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西游录注》(元)耶律楚材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955936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6《西游录注》(元)耶律楚材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76《西游录注》(元)耶律楚材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76《西游录注》(元)耶律楚材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76《西游录注》(元)耶律楚材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76《西游录注》(元)耶律楚材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76《西游录注》(元)耶律楚材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6《西游录注》(元)耶律楚材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游录注 (元)耶律楚材 撰 (清)李文田 注 中书令国初时扈从西征,行五六万里,留西域六七年,有西游录述其事,人所罕见,因节略于此。 公戊寅春三月, 元太祖十三年也。 出云中, 湛然居士集有过云中赠李尚书诗 。 抵天山, 汉书西域传:“卑陆国,王治天山东乾当国。 ”晋灼武帝纪注曰:“天山近蒲类国,去长安八千余里。 ”师古曰:“天山即祁连山。 ”祁太史韵士西陲要略曰:“哈密之山,即天山。山之北三百余里为巴里坤,柳谷水在城东北,源出天山,藉资灌田焉。 ” 涉大碛, 宋程大昌北边备对曰:“大漠,言沙碛广莫,望之漠漠然。汉以后史家变称为碛。碛者,沙积也。其义一也。 ”大唐西域记:“龟兹西行六百里,经

2、小碛,至跋禄伽国。 ” 逾沙漠, 祁韵士万里行程记云:“安西州,旧名大湾,后复设安西府,今改为州。出北门五里许,过一涸河,即入沙碛。土人呼为戈壁,即古瀚海也。地以沙石为骨,如熔炼而成肤。” 达行在所。 此指元太祖和林之行在,邱处机西游记所云“皇帝旧兀里多”者也。 西游记:“辛巳六月廿八日,泊窝里朵,汉语行宫也。 ”又称为乃满国兀里朵,盖太祖灭乃蛮后,即置行在于此,以便西伐也。 明年, 己卯年也,是为元太祖十四年。 大举西伐,道过金山。 北边备对曰:“金山,隋唐间突厥阿史那氏,得古匈奴北部之地,居金山之阳。 ”案:湛然居士集卷一有过金山用人韵诗 。 西域释地云:“乌鲁木齐博克达山,三峰峭拔入云,

3、山腰有潭,周十余里,土人称海子。山南有俗所呼七个达坂者,即此。 ”按:唐书西州交河县,北行经柳谷,度金沙岭,至北庭都护城。又按:杜甫诗注:“自交河北行八十里,至龙泉馆,北入谷百三十里,经柳谷,度台沙岭,百六十里,经石会汉戍,至北庭都护府。 ”今乌鲁木齐为唐北庭都护故治,土鲁番为西州古治,以相距道里考之,此“达坂”即所谓金沙岭。今岭畔有陟坡,沙子细碎,滑马足, “金沙” 、 “台沙”之名当以此。皇舆西域图志云:“按今阿勒坦为古金山, 唐书称阿史那氏居金山之阳,裴罗西超金山者,是也。 ” 时方盛夏,雪凝冰积,斫冰为道。松桧参天,花草弥谷。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海。 金刘祁北使记:“出北界,行西北向,

4、地浸高,并夏国。前七八千里,山之东,水尽东;山之西,水亦西,地浸下。 ”祁韵士西陲要略云:“新疆诸水,分流异趋,南路之水皆东流,出自南北山中,若喀什喀尔之乌兰乌苏、叶尔羌之玉河、和阗之哈喇哈什、玉陇哈什二河,乌什之瑚什奇、阿克苏之浑巴什、库车之渭干、喀喇沙尔之开都,悉东会于土鲁番之罗卜淖尔。凡南北山积雪融化之水,皆入之。湓沦渟蓄,伏流地中,即古蒲昌海也。北路之水,若伊犁诸河多西流,塔尔巴哈台之额尔齐斯诸河多东流,乌鲁木齐之玛纳斯河多北流,或归入淖尔,或流经苇湖,或伏入沙碛,以及雪融会合之水甚多。 ” 其南有回鹘城, 元吏西北地附录曰:“畏兀儿地。至元二十年,立畏兀儿四处站及交钞库。 ”明世法录

5、曰:“火州,元号畏兀儿。东七十里,距柳陈城西百里,为土鲁番,即古高昌国治。”案:辽史兵卫志:“属国军有回鹘,有甘州回鹘,有沙州回鹘,有和州回鹘。 ”此和州回鹘城也。末洪皓松漠纪闻曰:“回鹘、甘、凉、瓜、沙,旧皆有族帐。惟居四郡外地者,颇自为国,有君长。 ” 名别石把, 西使记曰:“龙骨河复西北行,与别失八里南以相直,近五百里。 ”元史西北地附录曰:“别失八里。至元十五年,授八撒察里虎符,掌别失八里畏吾城子里军站事。十七年,以万户綦公直戍别失八里。十八年,从诸王阿只吉请,自太和岭至别失八里,置新站三十。二十年,立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慰司。二十三年,遣侍卫新附兵千人屯田别失八里,置元帅府。 ”明史西

