞赛的机会,以此为基础给予她丢掉学习成绩差的心理包袱。还有,针对她不爱体育活动的问题,我根据她的体型特点,要求体育教师注意辅

12、导她投铅球的基本动作,并且在校运会时鼓励她报名参加铅球比赛,尽管,她只取得第 8 名,但我还是在班会上感谢她为本班争回可贵的一分。 4、与本班团干部一起进行帮助活动:布置团干部们多主动与她接触,并且在学雷锋做好事时邀请她也参加活动,给予她积极要求进步的机会。 辅导效果 通过以上的辅导方法和过程,陆某的自卑感有了明显减弱,而变得较活泼开朗和同学们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集体活动也能积极参加,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珠算技能进步最快,在高中二年级最后一次珠算等级定级时,达到能手五级,获得全国珠算等级定级能手五级的证明书。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现在,她白天实习,晚上参加成人高考补习班,为了

13、争取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正在努力。 返回 5他对同学们的谈笑不再耿耿于怀 案例介绍 莫某,男,17 岁,某职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皮肤较黑,身材偏矮。父母离异,法院判其随母亲生活,但实际上因母亲收入不高,住房条件差而让他随父亲生活。母亲每月提供一定生活费。莫某在学校各类涉及家庭状况的调查表中从不填写父亲姓名,仅写母亲。在班级中,他缺少友伴,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时他上课迟到,进教室时扭扭捏捏,有些同学笑话他,他就发火。课余时间,同学们在他课桌旁边开玩笑,他就认为同学们在嘲笑他,独自喃喃自语;同学们打闹碰了他的桌、椅,他认为是故意闹的,专门是针对他。 案例分析 因莫某父母

14、离异,对莫某的成长造成很大影响,因他判给母亲,母亲较关爱他,但由于经济、生活所迫,他与父亲同住,却感受不到父爱,反而有寄人篱下的感觉,父子关系疏远。 由于性格内向,疑心重,且皮肤较黑、身材偏矮,自卑心理较重,缺乏可交流的玩伴,形成不合群的心理,拒绝与人交往,人际关系不佳。 辅导方法 1、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了解现莫某家庭状况,与其父母交流,请他们以孩子发展为重。尽管两人已离异,但仍应给予孩子在心理、精神上的关心与支持,不能认为负担其学习、生活费用就足够了。 2、在集体活动中安排莫某担任一定的任务,加深与同学的交流。 3、在班团干中做思想工作,要求他们要主动与莫某交流,关心和帮

15、助他。同时安排一位热情细心的团干与他同桌,形成友好的氛围。 4、阅读指导:给莫某介绍各类有益的有关沟通技巧、促进人际关系的书籍。耐心指导,指导其读书;指导其正确的穿着、打扮;指导其如何发泄情绪等。 5、举办演讲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对莫某特别辅导,培养其自信心,同时通过演讲活动达到主动交流的目的。 辅导效果 经过教师、家长、同学们的配合及辅导、帮助,莫某与父亲关系逐渐融洽。在各类表格中有家庭情况填写时,能主动写上父亲姓名及有关情况。与同学关系有所改善,集体活动能参加,对同学们的善意谈笑不再耿耿于怀,他走出了人际关系的误区。 返回 6自信辅导 他的自卑感减轻了 南宁市十五中卢卡 案例介绍 小

16、彬,男,15 岁,市某中学初二(1)班学生,成绩一般,智商中等。父母都在夜市里摆摊,故对小彬关心不够。他常迟到,听课效果差,不专心,或是乱画画或是看漫画书,作业、练习缺交较多。家访得知,他常常晚上玩游戏机到深夜。但他也有优点,即他的闪光点: 1、勤劳动,不怕脏不怕累。2、有画画特长,并且得到家长的支持。有一次其父来校,班主任跟他说起小彬画画画得好,其父非常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案例分析 使用 YGWR 性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得知小彬的性格类型为 B型。其特征为:情绪不够稳定,有点自卑感,常焦虑不安。对社会不太适应,看问题较主观,不大信任他人。精力较充沛,喜欢参加活动和与人交往,但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使用 XYZ 量表得知非智力因素影响为:学习进取心一般,学习兴趣不够浓,学习自觉性不够稳定,主动性较差,听课效果差,作业、练习水平较低。教育环境则是父母对子女关心不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综上所述,小彬的要害是“自卑心理”。由于他的自卑心理,导致学习兴趣不够浓,进取心也一般,上课无心,作业、练习也不做,不主动、不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