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及问题及解决措施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0717323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及问题及解决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及问题及解决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及问题及解决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及问题及解决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及问题及解决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及问题及解决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不断推进着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企业的发展水平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显示了整体经济的前进速度。但一直以来,投融资问题就是困扰企业长期发展的障碍之一,投融资的管理问题是大部分企业无法避免的共同敌人。现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积极探讨企业在投融资管理问题上所要面临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部分意见仅供参考。关键词:企业投融资;管理问题;解决办法企业的投融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融资、投资这两个方面,它们虽然是企业在运营时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利用融资以及投资办法尽快的使得企业收获更好的经济效益。简单来讲,投资

2、就是为了进一步的开拓自己的市场、扩大自身的生产力等目的而利用已有的资产加大投入,其目的是为了合法的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融资则是企业向投资者或者企业的债权人进行资金的筹集,融资是立足于实际的经营状况,通过拿到筹集资金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1、企业在投融资的管理方法存在的漏洞(一)对投资的环境与规模没有做好规划在进行投资的决策之前,对于当前的市场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运动规律没有做好切实、仔细的分析。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投资的具体项目时对于该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景没有一个很清晰的预判,同时也没能充分的考虑到该项目是否能很好的与企业本身相适应、相融合。还有一部分企业只是在看到别的企业投资了某项目之后

3、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就盲目的投资该类项目,根本没有将企业的发展规律与该项目相结合考虑。这些最终都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惨淡,损失十分严重。同时,投资规模的设置不够合理也是造成企业在资金的流通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一味的追求高收益、高回报,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的经营规模与实力,投资的金额与规模超过了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最终同样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以惨败收场。在投资过程中,盲目的追求快速发展,不注重各项业务的长期稳定进步,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二)投资的结构不能满足市场竞争力的要求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大部分的资金都是用来进行设备的更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扩大企业的规模、培养人才等方面。但是,这并不排除有些

4、企业在投资的结构比例上选择失衡,这类企业过于注重对企业规模的扩大,片面的认为这是占据市场份额的主要利器,而忽视了人才与科技创新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过快的增加产品只会导致市场出现饱和,那些具备新性能的产品自然而然就可以轻松打败这些盲目扩增的产品。最终导致企业缺乏足够的竞争力,逐渐退出该类市场。(三)在融资的渠道选择上过于单一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大部分的企业,这就导致部分企业只能依靠内部融资的办法筹集资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进行贷款时,条件十分苛刻,无法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要求,贷款专项业务还不健全、担保难、抵押难、手续繁琐、审批的成本过高等都是造成融资难的原因。

5、其次,部分企业处于负债经营的状态,这就使得企业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去应对市场经济的变化,那么这类企业对外进行融资时所要承担的风险也就更高。资金的流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一旦出现滞销,企业就很难拥有足够的资金去偿还债务,最终的结果只是能损失惨重甚至破产。2、解决这些问题所要采取的措施(一)强化融资的意识、拓宽渠道要积极改变当前过于单一的融资模式,不要仅仅只是依靠内部融资的办法进行资金的筹集,要积极拓展渠道,转变传统的筹资思想,积极地进行对外融资。同时,企业也要注重自身的积累,充分利用企业运营的经济效益积极引进先进生产力,扩大生产,实现内部与外部融资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长

6、远发展。(二)建立信用等级制,降低融资面临的风险良好的信用等级制度是企业解决自身融资难问题的基本条件和根本办法,企业具备很好的信用或者很高的信誉,都能够促使企业很快获得资金的融通。这就要求企业务必要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加大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健全内部的管理与控制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形象。同时还要转变传统的经营机制,将市场的供给需求关系作为企业运营的法则,在完善设备、引进高科技产品、培养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信用等级制度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这些都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三)合理选择投资的方向及目标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部分企业在投资过程中

7、片面的追求眼前的利润,忽略了企业对于长远发展的要求,最后导致资金链断裂。这就要求企业在选择投资的方向时,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市场上的经济发展规律,清楚的认识到企业本身的发展规模,在进行投资的决策之前,要意识到企业的运转是否与该项目相符合,如果出现相违背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其次就是不要过于追求大规模,也就是说,投资的规模要在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范围之内,在保证资金可以充分流通的情况下再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向,有计划地进行投资,不要盲目跟风,切忌随波逐流。(四)政府需要加强扶持的力度设立一些金融机构、企业发展基金等为部分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贷款支持,还可以创建风险投资类基金,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还要进一步完

8、善资本市场的结构,开发多种融资方式,增强信贷的投放力度,实现合理化的配置,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三、实际的案例启发巨人集团,曾经以奇迹般的成长速度在中国刮起一股旋风,成为人们口中的佳话。但巨人在转型阶段的倒塌也是十分迅猛,那么问题是出在哪里?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有哪些?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巨人的起步过程:一个没有多少净资产的公司,为了筹集资金,选择了杠杆比例最高的短期负债方式进行融资,进口原材料时延期付款,再利用销售产品得到的利润逐步偿还债务,剩余资金作为自己的活动资本。之后就是巨人集团进军房地产市场。拥有资产的一方都是位于在建的工程,现金流主要依靠内部融资、短期的占款。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到风险巨大,企业

9、无法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优势产业成为了牺牲品。错误的估计了资金的流通性,最终导致资金链出现断裂。巨人集团的失败主要归结于资金的结构不合理,一是流动性差,巨人集团的资金大部分都被用作建筑工程或者债权,一旦出现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抵御。这就告诉我们,除了一些主营的业务之外,还要持有部分的股权或者债权,增强应变的能力。二是应收的账款过多,导致出现意外时,款项收不回来。巨人集团的案例告诉我们:在资金的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资金的流动性太差,不利于长远发展;在投资的预算上明显准备不足,缺乏科学、有效的资产分配方法;零负债的管理模式忽略了融资对于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产权的结构过于单一导

10、致资本的来源不够多元化。结束语:就目前而言,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能都在未来长期发展中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除了从融资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的融资模式,对外、对内融资办法相互结合,进一步降低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要承担的风险。其次就是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要更加注重对于高科技产品的引进以及杰出人才的培养,选用合理的投资结构,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秦少卿,王晓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融资、投资问题的思考J,商业研究,2012, (09).2唐艺,李华 .企业可持续投融资策略的分析与规划J,事业财会,2010,(05).3赵艳.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融资能力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2011, (07).4刘凌波.中央企业投融资问题研究D ,吉林大学,2011, (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