6、域传云:“别失八里,西域大国也。南接于阗,西抵撒马儿罕,东抵火州,北连瓦剌。元世祖议宣慰司。 ”西游记作“鳖思马大城” 。欧阳玄高昌契氏家传:“北庭者,今之别失八里城。 ” 有唐碑。 西游记曰:“北庭端府。景龙三年,杨河大都护有德政,有龙兴西寺二石刻在,功德焕然可观。寺有佛书一藏,唐之边城往往尚存。 ”槐西杂志:“特纳格尔,为唐金满县也,尚有残碑。 ”西域释地曰:“库车丁谷山在城北,有古寺,多唐碑,浮图高数十丈。 ”西域水道记:“巴尔库勒淖尔四源,东南源曰招摩多沙乌鲁木齐,治曰巩宁城。城南阻阿拉癸山,东扼博克达山,山之阴为阜康县。又东并山行一百九十里,为唐沙钵镇,即阿史那贺鲁所处之莫贺城。又东

7、五十里,为济木萨西突厥之可汗浮图城,唐为庭州金满县,又改后庭县,北庭都护治也。元于别失八里立北庭都元帅府,亦治于斯。故城在今保惠城北二十余里,地曰护堡子。破城有唐金满县残碑,碑石立为二,俱高八寸,广六寸,一石七行,一石六行。 ” 所谓瀚海军。 元刘郁西使记曰:“瀚海地极高寒,虽酷暑,雪不消。 ”今之所谓瀚海者,即古金山也。 唐书地理志:“北庭大都护府,本庭州。贞观十四年,平高昌。置有瀚海军,长安二年置。 ”瀚海去城数百里, 西域释地云:“哈密东至安西州,西至土鲁番,俱有沙碛,乏水草,不毛之地数百里,谓之瀚海,今呼为戈壁。 ” 海中有屿,其上皆禽鸟所落羽毛。 史记匈奴传:“骠骑将军去病封于狼居胥

8、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 ”如淳曰:“翰海,北海名。 ”张守节正义曰:“按:翰海自一大海名,群鸟解羽伏乳于石,因名也。 ”李光廷西域图考曰:“按:文正西游录云:戊辰,达行在所,至即唐之高昌云云,此以今济木萨为瀚海,与刘郁西使记殊,且言蒲类海,亦未确也。 ”西域释地云:“巴里坤名会宁城。有海子,即古蒲类海,一名婆悉海,俗呼为海子,在城北沙山之下。东西袤一百余里,对岸广数十里。 后汉书张璫言呼延王常展转蒲类、秦海之间,元和志言伊州纳职县北直抵蒲类海。唐之伊州,即今哈密,距巴里坤相近,而巴里坤又为汉蒲类国地。是此海子为蒲类海无疑。 ” 城西二百里,有轮台县, 新唐书地理志:“庭州西延城西至轮台县,共

9、三百二十里。 ”西游记:“鳖思马大城,其东数百里,有府曰西凉。其西三百余里,有县曰轮台。师问曰:有几程得至行在?皆曰:西南更行万余里,即是。 ” 唐碑在焉。 西域水道记有说。 城之南五百里,有和州, 元史耶律希亮传:“由苦先至哈剌火州。 ”元史西北地附录:“阿里麻里”之下有“合剌火”者。 即唐之高昌, 辽史兵卫志:“属国军有高昌。 ”明史:“火州,其地多山,青红若火,故名。火州东有荒城,即高昌国都,汉戊己校尉所治。西北连别失八里,后为土鲁番所并。 ” 亦名伊州。 湛然居士集十二怀古诗:“瀚海过西伊。 ”自注云:“伊州之西北有瀚海,伊州又谓之西州。 ”西域释地曰:“元和志言伊州纳职县北直抵蒲类海

10、。唐之伊州,即今哈密。 ” 高昌西三四千里,有五端城,即唐之于阗国。 元史西北地附录作“忽炭”者,是也。 曷思麦里传作“斡端” , 拜延八都鲁传亦作“斡端” , 宪宗纪则作“扩端” ,均此“五端”二字之声转。今称“和阗”者,是其地也。 明史作“阿端” ,又沿古名作“于阗” ,均非两地。 西域释地云:“叶尔羌,汉莎车国地。唐以后并入于阗,又曰和阗。汉于阗国,唐置于阗都督府于此。回人谓汉人为黑台 ,和阗即黑台之讹。相传汉任尚弃其众于此。 ” 河出乌白玉。 西陲要略云:“叶尔羌之山,则有密尔迪山,在城南二百余里,产玉。有玛尔瑚卢克山,在城西南四百余里,产玉。又有一大山,在叶尔羌西南,与密尔迪山相连。

