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207824 上传时间:2016-12-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8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8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8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8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申论本卷总分100分,限时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2. 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第一、三页)相应位置上;用2题都要用黑色钢笔(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4. 请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内容,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题本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上交时,务必请他(她)在你的准考证上签收。否则,若题本和答题卡遗失,由你承担责任。给定材料材料0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使用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小康”。从此“小康”与改革开放一起,深入中华大地,成为亿万中

2、国人的共同追求。小康生活啥模样?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上世纪80年代,人们这样描述小康生活:“吃得饱,穿得暖,过年能吃饺子,手里有零花钱。”今天,人们对小康的描述已发生了变化:“小康就是收入不断增加,有余钱买点股票、基金,有时间出去转转。”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飞跃。材料1改革开放前,浙江省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活着3700多万人口(现为4900多万人)。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等要素禀赋供给不足,一次性能源95靠外来

3、输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人迈出外出务工、推销的第一步,温州的修鞋匠、理发师、弹棉郎,东阳、诸暨、上虞等地的建筑工,永康的五金匠,台州的豆嫂、工匠等几十万浙江务工推销大军,不畏艰辛、歧视,走向全国各地艰苦营生,实现了创业资本的原始积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浙江经济迅速崛起,又一次出现浙江人外出经商办厂的高潮,他们在全国各地开店办厂,创办各类专业市场,带动浙江产品走向全国。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浙江人又开辟了外出投资创业的第三次高潮,在省外乃至国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销售市场,不断拓展浙江的发展空间。从2003年开始,浙江人又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平安浙江

4、”、“文化大省”和“法治浙江”上下功夫。在这一过程中,浙江率先发展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经济形式,率先对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等,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材料22006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156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1684元,地方财政收入1298亿元,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全面进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从1978年到2005年,浙江省经济总量从124亿元增加到13438亿元,从全国第12位跃居第4位,2005年人均全国省区第一位,成为全国各省区中首个人均2

5、004年,浙江省工业化水平仅低于上海、北京、天津和广东省。据国家统计局对2002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532种最终产品调查,浙江有56种产品产量名列全国第一,42种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超过30。2005年在规模以上制造业30个行业中,浙江有18个行业主营业务占全国同行业10%以上,11个行业实现利润占全国比重15以上,其中有5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超过20,利润超过25%。2005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294元和6660元,均在全国排名第三,已分别连续5年和连续21年保持全国各省区第一位。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有30个县市已进入全国百强县,连

6、续多年位居全国之首;268个小城镇进入全国“千强镇”,亦位居全国之首。,。仅小于全国省际差距,也小于发达省份内部的地区差距。2005年浙江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居全国第四位,省区第一位;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以上。就业比较充分,还吸纳了800万省外劳动力。2002年以后每亿元前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3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测评,申论国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原因:一、中国还不是一个创新型国家。一般说来,创新型国家,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求是70,中国目前是30;对外技术依存度要求低于30,中国是60。二、技术进步不是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我国经济发

7、展的75左右靠能源、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只有25左右靠技术进步,科技发展速度远远没有匹配经济发展速度。三、贫困人口数量还相当大。据不完全统计,城市中下岗职工和失业人数大体有1400万。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达6000多万。四、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严重失衡,导致局部过热、局部过冷。五、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应该说,目前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已达4万亿,具备了解决公共服务不足问题的条件。问题在于在财政支出中,行政性支出比例太大,公益性支出太少。六、人才配置仍不合理。最大的问题是存在人才的负淘汰机制。材料4我国劳动所得在国民经济分配中,一直存在着地位下降或较低的状况。这种利益分配格

8、局的积极效应是,加快了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劳动所得比重较低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加速器。负面效应首先是消费比重过低,投资比重过高,出现了投资增长自行创造投资需求的不良循环;其次是国内经济过分依赖出口,出现了发展中国家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不合理现象;再是扩大了收入差距,出现了如何保持长期稳定增长与维护社会稳定的悬念。在这些情况下,虽有较高的人均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却相对较少。显然,已往20多年的利益格局,应随着改革发展进程逐渐予以调整。材料5从资本和劳动力主导型转向科技与创新主导型。上世纪后20年,我们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大量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但近年来,一般的加工能力过剩,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加工品出口,在

9、国际市场上遇到了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对手,产业结构处于调整与升级的时期,城乡建设从外延扩张为主转向提升内涵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为主。与此同时,社会资金充裕,资本和劳动力供给关键已不在数量,而是结构与素质。再从大环境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高新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主导性因素。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大大推进了经济全球化,也为发展中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技术条件。上述种种情况决定了科技和创新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推进的关键因素。2006年,浙江全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405亿元,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为210亿元,

10、2006年,专利申请受理数、权量居全国第2位。材料6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注重质量,做到又好又快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1年的15上升到36。衢州地区努力贯彻“教育公平”的原则,要求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营造一个尽可能公平的教育生态环境。衢州地区的基础教育相对其经济发展水平更发达。这里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质量在省内都是较高的,略低于全省36的水平。但预计到“十一五”末期,这个毛入学率将达到40。材料71999年底,浙江省委在十届四次全会上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2001年,为配合文化大省建设需要,浙江出台了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2005年7月底,在浙江省十一届

11、八次党代会上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浙江省认真抓好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实施浙江东海文化明珠工程、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知识工程和少儿蒲公英计划。目前,共有17个全国文化先进县、4个全国文化工作模范地区、21个省级文化先进县,有8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成绩显著地区,370个乡镇被命名为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已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乡基层中心89个。2004年“七艺节”期间,全省共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363场次,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大省建设和文化事业的繁荣,极大地丰富了全省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程度的加深,浙江的文化产业

12、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已经日益明显,已成为经济发展中冉冉上升的“朝阳产业”。按照文化产业核算范围,根据现行的统计及经济普查相关资料,经初步测算,2004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为186万人,2005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达439亿元,新世纪以来,远远高于同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材料8不久前,建德市李家镇曙光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村民们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免费体检,物理检查、胸透、心电图、这些曾经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免费体检项目如今正逐渐走进农民生活。2003年,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行,4年来受益面不断扩大。到2006年,全省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已经实施新型农

13、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人数2902万人,人均筹资60元,参保率为86,提前达到中央关于2008年基本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要求。2006年浙江全面启动了农民健康工程、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程、科教兴卫工程、申论大工程”,而,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我国七成以上人口是农民,农村却只有二成卫生资源,八成是在城市,且集中在大医院。农村卫生、农民健康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短板。材料9“十五”期间,浙江人均大约13的城市居民在十多年时间内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但浙江的贫富差别在某些方面仍呈现扩大的趋势。针对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较大的现状,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08年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