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927896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组别:高一(10)班 第三小组指导老师:陈帮超组员:林思思 余梦施 薛梦梦 林初豪 陈建勇 林晓飞 陈如帆 鲍方舟开题时间: 2006.10.12 结题时间:2007.6.1 摘要:早恋是人在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项特有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异性效应。中学生正青春 发育期,往往不能正确分辨早恋与异性之间正常交往的区别,不能适当调整恋爱与学业之间的矛盾,在恋 爱过程中也不能恰当 处理人际关系。因此,中学生应当正确对待恋爱问题,树 立正确的恋爱观。而家 长、老师作为中学生的引路人,也应当正确采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学生成 长中所出现的各种情感 问题,引 导中学生

2、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字:中学生 正确对待 早恋 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思想的进一步开放,早恋风靡校园,中学生“拍拖”已成为一种时尚。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高中学生早恋占全体学生的 39.2%,高三年级早恋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 50%。虽然学校对中学生早恋作了一些正确的引导,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男女生不正当交往问题。有许多同学因早恋而产生心理问题,许多同学因早恋而疏忽人迹关系,也有许多同学因早恋而使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中学生早恋对其身心的发展、学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早恋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家长、老师头疼的问题。研究内容:1、对早恋的科学理解;2、早恋问卷调查和分析;3、早恋的危害;4、

3、正确对待早恋。研究方法: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科学分析。过程与结果:一、认识“早恋”1、早恋的产生。其实早恋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人在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项特有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异性效应。在不考虑影响早恋的其他客观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理解为早恋就是异性效应,但在实际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客观因素因时间、环境的不同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早恋的表现形式,所以早恋又会体现出它的复杂性。(见下图)其它客观因素男女社会分工的完整 早恋互补心理 异性效应好奇心同性竞争的加强首先,由于男女社会分工的完善和同性竞争的加强促使了异性之间产生了相互依靠的欲望;又由于好奇心促使了异性之间产生了可望相互

4、了解的欲望。在这两种欲望的共同作用下便形成了异性效应。由于“异性效应”,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都希望能以自己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青春期异性效应的产生,使得同学往往非常留心异性同学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喜欢对异性同学评头论足,同时男女同学又都很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常常是因为这种关注而使很多同学逐渐对某一异性同学产生好感,产生倾慕。男女生之间的过于密切的交往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及精神状态,由此产生恋爱关系,由于是在中学阶段,因而通常称为早恋。2、早恋的社会界定。谈恋爱的年龄早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现在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是否早恋要以下面两个特点来划定。其一是生活上的自

5、立程度。一些少年,稚气十足,生活和经济尚在父母督促和庇荫下,还处在学习文化技能的紧张阶段,对社会了解的还甚少,就迫不及待地谈恋爱,可谓为时过早。似乎十八、九岁的工人谈恋爱,人们容易接受,如果十八、九岁的学生谈恋爱就不同了。这就是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社会职业方面来考虑的。其二是谈恋爱的年龄和法定最低年龄之间的差距,如果已经达到或接近法定最低婚龄,就可不算早恋;如果和法定最低婚龄还差很远,就应视为早恋。因为法定最低婚龄是根据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发育而规定的。有以上两个标准来衡量,那么高中及高中以下的学生谈恋爱,应该算是早恋。因为他们在经济上尚未独立,他们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立;他们的年龄还离法定的最低婚

6、龄相差很远;当然他们的心理上也很不成熟。3、早恋的特点。朦胧性。即模糊不清的感情,似乎是爱,似乎又不是爱,其实是错把对异性的好感当作是对异性的爱; 单纯性。少男少女们往往认为爱就是一切,不附加任何条件,他们的感情像水晶般的纯洁,但由于常与现实不符,因此往往蒙受心灵上的创伤; 不稳定性。少男少女可塑性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情况都会发生变化,而每一种变化都会给爱情带来影响。4、早恋与正常交往的区别。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从而使情绪易于波动,活动能力增强,人格独立要求增加,同时产生愿意与异性交往的想法,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可否认,交往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需要,只要交往不

7、是过于密切,不影响到学习和精神状态,男女生的交往是正常的,也是有必要的。早恋的同学,则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两性之间的一种超出正常交往和友谊的互相接近。我们都知道,恋爱是具有排他性的。高中生如果早恋,往往会疏远了与集体、他人的交往处于恋爱中的人,他的眼里,心里都只有对方。这样,势必造成个人与集体这个大圈子的疏远,恋爱关系的发展必然是两个人的小圈子在集体这个大圈子中的孤立。高中生一旦早恋,男女双方有时为了博得对方的欢心,往往会按照对方的喜好去改变自己。俗话说:“女为悦已者容” ,恋爱的女生开始打扮自己即是明证。这种有悖常态的表现也是早恋的一个信号。还有的同学也会花前月下约会,赠送定情信物,甚至发展

8、到身体的接触,比如拥抱,接吻等。有的还会借口学习上要互相帮助,形影不离。有的则山盟海誓,表示要永远相爱,愿意为自己的恋人而死,甚至为情所困而发生某些越轨行为等。二、调查“早恋”。为了理解中学生的早恋心理,取得科学客观的数据,我们在校内各班级进行了抽样调查。(一) 、问卷调查样本。有恋爱过 没有恋爱过1、如果你身边的同学恋爱了,你会有什么看法? A 支持 B 反对 C 无所谓 2、如果他(她)向你表白了,而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会对谁倾诉?A.同学 B 老师 C 家长 D 网友 E 兄弟姐妹3、当一个男(女)生常在你家楼下等你时,你父母会怎样?A.没关系,反正是同学 B.一定要制止 C.不知道 D

