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山岭长城看长城敌楼及建筑形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0717253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金山岭长城看长城敌楼及建筑形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金山岭长城看长城敌楼及建筑形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金山岭长城看长城敌楼及建筑形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金山岭长城看长城敌楼及建筑形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金山岭长城看长城敌楼及建筑形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金山岭长城看长城敌楼及建筑形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金山岭长城看长城敌楼的建筑形制金山岭长城为明长城的一部分,隶属于蓟镇长城古北口路,地处极卫之地,敌楼密集,距离最近的两座敌楼相距不足 50 米,绝大部分砖石敌楼保存相对完整,建筑形制保存完好。一、敌楼的建筑种类敌楼的建筑分为三种:砖石结构的敌楼,砖木结构的敌楼,砖石与砖木结构相伴的敌楼。1砖石结构的敌楼:基础为条石砌筑,上用条砖砌筑,只有楼橹铺房的建筑使用部分木料的敌楼。2砖木结构的敌楼:基础为条石砌筑,楼体的外部用条砖砌筑,内部用木料搭建,楼橹铺房部分与砖石敌楼的建筑相同。3砖石与砖木结构相伴的敌楼:基础为条石砌筑,敌楼的四周以条砖砌筑成拱券,形成一个回廊式砖拱通道。在回廊的中心部位用木料

2、搭建,楼橹上,建造望亭。二、敌楼的内部结构敌楼的内部结构有五种:拱券式、回廊式、钻天顶式、无梁殿式、十字交叉式。1拱券式:敌楼的底层为东西方向或南北方向,以二至三个主拱券为主,再以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以三至四个副拱券为辅,相互交织,组成网格状的内部格局。拱券的顶部均为穹窿顶形。2回廊式:敌楼的四周由四个主拱券围成一个回廊,内设一个呈正方形的中心拱券。拱券的顶部均为穹窿顶形。3钻天顶形:敌楼的四周由四个主拱券围成一个回廊,内设一个正方形的中心拱券,拱券的顶部为四角或八角组成的藻井顶形。4无梁殿式:敌楼的内部结构由一个呈穹窿形的拱券组成。四周辅以小拱券与箭窗相通。5十字交叉式:敌楼的底层以南北与东西

3、各一道通拱垂直交叉组成。还有的敌楼,四周以多个十字交叉的小拱券组成回廊式的建筑。围成一个空旷的内室,内室再由木结构组成。三、敌楼的楼橹建筑敌楼的楼橹建筑分为铺房与望亭两种形制。1铺房:位于敌楼的顶层,建有独立的三间房屋,供士兵休息之用。2望亭:位于敌楼的顶层,南北对开建有两门,四周用条砖砌筑的围墙不足 2 米,用六根或八根木柱支撑,上覆瓦顶。四、三层敌楼长城上的敌楼多为两层,一层用于储备武器、弹药、粮食、水等之用。上建铺房,供戍守士兵休息之需。在长城上难得一见三层的敌楼,目前在金山岭段长城上发现了砖石结构与砖木结构的三层敌楼各一座。金山岭长城上砖石结构的三层敌楼,底层为十字交叉式,二层为拱券式

4、,三层建有铺房。砖木结构的三层敌楼,木结构已坍塌,现四壁的条砖墙保存完好。但是从内壁的柱孔上可以看出,该楼原为三层敌楼。五、箭窗的建筑箭窗的作用是用来防御进攻的敌人而建。绝大多数的箭窗设置为东西两两相对,而南北不同,因北方处于防御的方向,所以北部的箭窗多于南部。如,南三北五,南四北六等。还根据敌楼所处的位置的重要程度,北侧的箭窗有三个到六个不等。明长城的敌楼,不但是长城防御的堡垒,同时还替代烽燧,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金山岭长城上的敌楼,建筑形制各异,建筑艺术精美,异彩纷呈,迄今保存完好的麒麟影壁可称之为敌楼照壁建筑的艺术奇葩。明长城敌台建筑形制分类长城敌台也称敌楼,是跨城墙而建的墩台,高出城墙

5、之上。在唐山境内明代长城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的敌台有实心敌台和空心敌台两类。迁安、迁西、遵化共存敌台 662 座,实心敌台仅 3 座,其余均为空心敌台。实心敌台不是齐墙而建,无箭窗,仅有登台顶的踏道。在唐山境内集中分布于迁西县大岭寨北段长城,编号分别为 209、212、213 号。均位于城墙内侧,基本为方形。基部用预制的条形石块垒砌,基部以上墙体四周用长方形青砖错缝平砌至顶,整个敌台从基部向上有明显的收分,从外侧表面看墙体呈上窄下宽的梯形。在墙顶四周存有垛口,垛上置了望孔。209 号台底部长 8.55 米宽 8.7 米台高 7.7 米垛口高 0.7 米,垛口下存女儿墙,高 0.7 米。212

