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装在诗词中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0696 上传时间:2016-11-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衣装在诗词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衣装在诗词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衣装在诗词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衣装在诗词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衣装在诗词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衣装在诗词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衣装在诗词中衣装在诗词中诗词短小而精干,但华丽而凝练,寥寥几字间,便道尽了人间喜怒哀乐。但是,诗歌小归小,佛家有言“芥子纳须弥” ,短小的诗歌中其实是别有洞天,内藏须弥的。人靠衣装,美靠靓妆,不对,是树靠皮。衣服不仅用作保暖,同时还是装饰作用。这一点和诗词有共通之处。虽说诗词的作用是装饰我们人略显低俗功利,但不得不说,诗词在温暖我们的内心的同时,也美化了我们的谈吐,净化了我们的心灵,升华了我们的境界。当蔽体之衣联系上诗词,这大千世界更多了几分富丽堂皇。服饰很早便出现在诗词中。恕笔者学识浅陋,涉猎不广。所知最早提及服饰的诗歌是屈原大夫的离骚 。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大夫是先秦

2、时的楚国大巫,执掌宗族祭祀,而且那时候科技不发达,大概纺织技术还没出现或成熟,所以取些花草做衣装,配饰。如此做法,笔者以为是为了更贴近自然,以更方便聆听来自祖先的教诲吧。但是由日本学者借此指证屈大夫喜爱花草配饰,就是同性恋,更有甚者,联想到楚王原把屈原做后宫,后屈大夫失宠而受流放,这实在不敢苟同。“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晨起梳妆,这里对她的描写十分精致。新婚媳妇的绣花夹裙,纯手工的质地换在如今必然是千金难买。而要穿戴的衣饰更是要更换好几遍。看她的丝鞋,

3、戴帽首饰,白绢腰带,光彩似水波流转,那耳坠是明月珠质地,华丽的打扮加于一身,让兰芝成为绝世无双的美人。在赞叹兰芝的美艳绝伦时,不由暗叹兰芝不受婆婆待见的可惜。终究,衣装再美也不能为芝兰带去幸福。区别于屈大夫的天人合一,汉时的穿着打扮已是精美异常,单是兰芝一民间女子,便有那反复四五遍更换的衣饰。而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显是注意到民间女子的美丽装扮,才有了这兰芝晨妆的精彩片段。在与孔雀东南飞并称的木兰辞中,也有描写姑娘家梳妆的句子。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姊妹为迎接木兰胜利归乡,在房中打扮。其中“花黄”是古代女子的一种面饰,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点黄色。这种面饰在唐代仍有

4、保留。唐朝崔液踏歌词中有道:“鸳鸯裁锦绣,翡翠贴花黄。 ”看样子, “花黄”在古时还是很流行的。建安才子曹植在梦见洛河河畔的洛神后,写下了洛神赋 ,赋中“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其华丽程度更上了一个档次。毕竟对象是“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洛河之神,其衣着华美绚丽也在情理之中。不说曹子建的夸张渲染,其艺术素材自然是取自民间。由此推断,后汉服装的华丽程度,可比神人。中华文明确实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千年之后,洛河旁神人的穿着打扮却已平凡。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清朝的服装也深有研究。大观园中上至贾母下至丫鬟,各个都是靓妆打扮,从头到脚的装扮都大有来头。林黛玉进贾府时,那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毒辣女人王熙凤登场时,“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曹雪芹称她“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岂止是神妃仙子!不过王熙凤毕竟是贾府财政主管,她的富贵也不是一般人可比得的。当然, 红楼梦已是一部小说,诗词只是红楼这个大怪兽肚中的一点小内脏。但笔者惊叹于曹雪芹描写衣着时句句如诗,不由自主提了出来。惭愧!惭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服装配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