9、 其他4、假如你遇见一位令你心仪的异性你会怎样?A.犹豫再三,还是表白 B 把感情埋在心里,默默关注他(她)C.与他(她)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和进步 D.斩断情思,毕竟时机不对5、你觉得自己在高中阶段应该交往吗?A 应该 B 没必要 C 随缘6、你认为中学恋爱会有什么影响?A.严重影响学习 B.对学习很有利C.无所谓 D.因人而异你恋爱过吗?若有请继续.若没有,那么谢谢你的参与!7、如果你的父母知道你正在跟异性交往,他们的态度如何?A 反对 B 支持 C 无所谓 8、你的老师发现你谈恋爱了,他(她)的态度如何? A.立马请你到办公室喝茶 B.只要不影响学习,一切好商量 C.帮你解决你感情上的问题9

10、、你谈恋爱了,你同学态度如何?A.劝你们分开. B.渐渐疏远你 C.在旁边帮你们 ,做你们的和事佬 D.反应平淡(二)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A B C D E有恋爱没恋爱有恋爱没恋爱有恋爱没恋爱有恋爱没恋爱有恋爱没恋爱1 140 42 8 5 160 169 2 226 144 4 1 9 6 38 36 31 293 153 68 42 35 76 83 37 30 4 77 19 135 105 73 52 23 40 5 69 12 40 64 199 140 6 24 17 53 12 31 26 200 161 7 174 61 8 115 137 9 5 4 74 05010015

11、0200250有恋爱没恋爱有 恋 爱没恋爱有恋爱没恋爱有恋爱没恋爱有恋爱没恋爱A B C D E123456789(三)、调查结果分析1、数据显示,如果身边的同学恋爱了,在谈过恋爱的同学中有 140 人表示支持身边的同学谈恋爱,8 人不支持,160 人无所谓;在没有谈过恋爱的同学中,有 42 人表示支持,5 人不支持,169 人无所谓。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同学默认或认可和接受身边的同学谈恋爱,可见对恋爱的需求是中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或者说中学生在这一发育阶段已经产生对异性接触和交往的生理和心理需求。2、如果他(她)向你表白了,而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会对谁倾诉?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同学选

12、择向同学、网友和兄弟姐妹倾诉,一般都不愿意向家长、老师倾诉。可见,同龄人有着基本相同的恋爱观念和价值观,同学、网友、兄弟姐妹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为他们出谋划策。3、当一个男(女)生常在你家楼下等你时,你父母会怎样?我们看到,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家长还是采取不制止的方式,只有少部分家长坚决制止,可见,家长对于同学的恋爱也采取了更明智的方式,他们更愿意与自己的子女沟通,一起解决问题。以上三个问题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中学生的恋爱沟通心理。结果表明,高中生身心基本发育成熟,异性之间有相互了解的欲望,也有互补和相互帮助的需要。如果有心事,中学生更喜欢跟同龄人交流和沟通,在同龄人之间有更接近或相似的价值观,更容

13、易产生认同感。同龄人之间更容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从而更容易解决问题。也说明了家长对待男女生交往的传统态度:即不问青红皂白,一味的打压和阻止。即使现在的家长对待子女的情感问题越来越理智,但是处于叛逆期的少男少女对家长也有明显的“反控制”和对抗心理,这是家长和子女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由于高中生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处理问题容易走向片面和极端,如果有家长的介入,问题处理起来可能更客观、更得体。所以家长应该正视这个问题,采取更加适当的方法和策略应对。这也就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假如你遇见一位令你心仪的异性你会怎样?选择把感情埋在心里,默默关注他(她)的比较多,其次是与他(她)一起学

14、习互相帮助和进步,只有少部分同学选择斩断情思,毕竟时机不对。可见,青春期的男女生都有恋爱的倾向,但是碍于早恋的后果,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5、对于高中阶段是否应该交往,恋爱过的同学大多选择应该或者随缘,没恋爱过的同学大多选择不应该交往或者随缘。对于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纭,但是对于恋爱,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也能根据自己的状况调整自己的恋爱观。以上两个问题的调查目的是了解中学生对于恋爱态度的认识,结果表明:对于早恋,高中生都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既跃跃欲试,又唯恐后果严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分同学在遇到心仪的异性时,选择“与他(她)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和进步。 ”互相帮助和进步,意

15、味着经常在一起,如果进一步发展,可能会演变为恋爱,有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很多同学以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发展方向,但是由于中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自制力不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走进早恋的误区。6、你认为中学恋爱会有什么影响?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因人而异,也就是说恋爱与学习是一对矛盾体,如果能正确处理,对学习是有利的;处理不好后果会比较严重。这个问题的调查目的是了解中学生对于恋爱结果的认识。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持“恋爱有利论”观点的同学大多处于恋爱的初期。刚沉浸在恋爱中的同学,往往对生活、学习更有热情,在异性思维能力互补的推进下,能够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但是,随着热恋的到来,情感投入的加大,男女生双方时时都思念着对方,容易导致精力分散,神情恍惚,进而影响学习。这也就是“恋爱有害论”的原因。8、如果你的父母知道你正在跟异性交往,他们的态度如何?大多数父母还是反对孩子恋爱的,因为他们担心孩子学习分心、担心早恋带给孩子心理上的影响。9、你的老师发现你谈恋爱了,他(她)的态度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