6、 号台底部为方形,9.4 米见方,台高 5.4 米。213 号台底部 8.7 米见方,台高 6.7 米,其中墙体下部石基高度为 1.5 米。这三座实心敌台保存得较为完整。在唐山境内 559 座空心敌台中,保存较为完整的约占 20。空心敌台是跨长城城墙而建的中空、四面开窗的楼台,守城士卒可居住在里面,并储存武器、弹药以抗击来犯之敌。空心敌台的创建是明长城防御体系逐渐加强的重要标志。空心敌台的创建人就是明朝名将戚继光。明史戚继光传上记载:自从嘉靖以来,长城虽然已经修了,但是未建墩台。戚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略言:“ 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圯,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

7、达。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 ”在戚继光所著的列兵实记中,对创建空心敌台的经过、修筑方法以及用途说得更为清楚。他先说以前的长城比较低薄,很容易倾圯, “间有砖石小台与墙各峙,互不相救。军士暴立暑雨霜雪之下,无所借庇。军火器具如临时起发,则远送不前;如收处墙上,则无可藏处;敌势众大,乘高四射,守卒难立。一堵攻溃,相望奔走。大势突入,莫之能御。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_即险要处_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百四、五十步,或二百余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救,左右而立”。造台的方法:“

8、 下筑基与城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内出五尺有余,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每台百总一名,专管调度攻打。台头、副二名,专管台内军器辎重,两旁主容军士三、五十名不等。五台一把总,十台一千总,节节而制之。 ”经过戚继光的督理,隆庆五年_1571 年_,蓟州一带长城敌台工程完成。据太函集卷五九孟诸戚公墓志铭载,全部经费只用了十万缗,比起原来估计的造价一百二十万来,节约了一百一十万。从此以后,在东起山海关,西到镇边_今昌平县西_的两千里长的防线上,矗立着 1017 座雄伟的敌台,随着地势,高下相间,突兀参差,蔚为壮观。这些空心敌台

9、一般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部为基座,用大条石砌成,高与城墙相同,中部为空心部分,有的用砖墙和砖砌筒拱承重,构筑成相互连通的券室,有的用木柱和木楼板承重,外侧包以厚重的砖墙,形成一层或二层较大的室内空间,以供士兵驻守,存放粮秣和兵器。上部为台顶,多数敌台台顶中央筑有楼橹,供守城士兵遮风避雨,也有的台顶铺漫成平台,供燃烟举火以报警,而无楼橹上下台顶有的在楼层间开洞,利用绳梯、木梯,有的在砖砌墙体中留出仅供一人通行的砖砌或条石踏步通道。中部空心部位开箭窗和楼门,其数量随敌台大小而异,一般每层前后各开三箭窗,左右各两箭窗一门,较大的敌台每面开四或五个箭窗。长城附近的村民常按敌台每面的箭窗数称敌台为

10、“ 三眼楼 ”、 “四眼楼”、 “五眼楼”。长城的敌台也有的并不齐墙,而是独立于城墙之外,我们称之为墩台。在喜峰口石梯子西、喜峰口回民村西及西城峪地段有过发现,这些墩台的建筑结构与齐墙空心敌台基本相同。我们根据空心敌台的功能及内部结构归类,将其分为单筒拱柱式、双筒拱二柱式、三筒拱四柱式、环形筒拱四柱式、无筒拱木柱楼板承重式六大类型,下面分别加以介绍一、单筒拱无柱式敌台在唐山境内这类敌台共发现 18 座,主要分布在铁门关以西。较具代表性的是 303 号敌台,平面呈长方形,长 13.8 米、宽 7 米,保存较好。此敌台基座四壁底部四周刨槽,用长方形条石找平,上部平铺青砖,基座高度与城墙顶相平,基座

11、从下到上搂比例收分,基座中心填小石块和山皮土夯实。基座顶部平铺三、四层青砖,最上一层用方形砖平面向上错缝平墁。整个基座骑在长城城墙上,凸出城墙内侧较少,凸出城墙外侧较多,符合作战要求。基座之上是一道与长城方向相同的筒拱券,拱券长 10.5 米宽 4.2 米拱高 1.2 米。筒拱的一端墙体加厚,有踏梯上接,阶梯木制,口宽 0.8 米阶梯为 15_17 级,每级高 0.3 米,宽 0.25 米。在筒拱券的两端,顺城墙各开 1 门,门框用条石做成拱券形拱,总高 1.88 米,宽 0.66 米,厚 0.67 米。门框内拱总高 2.4 米,宽 1.2 米,总厚 1.1 米。两门口外侧各开一箭窗,筒券拱的

