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至第四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0767203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至第四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课至第四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课至第四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课至第四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课至第四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至第四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至第四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课 隋的统一和大运河(隋朝: 581618年)1、 581 年 , 北周外戚杨坚 夺取政权,建立 隋朝 ,年号 开皇 ,定都 长安 ,杨坚就是 隋文帝 。2、 589 年 ,隋沿长江兵分八路全面出兵,仅用四个月就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 实现了统一 。3、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1)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 ( 2)军事策略得当 ( 3)陈统治的腐朽 ( 4)隋文帝的英明 ( 5)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民心) ( 6)隋的政局稳定,经济繁荣4、隋炀帝时开凿了大运河。 ( 1)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

2、 洛阳 为中心,北达 涿郡 ,南至 余杭 ,北向南分为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四段,连接了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五大水系,全长 两千多千米 ,是古代世界上 最长的运河 。 ( 3) 作用: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和海上 “ 丝绸之路 ” 的枢纽; 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的工商业发展; 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 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5、隋朝的统治跟 秦朝 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 隋炀帝 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 农民起义 ,造成 隋的灭亡 。 (隋朝: 581618 年)6、 “

3、科举制”开始于隋朝7、对于修建大运河的看法?大运河的开凿动用了大量的民力和财力, 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但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所以有利有弊。第 2 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 618 年 , 唐朝 建立,建立者 李渊 ,都城 长安 ,李渊就是 唐高祖 。2、 626 年 ,李渊第二个儿子 李世民 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 “ 贞观 ” ,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唐太宗 。3、 “ 贞观之治 ” :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 贞观之治 ” 。4、当时最著名的谏臣:

4、 魏征 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经常提醒唐太宗要吸取隋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慎始慎终,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 “ 知得失 ” 的一面镜子。5、材料分析: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 、这句话是谁说的? 唐太宗( 2)对君与民的关系做何比喻?两者关系怎么样?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3) 、他为何会产生这一认识? 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 4) 、为此,在他执政后,采取了哪些缓和君民关系的措施?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提倡节俭,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虚心纳谏。6、 贞观新政 :( 1)

5、改革服役制度 方面( 2)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 “ 三省六部 ” 制。三省中,中书省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3) 编订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沿袭了隋朝的“ 科举制 ”7、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 1) 吸取教训 ( 2) 虚心纳谏 ( 3) 选贤用能 ( 4) 贞观新政第 3 课 气势恢弘的隆盛时代1、 武则天 原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谋善断,受到高宗的宠爱和倚重2、 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 唯一的女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 周 ,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

6、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史称“ 贞观遗风 ”3、措施: 重用酷吏 ,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 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将武氏列为一等,并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列入其中; 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减轻农民负担 ,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4、影响: 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5、 “ 开元盛世 ” :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开元盛世 ” 。6、 措施 :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

7、,取得了显著成效。7、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 1)在农业生产方面, 曲辕犁和筒车 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 增加了粮食产量。 提高了劳动积极性, 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 2) 商业方面:商业繁荣,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又是一座 国际性的大都市 。( 3) 陶瓷业发达 :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 唐三彩 最为有名8、唐朝最盛时,疆域 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第 4 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1、科举制度: ( 1)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 ( 2)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创立:隋朝(隋炀帝) 。完善: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唐

8、玄宗改考诗赋) 。 ( 3)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 4)作用: 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2、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3、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 1)原因:国运鼎盛,政局安定,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 2)特点: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9、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第 5 课 “ 合同为一家 ”1、 天可汗 :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称为 “ 天可汗 ” 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2、吐蕃很早就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是今天藏族的祖先。3、 松赞干布 时吐蕃杰出的 政治家4、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时期 ,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等。作用: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 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 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汉族之间的友好往来)5、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唐玄宗时, 尺带珠丹上表自称 “外甥” , 称唐朝皇帝

10、为 “舅”吐蕃和唐已经 “ 和同为一家 ” 了。6、唐穆宗时,唐番两个政权又相约盟誓,建立“ 甥舅会盟碑 ”7、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来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第 6 课 开放与交流1、隋唐, 中日两国交往非常频繁。 日本为了学习我们唐朝先进的文化, 派遣了许多使者来到中国,这些使者被称为 “ 遣唐使 ” 。2、 遣唐使的作用 :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3、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都称中国人为 “ 唐人 ” 。4、 “ 天竺 ” 指今印度半岛 ; “ 大食 ” 指今阿拉伯

