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学习教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0767583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周学习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周学习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周学习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周学习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周学习教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疾病知识学习第二周重点材料一、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而最重要的一种, 其特点是病变从 中等和大动脉 内膜开始,先后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导致的动脉管壁增厚 变硬 , 失去弹性 和管腔 缩小 。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但新近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始发自 少儿期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本病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以高度特异性的细胞分子反应为特征的 慢性 炎症过程,这些因素

2、称为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主要有血脂异常、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 、血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以及紧张等 精神因素 等,同时,该疾病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性别以 男性 居多。临床表现主要是有关器官受累后出现的病象。一般表现可有脑力与体力衰退。本病尚缺乏敏感而又特异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1 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2 合理的膳食(1) 膳食总热量勿过高, 40 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2) 超过正常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食用 低脂 、 低胆固醇 膳食,并限制 烟酒 和含 糖 食物的摄人。(3)年过 40 岁者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

3、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 动物内脏 、鱿鱼 、墨鱼、 椰子油 、可可油等;(4)已确诊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 严禁暴饮暴食 。(5)提倡 饮食清淡 ,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3 适当的体力劳动 和体育活动。4 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2 二、 冠心病冠心病 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 阻塞 导致心肌 缺血 、 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 国内平均患病率为 6.49% 。 本病多见于 男性 ,多数病人在 40 岁 以上,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 低于 男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重要危险因子为 血脂蛋白

4、异常、高血压、糖尿病、 吸烟 、 肥胖、 血同型半胱氨酸增高、 体力活动少、高龄和男性等,其中, 肥胖 是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 吸烟 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 -反应关系。诊断冠心病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各项实验室检查资料, 其中最肯定的客观诊断依据是发现心肌有缺血的表现, 同时证明病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阻塞性病变。 心电图检查 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最常用的无创伤性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 是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最有价值的有创性检测手段。另外,还可以进行 放射性核素、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显像 等检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 胸闷、胸痛、心慌、气短 等

5、症状,应该警惕冠心病,及时就医。冠心病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1.注意春季防病 春季忽冷忽热 ,是冠心病多发季节,因此尤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2.戒烟限酒3.适度运动4.保持乐观心态,情绪稳定5.减肥6.学习应变技能7.饮食需要控制热量、 改变饮食习惯, 以 清淡、 低盐、 蔬菜、 适度蛋白质和低脂肪食物 为主。如果经正规检查患有冠心病, 应禁吃刺激性食物和胀气食物如 咖啡、 辣椒 等, 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而且 饱餐后不宜沐浴 。三、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 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 心肌 严重 而 持久 地急性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 急性坏死 。 疼痛 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病时大多无明

6、显诱因,常在 安静或睡眠 时发病。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少体力活动者,较易患病。春、冬季发病较多,与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有关。此外,休克、出血与心动过速,用力大便亦可诱发。对于可疑急性心肌梗死者 ,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就是 心电图 。急性心梗的健康指导:1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3 高的食物。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 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 等。4注意劳逸结合。5. 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并定期门诊随访。心肌梗死病人约 70 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明显加重的心绞

7、痛发作;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或使用 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 疼痛 伴有恶心、 呕吐、 大汗 或明显心动过缓;心电图示 ST 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压低, T 波倒置或高尖,或伴有心律失常;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难或晕厥等。心肌梗死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 1 周, 上述症状一旦发生, 必须认真对待。 病人首先严格卧床 , 保持 安静 , 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舌下 含服硝酸甘油 或硝酸甘油喷雾吸入; 立刻与附近大医院联系,同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四、 高脂血症高脂血症 , 即高脂蛋白血症, 指的是 血清脂蛋白 浓度升高。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黄色瘤

8、 和 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引起的家族性血胆固醇升高与APOE 和 APOB 基因密切相关。 高脂血症 又称 “ 富贵文明病 ” ,对高脂血症应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以防其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国血脂异常防治提出下列对象应接受血脂检查: 已有冠心病、 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有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 者;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家族史者, 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疾病或者早发猝死史者; 有黄瘤或黄疣者;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史者。另外, 40 岁以上的男性和 绝经后的妇女 也应接受血脂检查。高脂血症的诊断主要是依靠实验室检查, 建议最好测定 血脂谱全套 , 包括空腹 TC 、 TG 、LDL-C 、 HDL-C ,其中, 低密度脂蛋白 ( LDL-C )携带的胆固醇接近冠状动脉时,会释放出来,阻塞血管,因此叫 坏胆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 ( HDL-C )携带的胆固醇不沉积,还有排除 LDL 的作用, 因此叫 好胆固醇 。 血脂测定前的最后一餐, 应忌高脂肪食物及酒精饮料,空腹 12 小时以上取静脉血化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