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抗高血压药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208505 上传时间:2016-12-0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抗高血压药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抗高血压药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抗高血压药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抗高血压药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抗高血压药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抗高血压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抗高血压药(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理学课程 抗高血压药 中山大学药学院: 黄河清 药理学课程 血压定义: 血压是指体循环中动脉压。包括收缩压与舒张压。正常血压的维持对于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动脉血压随年龄及生理状态而有不同。 高血压定义: 正常成人安静时血压 4012 60成人血压经常高于以上标准者可诊断为高血压。为中老年人常见疾病。 概 述 药理学课程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约占高血压患者的 95 。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一部分症状表现,约占高血压患者的 5。 高血压病显著的病理生理变化是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小动脉管腔变小,血压升高, 这些变化多与

2、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另有部分病人与血浆肾素活性增高有关。 概 述 药理学课程 原发性高血压病变机制虽尚未阐明,但已知影响动脉血压调节的循环系统的基本因素是: 外周血管阻力、心脏功能和血容量。 这些因素主要通过植物神经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两个系统的调控来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临床上根据高血压病起病的缓急和病情进展时快慢,又分为 缓进型和急进型 。间歇有高血压危象。 缓进型高血压根据血压的高低分为 1, 2, 3级高血压。 概 述 药理学课程 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 类 别 收缩压 ( 舒张压 (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 85 1级高血压

3、( 轻度 ) 140 159 90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 149 90 2级高血压 ( 中度 ) 160 179 100 3级高血压 ( 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140 149 90 药理学课程 包括非药物治疗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 , 如 限制钠摄入 , 控制体重 , 适当运动和调理生物行为 等 , 对轻 、 中度高血压 , 尤其是轻度高血压有较为肯定的效果 。 药物治疗 轻 、 中度高血压能长期控制 ,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提高生活质量 ; 急进型和重度高血压病 , 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可推迟病情发展 ,

4、 延长病人寿命 。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 药理学课程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分类 1、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 :利尿药 。 2、交感神经抑制药:如 受体阻断药 3、钙拮抗药 :硝苯地平 ,等 。 4、肾素 如卡托普利等。 5、血管扩张药。 药理学课程 药理学课程 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 (利尿药 ) 噻嗪类, 呋噻米 (速尿 ) 药理学课程 作用 钠利尿 ,使血容量减少而间接降压。 能与小动脉扩张有关 : (1)降低动脉壁细胞 含量 ,交换 , 内流 (2)降低血管对 (3)诱导血管壁产生舒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 。 药理学课程 应用 础降压药用 于各型高血压,常用氢氯噻嗪与其它降

5、压药合用,以增强疗效和减少不 良反应(水钠潴留)。 应用速尿。 不良反应 低血钾,低血钠,高脂血症。 药理学课程 中枢性降压药 肾上腺受体阻断药 影响交感神经递质药 二 、 交感神经抑制药 药理学课程 (一 ) 主要作用于中枢部位的抗高血压药 可乐定( 作用 1、激动延脑腹外侧嘴部的 体 ,使外周交感张力下降 ,末梢 放减少 ,血管舒张和心率减慢 ,导致血 压下降。 2、在外周激动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突触 前膜 2受体和相邻的 咪唑啉受体 , 负反馈作用减弱 ,使神经末梢 减少。 3、抑制肾素的释放。 药理学课程 应用 1、中度高血压(口服)、急重型高血压 (肌注、静注)。 2、兼有溃疡病者的高血

6、压(抑制胃肠活 动和分泌)。 3、吗啡类药物成瘾的戒毒 不良反应 水钠潴留;突然停药可致短暂的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药理学课程 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作用与特点 1、可选择性阻断外周小动脉及静脉突触后膜 1受体 ,导致血管舒张而降压。 2、因阻断突触前膜 2受体的作用很弱, 还具有抑制交感神经反射功能, 故降压时不出现心率增快、肾素释放和水钠潴留等。 3、对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影响小。 (二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理学课程 应用 1、高血压病: 单用 治疗轻、中度 高血压;与利尿降压药或 受 体阻断药 合用 治疗重度或伴肾 功能不全的高血压。 2、顽固性心功能不全:通过扩张 血管、降低心脏

