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第30章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沈晓燕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208485 上传时间:2016-12-0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第30章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沈晓燕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第30章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沈晓燕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第30章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沈晓燕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第30章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沈晓燕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第30章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沈晓燕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第30章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沈晓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课件-药理学 第30章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沈晓燕(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十章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 要由性腺分泌 , 属甾体化合物 , 临床用人工合成品和其衍生物 。 雌激素 ( :卵巢卵泡膜细胞分泌 雌二醇 ( 孕激素 ( :黄体 、 妊娠后胎盘分泌 雄激素( :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 下丘脑 体前叶 H 刺激卵泡发育 ; 分泌雌激素 刺激精子形成 H 体生成,分泌孕激素;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图 34 第一节 性激素类药 一、雌激素类药 雌激素( 雌二醇 ( 卵巢分泌 雌酮 ( 雌三醇 ( 天然雌激素口服效价很低 , 需注射给药 。 临床常用雌二醇衍生物 , 具有可口服或长效的特点 , 炔雌醇 、 炔雌醚和戊酸雌二醇等 。 非甾体化合物:己烯雌酚 、

2、 己烷雌酚 。 氯烯雌醚结构简单 , 与雌二醇立体结构相似 ,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异结合 肝内代谢为雌酮和雌三醇,代谢产物以葡萄糖醛酸或硫酸酯形式从尿排出 口服效果好,维持时间长的衍生物:乙炔衍生物;酯化雌激素;己烯雌酚等。 【 药动学 】 与靶细胞核内雌激素受体特异结合 , 形成复合物 , 然后与核内靶基因中特异性核苷酸序列 雌激素反应元件 ( 相互作用 , 产生基因组效应:基因转录或抑制特定基因转录 。 【 作用机制 】 1促进和保持第二性征: 维持性器官的正常功能 2. 子宫内膜: 促进子宫内膜和肌层的代谢,使内膜增生加厚,形成月经周期,阴道上皮增生,表层细胞发生角化

3、,增强子宫活动,提高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3排卵,乳腺增生发育 : 小剂量雌激素,有促进性腺激素释放,促进排卵,促进乳腺导管和腺泡生长发育的作用; 大剂量雌激素则有抑制促性腺激素作用、抑制催乳素作用、抑制排卵以及对抗雄激素的作用。(因为内分泌轴的反馈作用) 【 作用 】 4代谢: 促进水钠潴留、骨钙沉积、提高血清三酰甘油( 、降低糖耐量等作用。 5增加血凝度: 在应用较高含量的雌激素避孕药丸时有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性,低含量雌激素避孕丸则不会发生。 1 补充女性激素分泌不足 卵巢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 ,人工月经周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 促进子宫内膜增生 , 修复出血创面 2 绝经期综合征

4、 面颊红热 、 出汗 、 恶心 、 失眠 、肥胖和情绪不安等 。 适量补充雌激素 , 可反馈抑制 减轻症状 。 3避孕 大剂量雌激素可抑制 4乳腺癌 (特殊!) 大剂量雌激素能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使内源性雌酮减少,用于绝经后5年以上晚期乳腺癌患者。 【 用途 】 5前列腺癌 大剂量雌激素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拮抗雄激素的作用。 6乳房胀痛及回乳: 干扰催乳素,抑制生乳 7其他 预防心血管疾病 : 通过对脂蛋白代谢的影响和直接对血管的作用。绝经期后应用雌激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减少 35 50。也有报告认为可增加血栓发生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痤疮(粉刺):增加骨骼钙沉积 可与雄激素合用 白细胞降低症

5、(放射线)升高白细胞 不良反应 厌食,恶心,宜从小剂量开始 长期大量引起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引起出血 增加子宫癌发生率 水钠儲留,高血压 禁用于其它肿瘤 肝功能不良 二、抗雌激素类药 (他莫昔芬 ( 雌二醇竞争性拮抗剂 , 多用于绝经期后呈进行性发展的乳癌的治疗 。 雷洛昔芬 ( 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制剂 ,主要用于抗骨质疏松 。 氯米芬 ( 克罗米酚 ) 在下丘脑水平竞争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 , 阻止正常的负反馈调制 ,促进 刺激卵巢使之增大 , 分泌雌激素 , 诱发排卵 。 可用于不孕 、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三、孕激素类药 孕激素类 ( 体酮 ( 孕酮 , , 体内含量极少 , 怀孕 3

6、改由胎盘分泌 临床多用其人工合成品 。 1 17 由黄体酮衍生而来 , 活性谱与黄体酮相似 , 如 甲羟孕酮 、 甲地孕酮 、 氯地孕酮 和 己酸羟孕酮 等 。 2 19 由炔孕酮 衍生而来 , 如 炔诺酮 、 炔诺孕酮 、 醋炔诺酮 、 双醋炔诺醇 等 。 这类药除有孕激素作用外 , 都还具有轻微雄激素样作用 。 【 药动学 】 黄体酮在胃肠道及肝破坏失效,需注射或舌下给药。血浆 仅 15衍生物口服有效,且代谢较慢, 17位带酯链的往往制成油剂或微晶体混悬剂作肌内注射,延缓吸收,起长效作用。 作用机制同雌激素 。 1 生殖系统 主要为助孕 、 安胎作用 。 月经周期的后期 , 在雌激素使子宫