11、半岛; “ 波斯 ” 指今伊朗。5、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 ,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作用: 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6、 玄奘西行: 贞观初年 ,玄奘(三藏)从长安出发,到达天竺研习佛法。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作用: 为中国和古印度交往作出重要贡献7、高僧玄奘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 大唐西域记 。8、 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 国际性的大都市。9、“市”指 商业区 , “坊”指 居民区第 7 课 重大发明和科技创新1、 唐朝初年 ,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 雕版印

12、刷术 。2、 唐末 ,雕版印刷业已比较发达。 成都、洛阳 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3、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 868)印制的金刚经 。4、唐初著名的 炼丹家 和 医药学家孙思邈 在他的 丹经 一书中,第一次把 火药 的配方记录下来。5、 唐朝末年 , 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 “ 火箭 ” ,也叫 “ 飞火 ” 。6、赵州桥 (又名济安桥 )是世界上 保存完好 、 最古老 的一座 单孔大石桥 。在一千三百多年间,它历经多次大地震和暴雨洪水的考验,依然屹立在洨河上, 被誉为 “ 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 。7、 赵州桥的设计者是 隋朝著名工

13、匠李春 。他采用了单孔石拱的设计方案。作用: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 把人类造桥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体现出 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古代文化成就的结晶。8、( 1)赵州桥堪称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代表( 2)既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又方便了人畜在桥上通行,还节省了石料( 3)增强了桥的泄洪能力,减轻了桥的自重第 8 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1、 唐朝 是中国古代 经济文化高度发展 的时期,也是我国 古代诗歌发展 的 黄金时代 。2、 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 李白和杜甫3、 李白诗歌特点 : 诗雄起飘逸, 想象丰富, 激昂奔放, 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人们称他为 “

14、诗仙 ” 。杜甫诗歌特点 :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后人称他为 “ 诗圣 ” ,称他的诗为 “ 诗史 ” 。文学家韩愈说: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称颂他们 “ 吟咏流千古,声明动四夷。 ”4、 唐代时期的乐舞也十分发达 。相传唐太宗创作的 秦王破阵乐 和唐玄宗创作的 霓裳羽衣舞 就很有名。5、 敦煌 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 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 主要以佛经故事 为主。 (同时也反映许多现实生活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6、 飞天图案 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第 10 课 辽、西夏与北宋

15、并立1、中国古代的姓氏是区分族属的特定符号,具有 明世系、别婚姻 、区分等级贵贱等社会功能。2、 唐朝: 618 907 3、 960 年 , 后周大将赵匡胤 发动陈桥兵变,建立 北宋 ,定都 汴京 (开封) ,赵匡胤就是 宋太祖 。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4、 10 世纪初 , 契丹族首领阿保机, 统一契丹各部。 916 年 , 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政权 ,定都 上京 。阿保机就是 辽太祖 。后来,契丹改国号为 辽 。5、 澶渊之盟 : ( 1)时间: 1005 年 ; ( 2)双方: 辽与北宋 ; ( 3)内容: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 “ 岁币 ” 。

16、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 “ 澶渊之盟 ” 。 ( 4)影响: 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6、 1038 年 ,党项族的首领 元昊称大夏国皇帝 ,定都 兴庆 ,夏位于宋的西北,历史上称为 西夏 。7、 1044 年 , 宋夏订立和约 :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 “ 岁币 ” ,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作用: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8、辽和西夏的统治者奖励垦荒,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并在农耕文明影响下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制度。9、西夏还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并用汉文铸造钱币第 11 课 宋金南北对峙1、 女真族 原生活在 松花江 和 黑龙江 流域,过着以 渔猎骑射 为主的生活2、 1115年 , 阿骨打 称帝,建立 金政权 ,后定都 会宁 。阿骨打就是 金太祖 。 1125 年,辽朝灭亡3、辽: 916 1125 4、 1127 年,北宋灭亡 。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