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02 百舸争流的思想单元双基双测(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0926262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02 百舸争流的思想单元双基双测(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02 百舸争流的思想单元双基双测(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02 百舸争流的思想单元双基双测(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02 百舸争流的思想单元双基双测(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02 百舸争流的思想单元双基双测(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02 百舸争流的思想单元双基双测(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02 百舸争流的思想单元双基双测(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百舸争流的思想能力提升卷(B 卷)(满分 100 分,测试时间 60 分钟)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3 分,20小题,共 60 分)1我国古代儒释道三家分别以“人与社会” “人与修心” “人与自然”为理论主线,究其哲学本质,他们的理论都反映的一个基本问题是A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答案】C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 。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理在事先断章取义 形存神存心外无物 掩耳盗铃削足适履

2、沧海桑田刻舟求剑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世界的本源到底是物质还是意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是联系和孤立观点、发展和静止观点、全面和片面观点。中“理在事先”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断章取义”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中“掩耳盗铃”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削足适履”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和的观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中的“形存神存”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心外无物”是主观唯心的观点。中“沧海桑田”是发展的观点,“刻舟求剑”是静止的观点。和的观点分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2表现,与题目要求一致,所以答案应选 D。考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

3、证法和形而上学3孔子提出:“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两种观点分别是A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B客观唯性主义、辩证法C主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D主观唯性主义、辩证法【答案】B考点:主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4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问题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关系问题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一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4、;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很显然,符合题目要求,不符合,所以答案选 B。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5美国有少数几个州允许安乐死,但是有严格的条件,俄勒冈州就是安乐死合法的州之一。为此,俄勒冈保健科学大学对安乐死的焦点病人的自愿要求进行了调查,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对安乐死是否能合法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揭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具有一致性不可知论贯彻生活的各个方面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具有指导人们实践的作用哲学辩证观是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A、 B、 C、 D、【答案】C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6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反映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是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

5、灭 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是一种主观意识,是唯心主义观点,与其反映的哲学思想相一致;唯物主义观点;是认识论。7 “心之官则思” ,孟子的这一观点( )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认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答案】C【解析】 “心之官则思”意思是心这个器官的作用在于思考。 (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现在指的是脑子) ,孟子的话告诉我们,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A、B、

6、D与题目没有关系,所以选择 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意识及其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8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4夺己也,遽掩其耳。吕氏春秋自知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答案】B【考点定位】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名师点睛】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的关系基本形态 区别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联系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

7、,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 “心即是天” ,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 “物是观念的集合”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朱熹:“理在事先” ,“理生万物”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

8、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5神”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9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又一位儒学巨匠、先秦最后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坚持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以下说法中最有可能是他的观点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吾心C.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 D.存在即被感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荀子主要坚持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以下说法中最有可能是他的观点的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属于唯物主义观点,A 当选;B、D 不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吾心和存在即被感知,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

9、点; C 不选,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选。10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A B C D【答案】C11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他们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这说明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C存在决定思维 D思维可以再现存在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意强调自然界中的事物能勾起风景画大师们的心绪、诱发他们

10、的愁思,体现了思维对存在的依赖性和存在对思维的决定作用,C 正确,D 不符合题意。A 颠倒了存在与思维的关系。存在与思维分属于主观和客观范畴,本质不同,B 中“相互转化”的说法错误。12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宣称:“宇宙不是偶然产生的,在仔细思量宇宙起源时,我们得以发现深奥的道理:造物者的智慧和上帝的无穷创造力。 ”这一观点属于世界观,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回答可知论,认为上帝可以创造宇宙,也可以认识宇宙客观唯心主义,否认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辩证法,承认了自然界的产生是上帝智慧的产物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错误,可知论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材料中的观点并未正确认识

11、客观存在的宇宙;不选, “承认了自然界的产生是上帝智慧的产物”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中罗马教皇的观点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承认了上帝的存在,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符合题意,故选 C。13下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C、存在就是被感知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答案】C7【考点定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名师点晴】考查哲学的基本观点(1)考查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形态:高考往往以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为情境材料,对唯物主义进行考查。要注意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原子论”之说,其实质是不同的。近代形而上学唯

12、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多为近代西方的科学家,而中国的代表人物较少。(2)考查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形态:注意把主观唯心主义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区分开来。中国古代的“天命观”比较复杂,有时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有时是按规律办事的表现,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4 三国演义中,为了除掉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了刺董之计。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不料却被董卓发现,曹操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曹操的机智体现了唯心主义的观点 唯物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辩证法的思想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曹操随机应变,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想问题,办

13、事情,是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了辩证法思想。故项错误。本题选 D 项。考点:唯物主义观点,辩证法思想15下列观点中,与“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这一世界观相同的是A “物是观念的集合”B “子不语怪、力、乱、神”C “理生万物” , “理主动静”D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答案】A8考点: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16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B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C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1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A 项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干要求。B 项是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D 项是指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故选 C。17青春因奋斗而闪光,人生因奋斗而精彩,无论是二十余年不懈练歌而今一夜成名的“大衣哥” ,还是曾经求学于新华而今成功于各地的河南新华杰出校友,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奋斗”的光芒。然而有人却这样认为,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种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答案】A考点: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8.

15、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人在白天活动时产生的潜意识转化而成的情境。下列与该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A.物是观念的集合 9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C.无其器,则无其道 D.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梦是人在白天活动时产生的潜意识转化而成的情境,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与该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C;物是观念的集合属于唯心主义,故排除选项 A;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未有此事,先有此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排除选项 D。故本题答案选 C。考点:哲学的基本派别1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