7、内膜增生的基础上 , 孕激素则进一步使子宫内膜腺体生长与分支 , 内膜充血 、增厚 , 由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 , 为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发育做好准备 , 有利于着床后胚泡继续发育 。 经期 , 可使子宫内膜全部脱落 , 避免因脱落不全造成的出血 。 妊娠期 , 能降低子宫肌对垂体后叶缩宫素的敏感性 , 抑制子宫活动 , 使胎儿安全生长 。 2 乳腺 促进腺泡生长 , 为哺乳做准备 。 【 作用 】 3神经内分泌 生理量 降低 加 大剂量 使 制排卵。 4升温作用 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月经周期中期排卵时体温较平时约高 ,持续到月经来临,此作用与孕激素密切相关。 5对代谢的影响 为肝药酶诱导剂,可

8、促进药物代谢;对抗醛固酮,促进钠氯排泄;促进蛋白分解代谢,增加尿素氮的排泄。 主要用于避孕 、 绝经期后替代治疗 。 1 先兆性及习惯性流产 安胎 2 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疗因孕激素不足 , 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的不规则剥脱 , 促进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为分泌期 。 3 闭经的诊断与治疗 孕激素被用于诊断雌激素分泌和了解子宫内膜对激素的反应性 。 给闭经妇女应用孕激素 5 7天后 , 如果子宫内膜对内源性雌激素有反应 , 则发生撤退性出血 。 雌激素和孕激素合用也用于诊断和治疗闭经 。 【 应用 】 4原发性痛经 痛经是因为黄体酮促使子宫内膜合成 者刺激子宫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 19而减轻痛经。

9、 5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 大剂量可使子宫内膜腺体萎缩,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及子宫内膜腺癌。 6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 反馈性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减少睾丸素分泌 四、雄激素类药 雄激素 ( 睾酮 ( , 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 , 肾上腺皮质 、 卵巢和胎盘也有少量分泌 。 天然雄激素以睾酮的活性最强 , 已能人工合成 。 临床应用的系人工合成的睾酮及其衍生物如甲睾酮 、 丙酸睾酮 及 苯乙酸睾酮 等 。 经甾体 5 转变成活性更强的二氢睾酮 。 1 促进和维持性征 , 维持男性生殖器官的功能 , 促进精子的生成 。 提高性欲 。 青春期前给予男性 , 不能达到预期身高

10、, 致长骨骺过早闭合 。 给青春期女性可引起男性化 。 2促进蛋白质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增加肌肉力量,同时减少蛋白质的分解,减少尿素的生成,造成正氮平衡。伴有水、盐潴留。皮肤变厚、变黑。 【 作用 】 5大剂量雄激素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 ,且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 6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 3钙、磷潴留 ,促进骨质形成的作用。 4刺激骨髓造血功能 刺激肾分泌红细胞生成酶,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刺激红细胞生成 直接兴奋骨髓合成正铁血红素 1 补充不足 睾丸功能不全 , 如无睾症或类无睾症 。 2 功能性子宫出血 主要通过抗雌激素作用 , 使子宫平滑肌及血管

11、收缩和内膜萎缩而起止血作用 , 用于更年期尤为合适 。 临床应用三合激素 ( 己烯雌酚 、 黄体酮和丙酸睾酮的混合物 ) 注射 , 一般可以止血 , 停药后可出现撤退性出血 。 3 绝经期综合征及子宫肌瘤 抗雌激素作用 。 4 迁移性乳腺癌和卵巢癌 可暂时缓解症状 。 可能与其抗雌激素作用有关; 也可能通过反馈性抑制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分泌 , 从而使卵巢分泌雌激素减少 。 5 用于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手术后或各种长期消耗性慢性疾病以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等 。 【 用途 】 1 女性病人久用可致痤疮 、 多毛 、 声音变粗 、 乳腺退化 、 性欲改变等男性化现象 。 可使男性性欲亢进 ,

12、但久用可致睾丸萎缩 , 精子生成受抑 。 2 17位有烷基取代者易引起黄疸 , 应用中若发现黄疸或肝功能异常 , 则应停药 。 3 孕妇及前列腺癌患者禁用 。 因有水钠潴留作用 ,故对肾炎 、 肾病综合征 、 高血压及心力衰竭者慎用 。 【 不良反应 】 五、同化激素 将 睾酮 进行结构改造,使其雄性激素活性大大减弱而蛋白质同化作用保留或增强,即为 同化激素 (主要有苯丙酸诺龙 、癸酸诺龙 、美雄酮 、司坦唑醇 和羟甲烯龙 等 作用: 增加蛋白合成,促进肌肉发育,增加食欲,带来舒适感。 用于: 蛋白质吸收和合成不足,或分解亢进、损失过多的慢性衰弱和消耗性疾病病人,如营养不良、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烧伤、肿瘤化疗期、手术后恢复期、骨折不易愈合、老年性骨质疏松等。 注意事项 服用时应增加食用蛋白质。长期使用,也能产生雄激素样的不良反应,女性病人可出现轻微男性化现象,并可引起水钠潴留。有时可引起肝内毛细胆管胆汁淤积而致黄疸。 禁忌 肾炎、心力衰竭和肝功能不良者慎用,孕妇及前列腺癌患者禁用。 此类药物属体育竞赛禁用品。配合加强训练,短时间应用睾酮(每周 6006倍于常规治疗量)可增加无脂肪肌肉重量和体积。 由于实际应用时往往高出治疗量 20倍以上,会发生一系列不良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