12、内外两侧墙壁上各开 5 个箭窗,箭窗下均有射孔。同一敌台的每个箭窗尺寸相同,构造基本一致。这类敌台中部无柱,空间较大,面积不少于 40 平方米。按每两平方米住一个人计算,可住士卒 20 人,战时则可容百人左右。敌台的上层四周砖砌垛口,垛高 0.6 米,宽 3 米,厚 0.4 米,口宽 0.6 米。垛口下部的宇墙上有射孔和排水槽,水槽突出墙体一般为 0.06_0.08 米。宇墙底部平面平铺二、三层青砖,中部用青砖垒砌平面呈长方形的楼橹。但现今楼橹已全部残塌不全,尺寸无法测量。二、双筒拱二柱式敌台以迁安县徐流口 11 号敌台为例。平面呈长方形,长 11.3 米,宽 10.2 米,跨建在城墙上,敌台

13、整体向内侧凸出 1.2 米,向外侧凸出 5 米。基座底部四周刨槽夯实,用长方形条石找平,然后用长方形青砖抹白灰泥,按 1/10 的比例收分错缝平砌,中间部位填充碎石块和山皮土夯实,随着四周墙体的增高填充夯实至基座顶面。基座部分一般高度与城墙顶部相平或相差不多,平面铺墁三、四层青砖,最上层用方形砖,平面向上错缝平铺。基座上部四壁起墙,中部垒砌成两条大筒拱,也就是两间大的长屋,两筒拱左右交接处形成一条隔墙。隔墙上有三道券门,每券门总高 2.5 米,宽 1.28 米,厚 0.86 米,在两券门之间形成方形砖柱,柱底边长 1.8 米,宽 1.3 米。砖柱和券门两侧是两道筒券筒拱长 8.2 米,宽 3

14、米,总高 4.1 米。两筒拱的两端各顺城墙置一券门,券门总高 2.2 米,宽 1.5 米。靠城墙外侧各开一箭窗,尺寸为总高 1 米,宽 0.6 米。两筒拱的内外墙体上各置三个箭窗,位置均匀对称,尺寸相同。靠内侧墙体上有通道上楼,楼口宽0.78 米,共 16 级阶梯,每级高 0.3 米,宽 0.25 米,在这类敌台中也有在楼顶开天井用梯子等用具上至台顶的,天井有的开在筒拱一角,有的开在中间,一般为方形 1.2 米见方。敌台顶部平面长 10.5 米,宽 9.2 米,表面平铺方砖,四周宇墙已残塌,残高 0.4_0.6 米,宽 0.4 米,中部楼橹仅存基址,长 6.72 米,宽 4.45 米,楼橹门口

15、宽 1.02 米。三、双筒拱三柱式敌台以迁安县河流口 44 号敌台为例。平面呈长方形,长 13.7 米,宽 9 米,基座外侧高 4.2 米,内侧高 3.8米。基座底部刨槽夯实,然后用长方形知石抹白灰泥,四周找平。条石一般长 0.8_1 米,厚 0.3 米,找平后用长方形青砖抹白灰泥错缝平砌,墙厚约 1 米,中间部门填充碎石块和山皮土夯实到顶。顶面平面平铺三、四层青砖、最上一层用方形青砖,平面向上错缝平墁,苦座顶面四周垒砌砖厚 1.1 米。内外两侧墙壁上各开四个箭窗,每个箭窗尺寸基本相同,均用青石砌成拱形,箭窗内拱宽 1.05 米,拱脚高1.6 米,拱高 0.5 米,厚_时深_0.6 米,窗外拱

16、宽 0.6 米,窗外拱脚高 0.5 米,拱高 0.32 米,厚 0.4 米,底部有窗基石,两端有窗轴孔。箭窗下部分有小形射孔宽 0.3 米,高 0.4 米,左右两侧墙上各开一门,两个箭窗门均在内侧,与城墙相通,左右两门均有石门框,框厚 0.27 米,门口宽 0.66 米,拱脚高 1.52米,拱高 0.35 米。石门拱内用砖砌拱券,宽 1.6 米,拱脚高 1.73 米,拱高 0.7 米,厚 0.74 米。底部有门基石,基石两侧有圆形门轴,直径 9 厘米,深 5 厘米,轴孔距 65 厘米。靠门的一侧墙体有踏梯上楼,楼口宽 0.8 米,阶梯 15 级,每级高 0.3 米,宽 0.25 米。四墙中间有两道长筒,筒拱拱脚高 3.3 米,拱高 1.2 米,全长 10 米。两道筒拱中间形成一道隔墙,墙厚 1.53 米,墙体上有四个券门,将隔墙断成三个方形砖柱,砖柱横断面呈长方形,长分别为 1.9 米、2 米、1.6 米,宽 1.5 米,券门总高 2 米,宽1.14 米,顶部楼橹坍塌严重。四、三筒拱四柱式敌台以迁安县冷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