7、负荷而改善心 脏功能。 药理学课程 不良反应 主要有 “ 首剂现象 ” (首剂眩晕等 ):第一次用药后某些病人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眩晕、心悸,严重时可突然虚脱以至意识丧失。故首剂宜小剂量并于临睡前服。 药理学课程 作用 1、抑制心脏: 阻断心脏 1受体,使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2、减少肾素分泌: 阻断肾脏入球小动脉 1受体,减少肾素分泌,使血管紧张素 形成减少和醛固酮释放减少。 3、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 阻断支配血管的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 2受体,取消正反馈,减少 4. 中枢降压作用 : 阻断中枢 受体,降低外周交感神经张力, 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美托洛尔 ,阿替洛尔

8、 药理学课程 作用特点 1、 降压缓慢 , 作用温和 ,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易产生耐受性。 2、 选择性 1受体阻断药 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优于普萘洛尔,对支气管影响小。 药理学课程 应用 1、轻、中度高血压, 对心输出量偏高或血浆肾素水平偏高的高血压疗效较好。 2、对伴有心绞痛、心律失常、脑血管病变的高血压病人也有显著效果。 3、重度高血压常与氢氯噻嗪合用,以增强作用。 不良反应 心律减慢、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等。 药理学课程 (三) 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耗竭药 利血平( 作用 耗竭 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 应用 轻、中度高血压,因不良反应多,如胃酸分泌过多、阳痿、中枢抑制等, 现已少用 。 药理

9、学课程 三、钙拮抗药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地尔硫卓 作用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 的内流,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 作用特点 1、降压作用 强、快、持久 ; 2、肾血流量和滤过率增加; 逆转血管重构与左室肥厚 3、无水钠潴留。 药理学课程 应用 1、 用于轻、中、重度高血压。 2、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肾 功能不全或心绞痛患者 。 不良反应 因 射性心率增快和 肾素分泌增加 (合用 受体阻 断药可以对抗此作用 )。 三 、 钙拮抗药 药理学课程 四、肾素 (一)血管紧张素 1转换酶抑制药 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雷米普利 作用机制 抑制血管紧张素 减少血管紧张素 而减弱血管紧张 素

10、 高血压的作用; 药理学课程 作用机制 抑制血管紧张素 缓激肽的水解减少,使之扩张血 管的作用加强; 缓激肽水解减少时 , 和 2的形成增加,扩张血管作 用增强。 药理学课程 药理学课程 作用特点 、持久 。 水钠潴留。 药理学课程 【 应用 】 型高血压 。 室肥厚和动脉硬化。 3. 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球损伤; 降低死亡率。 【 不良反应 】 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味觉缺乏、血钾升高、脱发,等。 孕妇禁用 对胎儿有害,机制不明。 药理学课程 (二)血管紧张素 受体 (阻断药 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有心、脑、肾保护作用。 主要分布在血管、心肌、脑、肾和肾小球旁细胞,其功能与心血

11、管调节和分泌醛固酮有关。 药理学课程 (二)血管紧张素 受体 (阻断药 沙坦、厄贝沙坦、和缬沙坦等 . 氯沙坦 【 作用 】 氯沙坦是非肽类血管紧张素 受体阻断药,属于二苯咪唑类化合物,在体内转化为 断 发挥抗高血压作用,并可逆转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 。 药理学课程 【 应用 】 氯沙坦可单独口服给药,合并应用利尿药,每天 25适合于老年人、肝硬化或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随机双盲法研究 ,轻度到严重高血压病人,证明氯沙坦与氢氯噻嗪合用能明显增加降压效应。 【 不良反应 】 有头痛、头晕,没有咳嗽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早期妊娠期不用氯沙坦,可引起胎儿损伤或死亡。动物乳汁中药物显著增加,也不用于哺乳期患

12、者。 药理学课程 五、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 肼屈嗪 (肼苯达嗪 ) 作用与特点 1、直接松驰血管平滑肌, 主要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压作用强而快。 机制:可能抑制 内流及胞内储备 的释放。 2、降低血压时可反射性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和肾素分泌增加。 药理学课程 应用 中度及重度高血压, 常与利尿药和 (或 ) 受体阻断药合用。 不良反应 1、可诱发或加重心绞痛,因降压引起交感神 经活性增强。 2、大剂量、长期应用可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全身性红斑狼疮综合征。 药理学课程 药理学课程 硝普钠 作用 直接松弛小动脉和小静脉平滑肌, 静注降压作用快速、强大但短暂。 机制:细胞内 血管舒张。 应用 1、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和恶性高血压,特别伴有急性心肌梗塞或左心衰者; 2、顽固性心力衰竭。 药理学课程 本药对光敏感 , 静滴时应避光 , 药液也应新鲜配制 。 不良反应 有呕吐 、 头痛 、 心悸 、 出汗等 , 均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