11、回人呼为塔什达巴罕,疑即所谓葱岭者是也。水则有玉河,自密尔迪山流出,南分支入和阗。和阗境内一带山皆积雪,水则有哈喇哈什河,有玉陇哈什河,有哈琅圭塔克河,俱多产五,且资灌田。 ” 过瀚海千余里,有不剌城。 西北地附录作“普刺” 。 耶律希亮传:“至不剌城。 ”李光廷西域图考曰:“不剌城,即西使记 孛罗城之转音,城南有阴山,即松树头岭。山顶在池。今赛喇木泊在四山之中,即池也。 ” 不剌南有阴山,东西千里,南北二百里。 西游记曰:“初在沙陀北,南望天际,若银霞。问之左右,皆未详。师曰:多是阴山 。翌日,过沙陀,遇樵者,再问之,皆曰然。 ”湛然居士集卷一有过阴山和人韵诗六首 。 山顶有池,周围七八十里

12、。 西陲要略曰:“伊犁之水,有赛里木淖尔,在城东北,隔山二百余里。凡境内之水,皆朝宗于伊犁河,惟赛里木淖尔不与焉。 ”西域释地:“赛里木诺尔,在伊犁城东北二百余里,塔尔奇岭之东。其北有川,名博罗塔拉。 ” 池南地皆林檎,树阴蓊郁,不露日色。出阴山,有阿里马城。 西使记曰:“出关至阿里麻里城,市井皆流水交贯。 ”西使记云“出关至阿里麻里城” ,当云“出关至阿里麻城” ,衍一“里”字。此即湛然集之“阿里马城” ,非西北地附录之“阿力麻里”也。 西人目“林檎”曰“阿里马” ,附郭皆林檎园,故以名。附庸城邑八九。 至元译语曰:“蒙古语梨曰阿里马 。 ” 多蒲萄、梨果。播种五谷,一如中原。又西有大河,曰

13、亦列。 刘祁北使记曰:“兴定四年十二月,出北界行,地浸高。前七八千里。又前四五千里,地甚燠,历城百余,皆非汉名。又几万里,至回纥国之益离城,即回纥王所都”云云。案“益离”即“亦列”之声转,盖以亦列水得名也。 西游记曰:“沿天池正南,下阿里马城,又西行四日,至答剌速没辇。没辇,河也。 ”徐松跋云:“阿里马城者,即今西阿里玛图河,在拱宸城东北,出塔勒奇山口,西南至阿里玛图河,仅百里。又西行四日,至答剌速没辇,是今伊犁河。以西行四日计之,当在今察林渡之西渡河。 ”亦列河,李光廷曰:“当是今瞻德城西之察罕乌苏河,以伊犁统名之耳。 ”西域释地:“伊犁河在伊犁城南一里许,源出哈什、空吉斯二河,洪流深广,境

14、内之水皆归焉。过城南,折而西北流七百余里,入哈萨克界,遇沙而伏。 ”按:唐书:“贞观中,西突厥分其部为二,以伊列水为界。显庆二年,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讨西突厥。 ”所称伊丽,即今伊犁,以水为名。 “犁”与“丽”同名, “列”则音相近耳。 其西有城,曰虎司窝鲁朵,即西辽之都。 明陈士元诸史译语云:“斡耳朵 ,华言帐房也。 辽史称斡鲁朵 ,音之转也。 ”西使记云:“过六 屠两山间,土平民夥,沟洫映带,多故垒壤垣。问之,盖契丹故居也。计其地,去和林万五千里而近。 ”辽史天祚本纪:“耶律大石建都城,号虎思斡鲁朵。 ”又辽史兵卫志:“属国军有胡母思山蕃。 ”胡母思,即本纪之“虎思”矣。又部族表 ,辽

15、太祖天赞二年,破胡母思山蕃。又诸部表有忽母思部。均即此录之“虎司” ,自大石建都后称为“斡耳朵”者也。 辽史营卫志:“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 ”金史百官志:“斡里朵,官府治事之所也。 ” 附庸城数十。又西数百里,有塔剌思城。 西使记曰:“二十八日过塔剌寺。 ”案西游记有“答剌速没辇” 。原注:“没辇,河也。 ”是“塔剌思”即“答剌速”之对音。此城以河得名,其上游已名为答剌速河,此录称为亦列河,在西辽河中府都之东也。此河西行数百里,绕此城,即此录之塔剌思城,又即刘郁所过之塔剌寺矣。 又西南四百余里,有苦盏城、 西使记曰:“四日过忽章河,渡船如公鞋然。土人云:河源出南大山,地多产玉。疑为昆仑山。 ” 八普城、 元史西北地附录有“巴补” ,即此录 “八普”之音同字异也。 可伞城、 西北地附录作“柯散” ,即此录 “可伞”之异文也。 曷思麦里传作“可散城” 。芭榄城。 西游记:“壬午之春正月,杷榄始华,类小桃。俟秋,采其实,食之,味如胡桃。 ”湛然集记西游事诗:“亲尝芭榄宁论价,自酿蒲萄不纳官。 ”其他诗言杷榄、蒲萄者,不可枚举。 苦盏多石榴,其大如栱,甘而差酸。凡三五枚,绞汁盈盂,渴中之尤物也。 苦盏, 元史西北地附录作“忽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